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农林生物质发电还有机会吗?

近日,上市公司大唐新能源公告显示大唐安庆生物质发电项目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前段时间国能生物发电公司部分电厂停产,加上去年以来上市公司凯迪退市,以及国家财政、业务、环保等主管部门产业政策步步收紧,不利行业发展的信息一个接着一个......,部分企业资产因资金紧张求出售,多位业界从业人员心惶惶焉:“中国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还有机会么?”

上述大唐安庆生物质发电项目,是第一批国产低参数装机项目,单位造价高、效率低、原料适应性不好,客观讲是产业示范中第一批吃螃蟹者中的不太成功案例。这类项目应该在第一批国家示范项目成功之时,就应尽快技改或者更新,拖着走到今天才破产处理问题,已经是小病拖成了大病。

国能生物发电公司部分电厂停产是由于突然出台的政策,该政策宣布电厂项目投产15年或者利用小时数超8.25万小时即取消补贴。如果再继续干不但没有补贴,还有可能倒找钱。不得已而,只好停产(这个时候,那几个曾经鼓吹“不依赖补贴的生物质发电新模式”的吹牛大嘴都躲得远远的,一句甲烷也不放了)。

文件规定项目只能补贴15年或者利用小时数8.25万小时的依据和合理性在此不再讨论,但是文件规定发布之日起已合规的、超出上数的已落实的补贴要退回,着实让能干的生物质发电企业吓得吃不下饭。这就像对着青春期正大碗吃不饱的骨瘦如柴的孩子拍桌子,让他吐出来那几口干饭。这真是一个坏主意:孩子都吓傻了,眼巴巴地含着眼泪不知道该把嘴巴里最后一口饭咽下去还是吐出来。

凯迪退市,我以前有专文分析过。设备问题、模式问题、管理问题等等 ,加在一起不可承受之重。事实证明,多干事、少吹牛是有可能避免上税的。

以上问题各不相同,公平讲,这个行业是个好行业,但是当前的政策的的确确不是个好政策。

政策的问题不多说了,但各个企业自身问题也不可回避。说实话:企业就是企业,管理与经营好企业,本身是一个非常专业和艰难的事情,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企业不能好高骛远、三心二意,在生物质能领域里更不可能投机取巧。行业不大,一些企业主毛病不少:企业家想当专家、企业家相当官员、企业家甚至想当政治家,非专业的人强上专业的事,不是拉了胯,就是夹生了。很多生物能源从业者,都过于自信或者自负而付出了代价。要知道,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复杂的,没有之一!生物质能源圈子是伪专家、假专家、跨界爱好者最多的一个圈子,没有之一!

企业可以生生死死,行业则会永续发展,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行业涅磐螺旋上升的必由之路。

谈到这里,关于篇首的问题“生物质发电行业到底还有没有机会?”,我的回答是:“有!这个产业的发展随着生物炼制、生化时代的到来,更具有无比广阔的生存空间

当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政策的问题,这个政策问题是人为的,而不是自然的不可克服或者改变的。看产业的长远,这仅仅是小波折。

这个政策问题的核心是:政策没有真实契合行业发展的现在与未来。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解决这个问题不困难 。

就目前为止,我国农林生物质及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尚非常不充分,在生物质及生物质能行业大框架下,在碳中和的客观需求之下,中国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的机会及空间毋庸置疑。

一、   农林生物质是中国碳中和事业的主力军,不可替代、无法回避。

我们能够做出这种判断,至少是需要基于以下三点正确的理解和判断:一是对中国国情深刻、接地气地了解和理解;二是对碳中和目标任务最大限度的、实事求是的领会和落实,而不是自说自话、闭门造车、曲解误解;三是对中国乃至全球生物质及生物质能化事业既要立足现实,又要具有宽阔的胸怀、前瞻眼光,避免以己之私、夺众之利,也要避免叶公好龙、盲人摸象、一知半解。

首先,碳中和目标之中的最重要、很关键的“负碳”事业中,“低成本、可持续、一举多得”的农、林业碳汇、固碳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无法回避的。这个工作需要大力发展农林生物质资源,积极发展农林生物质资源生产,科学维护农林生物质资源生产,发展剩余物的环保处理与能源转化的闭环循环产业(当然主要包含热电分布式能源刚需内容)。以固碳、生态修复、能源或纤维及材料生产为目的人工植物,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海洋及陆地生态碳汇,与农、林、水、海生物质事业息息相关,不可替代、无法回避。“绿水青山”、“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等等,都需要生物质能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农、林、水、海业的固碳发展与维护、温室气体减排等刚性需求,都需要以发展生物质和生物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主要支撑。

