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言暴力:因被嘲笑“穿淘宝99元包邮”的服装,情绪崩溃而跳楼

语言暴力的伤害: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那些无法快乐的心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在情感关系中,弱者遭受语言暴力的比例非常高,尤其是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所遭受的语言暴力,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及其他亲人可能由于孩子的某些表现而无法控制情绪,并导致语言暴力。在家庭的语言暴力中,对孩子的否定、训斥、打击甚至辱骂,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在学校关系中,老师可能因学生的某些表现而无法控制情绪,对学生实施语言暴力;同学之间也会因强弱不均等而发生恃强凌弱的现象,而语言暴力也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在学校中产生的语言暴力,其伤害性更大,如果再与家庭中的语言暴力进行叠加,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比体罚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却更大。

语言暴力的伤害在孩子内心形成的伤害会持续很久,甚至终生。因为它不仅侮辱孩子的人格、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孩子的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心智失常,丧失生活勇气,甚至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恶果。

语言暴力虽然从表面上不具备暴力的特征,但是它对孩子人格心理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不可估量的。它的危害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形成“退缩型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回避现实,不敢与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内向、封闭、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征。

二是形成“攻击型人格”,即孩子在受到“语言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内心充满仇恨、逆反,为了发泄不满,而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直接影响和危害社会,害人又害己。

那么,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老师,应该如何避免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作为未成年人,又该如何应对来自他人的语言暴力并保护好自己?作为度麦学苑心理关爱中心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接待的青少年来访者时,承受语言暴力的比例几乎达到了100%。

也就是说,语言暴力可能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失去健康心态的罪魁祸首之一。而那些曾经被语言暴力伤害过的孩子,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咨询和陪伴,才会消除内心深处留下的阴影和创伤。

因此,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老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语言暴力的伤害无法逆转,切勿成为语言暴力的实施者。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的错误,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情绪化的表达;不要任由情绪牵着走,引发语言暴力,并造成心理伤害。

作为未成年人,当我们遭遇语言暴力时,要学会提醒自己:每个人的情绪都是自己的,我不要承接别人的情绪。当有人对自己实施语言暴力的时候,如果能够告诉自己不去承接实施者的情绪,内心的创伤就会小得多。

愿每一位成年人都能行使好教育的权利,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从拒绝语言暴力开始,还孩子们自由成长的心灵,以及幸福美好的青春!

如果每一位成年人都能做到言传身教,相信让许多孩子“避之唯恐不及”的校园欺凌也会从此“釜底抽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应对别人的语言暴力】很精准的分析,简单易懂好文!教你抵御身边有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朋友。
孩子当众犯错了,能让娃知错能改又不伤娃的自尊,可以尝试这三步
教师语言暴力是否夸大其词
头条文章
人潮挤散你的孤勇 只留满夜星空
密歇根脑科学家:对孩子大吼大叫,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大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