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十年,IPO多次申报过会情况及审核关注点分析

在注册制及核准制的审核流程中,IPO企业从提交申请到最终发行上市,需经历如下过程:

注册制IPO审核流程:提交申请→受理→审核问询→上市委审议→报送证监会→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

核准制IPO审核流程:提交申请→受理→反馈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
总体来看,企业闯关IPO上市之路可谓过关斩将,并不是每一家IPO企业上市都是那么顺利的,也不是所有的IPO企业都能“一把过”。
据同花顺iFinD统计,2020年至2022年2月16日,A股IPO多次申报的企业有317家
这里的IPO多次申报,是指拟上市企业向证监会提交IPO申报材料,但在发审会上没有通过或暂缓表决,或者企业在上发审会前主动或被证监会要求撤回材料(終止审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规范工作后,重新申报且再次走到上会阶段的IPO。

01

IPO多次申报情况分析
据统计,2020年至2022年2月16日,A股IPO多次申报的企业有317家。

IPO多次申报的过会率情况

从多次申报IPO的前一次审核结果来看,有的是被动/主动选择了“取消审核”,有的是遭遇“暂缓审核”,有的是遗憾“被否”。那么这三种情况下,再次申报且上会的IPO胜算有多大?
(1)取消审核后再上会
在多次申报的IPO企业中,有67家IPO企业在上会前选择了取消审核。取消审核后再次申报上会且获通过的IPO有52家,过会率为77.61%
(2)暂缓后再上会
在多次申报的IPO企业中,有90家IPO企业上会被“暂缓”。暂缓后再次上会且获通过的有72家,过会率为79.78%
(3)被否后再上会

在多次申报IPO企业中,有169家IPO企业前一次上会遗憾被否。被否后再次申报上会且通过的有158家,过会率为93.49%。

相比而言,被否后再上会的过会率>暂缓后再上会的过会率>取消审核后再上会的过会率。被否后再上会的胜算最高,通过率为93.49%;其次是暂缓后再上会,通过率为79.78%;胜算最低的是取消审核后再上会,通过率为77.61%

虽然被否后再上会的过会率较高,但从申报时间来看,被否IPO没有优势,因为相关审核规则中有规定,被否后6个月才可以重新申报。

影响被否企业二次或多次上会时间间隔,除了间隔6个月才能开始申报外,还要看企业首次被否的核心问题能否在短时间内解决,此外,也要看当下证监会的审核进度

那么,在实际案例中,多次申报的IPO被否企业两次上会的时间间隔多久?

被否IPO两次上会的时间间隔情况

针对两次上会的时间间隔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被否IPO平均二次上会的间隔时间为2.88年
其中,有2.96%的被否企业一年内就再次迎来上会,33.73%的被否企业两年内再次上会,66.27%的被否企业三年内再次上会,33.73%的被否企业三年后再次上会
具体情况如下:
时间间隔<1年:5家被否企业二度上会,全部通过,过会率为100%
1年<时间间隔<3年:52家被否企业二度上会,46家通过,过会率为88%
2年<时间间隔<3年:55家被否企业二度上会,54家通过,过会率为98%
3年<时间间隔<4年:26家被否企业二度上会,全部通过,过会率为100%
4年<时间间隔<5年:10家被否企业二度上会,9家通过,过会率为90%
5年<时间间隔:21家被否企业二度上会,18家通过,过会率为86%

变更上市板块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17家多次申报的IPO企业中,有59家变更了上市板块,占比18.61%。其中,1家IPO企业变更了两次上市板块才最终成功过会。
具体变更上市板块情况如下:

选择变更上市板块的企业基本都是创业板和主板IPO“折戟”的企业
(1)创业板变更上市板块(34家)
创业板转战科创板的IPO企业有18家,变更上市板块后17家审核获通过,1家取消审核。
创业板转战主板的IPO企业有12家,变更上市板块后11家审核获通过,1家被否。
创业板转战北证的IPO企业有4家,变更上市板块后全部审核获通过。
(2)主板变更上市板块(26家):
主板转战创业板的IPO企业有18家,变更上市板块后全部获通过。
主板转战科创板的IPO企业有7家,变更上市板块后全部获通过。
主板转战北证的IPO企业有1家,变更上市板块后获通过。
总体而言,34家创业板IPO变更上市板块后,过会率为94.12%;26家主板IPO变更上市板块后,过会率为100%相比创业板,主板IPO企业变更上市板块后上会,通过率更高。

