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式父母”的悲哀:为什么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近日有朋友在心理咨询师的公众号平台上提问:

为什么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山东省金牌心理咨询师芳飞老师解答:随着中小学陆续开学,度麦学苑心理关爱中心的学生咨询突然间多了起来。咨询人群集中在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身上,咨询的原因主要有孩子厌学、叛逆、情绪障碍以及亲子关系障碍。

在咨询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亲子关系的极度扭曲。无论是“父母的委屈”还是“孩子的伤痛”,都是亲子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处处呈现了“中国式父母”的悲哀——为什么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感受一下扭曲的亲子关系背后,那些“父母的委屈”和“孩子的伤痛”。

案例:控制过度的妈妈

小丽是一名初中男孩的妈妈。自从孩子出生以后,她生命的重心就只剩下两个字:儿子。从小到大,她关注儿子的一举一动,替孩子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

但是,让她不能接受的是——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这样的母子亲情逐渐脱离她的掌控。孩子越来越多地希望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由她来决定;孩子不再事事听从她的安排,而是开始对抗自己;除了学习,孩子的生活越来越能自理,让她感觉自己很没用。

于是,她惶恐了,只能紧紧抓住孩子的学习,并以此作为掌控孩子的砝码。她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让孩子感觉到窒息。于是,在孩子12岁的时候,他们之间爆发了第一次激烈冲突。

接下来的三年中,冲突不断升级,直到孩子愤怒地离家出走,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担惊受怕了三天之后,她终于找到了躲在乡下爷爷奶奶家的儿子,也不得不正视母子间必须要改变的关系状态。通过朋友介绍,她度麦学苑心理关爱中心做一对一心理咨询。

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发现:她的确很爱孩子,甚至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但是,却用控制型的爱,毁了原本和谐的母子关系,在自己备感委屈的同时,也让孩子痛不欲生。

经过一个疗程的咨询,这位妈妈意识到:是自己过度的控制导致母子关系的破裂。在咨询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她逐渐放下了对孩子的控制,并学会了换位思考。孩子也因她的改变而恢复正常,并试着重新信任她。

这便是“中国式父母”悲哀的一个缩影。他们忘了自己,只为孩子而活。但却发现:在他们倾尽全力、为孩子付出一切后,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叛逆、对抗甚至仇恨。

可是,即使在亲子关系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他们依然认为“都是孩子的问题、自己很委屈”。直到因此而求助于心理咨询,他们才会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感受自己错误的爱的方式,以及孩子因此而遭受的心理创伤。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式”父母的悲哀,主要来自于父母自认为作为掌控者而拥有的权利。但是,时代变了,孩子们通过读书学习,越来越拥有独立自主的个人意识。

这种人格的独立与父母的控制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抗,导致了亲子关系的逐渐僵化甚至破裂。也因此,父母看不到孩子的伤痛,孩子亦感受不到父母的付出。结果就是——父母委屈,孩子痛苦。

因此,我想提醒所有正处于亲子关系困扰中的父母——给孩子他想要的,而不是你想给的;允许孩子做自己,而不是时时处处被父母控制;学会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孩子出现对抗和叛逆的情绪时,及时进行自我觉察,尽快改善亲子关系。

这已经不再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年代,而是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年代。也只有那些愿意成长并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父母,才能最终摆脱“中国式”父母的悲哀,在和谐的关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并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中国式父母有两“难”,不及时改正,委屈的还是自家孩子
谈家教||直面冲突,才能化解和减少冲突
父母焦虑,孩子逃离,解救千万父母的亲子攻略请收下
父母不要当众批评孩子
五种亲子关系害苦孩子,家长必知,不要做第一个毁了孩子的人
如何回应“在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