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新解
(2017-03-06 10:52:58)
分类: 古代文化思考
作者:暮初
“道可道,非常道”是《道德经》首句,但是千百年来对它的解释却是五花八门。假如,连《道德经》的首句也搞不明白,那么学习整篇《道德经》,本就是一笔糊涂帐,如何来指导和完善自己的思想架构?
比如,《河上公章句》中,将“可道”视作“经术政教之道”,而将“非常道”视作“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一望便知, 其阅读对象是针对当政者而言,偏重于应用而不是本义。而《王弼老子注 · 第一章》,解释说“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稍有点靠谱,但也没有说清楚。注释《道德经》历史上就数河上公和王弼这二个人最牛了,余者不足论,大多颠来倒去地抄袭这二个人的观点,而少有自己的系统性观点。
事实上《道德经》分《道经》37章和《德经》44章两部分,共81章。《道经》讲天地之间的自然之道运行规律和特点,而《德经》就是人们对于自然之道的感悟和应用。正所谓“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对于“道”与“德”,还有其它一些解释,如《素书 · 原始章第一》“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德者,得也”,《易 · 乾卦》说“君子进德修业”。《说文》说德“升也”(即升华)。
其实,站在老子的角度,“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只能有一种解释,不可能有许多种。而后人许多相互矛盾的解释必定与老子的原意不相符。对于与老子同时代的人而言,不可能对老子所讲的话猜上半天也不明其意。否则,《道德经》就流传不下来了。
可以想象,一定是由于年代相隔久远,现代人脱离了老子所处时代的语境和人文修养条件,因此对于《道德经》中记录的文字才会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发生。
因此,虽然强调其“新解”,实在是要从其本意中探寻答案,还原其本意。这与当下的“创新”一词一样,其本义并非指标新立异,而是回归客观规律。
也就是说,要理解“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还得从《道德经》本身中去找答案。
在“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中,人们经常纠结于“道”的本意是什么。但是,这句话中最关键的字恰恰是“常”字,而不是“道”。只有破解了“常”字,才会对“道”有深刻的理解。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对“常”有一个很好的解释。文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其中,“致虚极,守静笃”的大意是“虚极”、“静笃”状态是世界及万事万物的本原,其中“虚极”是客观的、重要的自然存在状态,一切事物从“虚极”而出,最终归于“虚极”,循环往复。而“静笃”是人们对于“虚极”状态的感知或认知。从而构成了人与自然之间,感知与被感知的关系。
其中,“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大意是,当万物并生之时,“我”(代表人)仍与万物(代表自然界)保持感知与被感知的关系。从中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恒常存在,从其诞生到蓬勃生长。万物代代相继,人也代代相继,感知与被感知的关系也代代相继。
其中,“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大意是,世上的事物虽然众多繁杂,但终究归于其“根”。而所谓的根就是“虚极”状态。从哪里来就回归于哪里,犹如野草,春季从泥土中生,冬季复归于泥土。从无中来,还归于无中去。
其中,“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的大意是,归于虚极之根之时的那种状态,这就是叫作“静”。而从“芸芸”(万物竞相生长,生机勃勃)的状态到静(停止生长并枯萎消亡)的过程就叫“复命”。也就是说,世上万物总是遵循着从无到有,从有到盛,盛极而衰,由衰而亡的规律,犹如宿命一般。对于“命”,《易 · 说卦传》中有“穷理尽兴,以至于命。《康熙字典》对于“命”的注释是“命者,生之极”,这一解释比较合理。
其中,“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的大意是,世间万物总是遵循着从无到有,从有到盛,盛极而衰,由衰而亡的规律。而从“有”回归到“无”,如事物总是从万物竞长到枯黄衰败,每次如同“复命”一般,这一现象就叫“常”。而人能够了解这种现象就称之为“明”。其中,“常”是针对客观的自然变化而言,“明”是人针对客观自然的探求和感知而言。
其中,“不知常,妄作凶”的大意是,假如不了解“常”(盛极必衰,从有到无的规律)的含义,以及这个“常”对于人认识这个世界真相方面的意义,那么必然招致凶险(世上任何凶险都是由于不明真相,不明来由,不明破解办法,才会形成凶险)。而“妄”字正是提示了人们不明真相,逆自然规律而动必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人们只有了解天地之间的任何事物都会走向消亡的规律,才会树立起危机感,才会对自然产生敬畏之情,才能不妄作。
其中,“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的大意是,了解“常”的含义,那么就能更好地容身于天地之间。人之所以能容身于天地之间,主要原因在于借鉴和学习自然的规律。而借鉴和学习自然规律,就能明白公正(允执厥中)的重要性。由公正才能保全人格,而健全的人格就与天道相合,与天道相合就能终其天寿。
《道德经 · 第十六章》揭示了独立运行的自然规律,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并借鉴自然规律作为处世做人的原则。而所揭示的“常”,其含义就是盛极必衰,从有到无的规律。
既然“常”代表了“盛极必衰,从有到无的规律”,按照中国古代“取象类比”的思维方式,又是从什么地方(现象)得到的启示呢?