02

多次申报的审核关注点和典型案例
对于多次申报的被否企业,除了常规审核关注点外,上市委/发审委还特别关注到前次上会被否的原因、相关否决问题的整改措施和合规情况、前后两次申报稿数据是否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

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1: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主板被否后转战创业板过会)
建工修复的主营业务为提供环境修复综合服务,主要包括环境修复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咨询服务等。
2017年6月27日建工修复首次沪主板上会被暂缓表决,2018年1月16日再次上会被否。2020年7月2日转战创业板,同年10月23日创业板上会获通过。
在创业板上市委会议问询的主要问题中,第三点就关注到前次否决后采取的整改措施和实施效果。
问询原文:“3.请发行人代表针对前次首发申请未予核准的情形,说明发行人采取的整改措施和实施效果。”

经典案例2: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泰坦科技主营业务为从事科学研究和生产质量控制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升级、改造、信息化的科学服务技术解决方案。
2019年4月14日泰坦科技申报科创板IPO获受理,同年9月26日上会被否。被否半年后,2010年4月13日泰坦科技再次申报科创板IPO,同年6月26日二度上会获通过。
在二次上会中被问询到:本次申报稿所作的主要修改,以及本次募投项目名总额变动的合理性。
问询原文“3.请发行人代表说明:(1)较前次申报,本次申报对申请文件所作的主要修改;(2)本次申报的募投项目总额较前次申报有所增加的合理性。” 

经典案例3:上海锦和商业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两次被否后过会)
锦和商业主营业务:城市老旧物业、低效存量商用物业的定位设计、改造、招商、运营和服务。
2014年6月20日锦和商业招股书首次在证监会官网预先披露,冲刺沪市主板,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募资8.3亿元,排队近两年后于2016年03月09日首次上会被否。
二进宫:被否半年后,2016年12月30日锦和商业再次向证监会提交申报稿,此次IPO保荐机构已更换为华西证券,募资10.1亿元;2017年11月07日第二次上会依旧被否。
三进宫:2018年12月28日,锦和商业第三次提交沪主板申报稿,这一次保荐机构更换为中信建投证券,募资8.28亿元。2019年12月12日上会终获通过,2020年1月14日获取IPO批文。
历时6年,锦和商业IPO三进宫后,终获通过但在审核中,也被问询到“上次否决意见的落实情况”“实际改造情况”等。

总结

多次申报IPO的主要审核关注点如下:
(1)本次申报是否出现新的变化及问题,相应整改措施如何,如主营业务、产品、技术、盈利能力、人员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否发生不符合发行条件的情形;前次申报后,股份是否发生变化
(2)说明前次申请被否的主要原因,是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是否存在不符合发行条件的情形。本次申报时发行人是否已根据上述原因整改落实,整改完毕后是否符合相关发行条件
(3)两次(多次)申报稿内容是否存在重大差异,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前次申报时中介机构及经办人员与本次申报时的差异,本次中介机构及签字人员变更的原因
(4)较前次申报,本次申报对申请文件所作的主要修改;本次申报的募投项目总额较前次申报有所增加的合理性
END
深圳市他山以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系他山咨询的控股子公司,面向拟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提供募集资金咨询、细分行业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等服务。
他山以微团队拥有近 10 的IPO咨询服务经验,先后已为 400 家上市及拟上市公司提供募集资金咨询服务,涉猎TMT、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环保、新能源、汽车、船舶、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大化工、新材料、食品饮料、化妆服装等多个领域,项目经验丰富、涉猎行业众多;并长期对各行业及细分市场跟踪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股IPO漫谈:新三板企业转板IPO的路径与关注事项
注册制下,各板块拟IPO企业上市标准选择与净利润区间统计
新三板转IPO的深远意义以及转板条件、流程、审核要点(附最新转板IPO名单)
2019年度A股IPO审核情况大盘点,多维度深度分析!
42家待上市企业将“闪电”上会
IPO申请暂缓审核企业再添1例 总数达4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