这就要说到“常”这个词的来历。其实,《道德经》帛书原文中,这个“常”写作“恒”。
也就是说,“道可道,非常道”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这是在汉代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才改为“常”。《说文解字》中有“恒,常也”,也就是在古代“恒”与“常”的意思相通。但是,对“常”的理解仍要基于“恒”的字义。
那么什么又是“恒”呢?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最初的恒,没有竖心偏旁,而是“亘”。而且,中间是“月”而不是“日”,这有什么意义呢?“亘”中,上下两横线表示天与地,中间为月亮。因此,“亘”就表示在天地之间有一弯月亮,这个现象是常有的现象。后来篆书中加上竖心旁,表明这种现象可由人心所感知。
这就是说,“恒”是古代的人们观察到月亮常常挂在天边的这一事实,也注意到了月亮盈亏的现象,感悟到世间万物有着相同的盛衰规律。在《诗经 · 小雅 · 天保》中有“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的描述。《诗经》中的“恒”,原文古字用“緪(gēng)”,是指月到上弦。而上弦月后必定会渐趋盈满。“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这代表了人们的美好希望。这才是“恒”或“常”的本意。
问题是,即使了解到世上万物总是遵循着从无到有,从有到盛,盛极而衰,由衰而亡的规律;甚至了解到事物总是从“有”回归到“无”,如同“复命”一般的现象(并称之为恒或常);而且还把能够了解这种现象非常自得地称之为“明”,那么就一定意味着了解了“道”的真正含义了吗?就一定能清晰地说明“道”是什么了吗?
其实,人们所能发现和描述的规律只是“道”的一小部分的外在表现,“道”的奥妙远不是人所能全部揭示的,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积累。“道是恒常存在”的这种粗浅认知,与“道”的无法全息精准地描述,这二种情况都同时存在。就象抬头望见天空存在着,但天空究竟意味着什么,边界在哪里,也是一样的茫然。宇宙之间许多事物存在着,但不一定都能感知得到,也并非都能说得清楚。
因此,“道可道,非常(恒)道”的意思就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运行规律之玄妙,由于人的知识有限只能部分感知,也只能作部分描述。但即使这部分的感知和描述也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没有固定的答案。这种观点也与《易经》的思想相符合。也就是要辩证地看待“有常”与“无常”之间的关系,以及立论的约束条件。
因此,人们要针对当下的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探求,而不应盲目遵循前人的定论,不顾具体场景和具体条件的变化,因循守旧。
同时,对于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也要辩证地看待,任何“不可知论”,或者“可知论”都是绝对的说法,也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人类发展到现在为止,对于世间万事万物的了解,对于其中规律的了解,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因此,不要只了解到一小部分的规律,就盲目自满,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全部的规律,进而怀有“人定胜天”的决心。应该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孔子也说过,“满招损、谦受益”。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就是对“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很好的诠释。天地万物,以及自然界有其自己独立运行的规律,并且这些运行规律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参透和感知的,更谈不上掌握了。任何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探索和学问的升华都是渐进的过程,受当时的客观条件和人的知识储备及其相关能力的限制。因此,要根据人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的生活需求适可而止,不要做超出自然界承受能力的无谓工作。
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之上,从人的诞生之时起就不断开展对世界宇宙的探索。但是往往在探索的同时也带来破坏,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大部分探索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因而对地球造成了无可恢复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又都是打着“科学”的名义,似乎科学就代表了正义,从而师出有名,理直气壮。
其实,老子在几千年前就感觉到,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不足,妄自称大,不明与自然相处之道,不懂人类和谐的重要性。而孔子有感于此,也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假如我早上听到仁义之道普行世间,那么我此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由此,明白“道可道,非常道”的确切含义,就可以找到通向《道德经》的第一级台阶。《道德经 · 第五十三章》中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任何学问并不需要都弄得很玄妙,很深奥。
道就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体或本原,也是自然运行和变化的内在规律,故而道无处不在。历史上有许多学派对于“道”还有着自己的见解。如《韩非子 · 解老》中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老子帛书》上说“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荀子 · 解蔽》中说,“夫道者,体常而尽变”。《庄子 · 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十六经 · 成法》中说,“一者,道其本也”。《管子 · 心术上》“道在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淮南子 · 天文训》中说,“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从中也可以看出,对于“道”,各门各派均无法作出确切的定义,也因此充分说明了“道”的定义的确不能相对统一地言说。
道的基本含义就是轨迹,进而引伸为轨道、道路、法则、内在规律等。事实上,按“道法自然”、"自本自根"、“复命”的原理,道也许是“闭合”的轨迹,或是螺旋形的轨迹。只是,这一“轨迹”通常是在事实发生后才显现出来,而无法提前预测和预知。而且,由于“常有”与“常无”相继为替,故而难以捉摸,被认为充满神秘。
或许,“道”就是最原始的原代码,由无到有,由简而繁。犹如一棵最细小的种子,也蕴含了极其复杂的基因编码,当它长成大树后,再回头观察其种子,没有人不会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由此,联想到我们学习和观察历史的意义。事实上,凡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不会再同样发生第二次,但是许多历史事件又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学习历史,与其说是为了寻找规律,倒不是如说为了寻找其中的历史文化基因和图谱,及其变异的可能结果,从中给人以方向性的启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素书连载三:综合12个素书版本解读,何为德者?
《世界论》:老子的《道德经》到底在传递什么?
管窥《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道德经》(十五):致虚极,守静笃
34.《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出生入死,生命规律(第十六章)
道德经全文图文欣赏及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