例如目前生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需要保持良好的新旧更替、固废利用、虫害防治等工作,这工作需要配合大量的农林业生物质规模化、工业化的固废环保处置;为保护森林及林业防火工作所需要做的林业“三剩物”清理工作就是一种林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一项工作。这些工作往具体了讲,就是一个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海洋及陆地生态碳汇,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其中将主要是以生物能源、生物质资源开发和维护为抓手。

再次乡村振兴与城乡协调发展事业中,城市园林和生活固废、农林业生产的固废处置利用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刚性需求,这些都离不开规模化的农林生物质及生物质能源开发工作。这个内容后边还有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农林业减排和林业碳汇工作,以及农林业燃煤替代合格清洁生产工作,都离不开积极开发生物能源,这其中生物质热电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支柱内容。农林生物质能源利用,既是农林业生产的刚性需求,也是农林业碳中和的重点工作。

林业碳汇用于碳中和,是个可行的且不得不为的事情,这是国际公认的也能通过实践确认的事情。关于这个命题实际并没有多少瑕疵,但是实际涉及很多专业内容,很多学者和领导提出了不同看法,我认为很多情况是对专业和产业事实的不了解造成的,这个可以通过多研究、多讨论、多实践、多科普解决。

当然,发展林业碳汇是需要因地制宜的,如果是破坏生态湿地,用于速生林的发展,这是饮鸠止渴,南辕北辙的。比如破坏固碳能力很强的热带雨林用于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这个行为是能够促进减排还是增加排放,是需要全生命周期评估的。

二、   农林生物质利用是助力城乡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碳中和是农林生物质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机会,但是并不是最后的一个的机会。乡村振兴与城乡协同发展中,农区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多产品创制生产,是我国扩大内需、促进“双循环”之“内循环”的重要工作,也是发展三农事业,更是广大农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切实可行的行动。

有人希望农村秸秆治理简单走城市和工业类似的“谁污染谁治理”,让农民和基层政府出钱治理秸秆,从农业农村扣钱去做全产业链的环保,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无法实现的。农区工作中,问题看似一个点,实际上是一个面,或者是一条链。通过秸秆发电生产热电和草木灰,这就把原料收集储运和规模化转化产业链打通了,才有可能可持续发展。

比如秸秆焚烧问题,表面看似一个农业领域的剩余物治理和管理问题,实际上细究则是个农民没钱、没时间、没精力去处置这些秸秆的问题,再细究则是城乡发展剪刀差、工业与农业发展不同步的问题,更是一个全民的环保是否有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个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国家控价的非市场化的问题。这是必须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才能平衡和合理解决的一个问题。为农业农村我们再掏一笔钱,这是一个舍不舍得出钱、愿不愿意直面真相的简单的问题,但是一个需要必须建设和完善一个完整产业链的大题目。

再如,农村改厕看似一个点的问题,实际上一个产业链。这个改厕需要配套很多工程:一个是有完善的冲水保障;二是要有类似市政的环卫抽粪队伍及成套装备;三是配套建设粪水污物的熟腐发酵处理系统,也即是纳入生物质能源和有机肥料体系,基本上大部分项目没有这个体系,必须要配套这个体系;最后,一般城郊郊区的农村不远处就是城市的水碗----市政饮用水水库,最终处置不掉的污水必须集中处置,需要配套相应的污水处理厂。否则如果污染地下水,则是改厕干净了农户,却转移了污染点,违背我们的初衷。

助力城乡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是: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城乡环保与村镇固废协同处置和零碳能源生产。

农民种地,如果一亩地一年一千元收入,是无法养家糊口的,或者不如城里打工效益更好;但是有一个地方国企承包的300多万亩农地开展规模化农业项目,如果每亩地一千元利润,则总计可以实现30亿元的总利润。规模化、工业化、标准化,农业长线是一个发展方向。

城乡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大文章中,农林生物质及生物质能源开发,是重要抓手,也是重要的突破口。理解我这句话的,可以先知先觉布局今后至少辉煌三十年的一个蓝海。

三、  石化时代的下一章就是生物质生产和利用为标志的生化时代

由于生物质是可再生的碳氢原料,可以转化生产可再生的醇醚原料、燃料和可再生材料。目前,国外生物能源应用逐渐转向生物质资源的液体燃料转化方向,尤其是比较成熟的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的生产与生物质发电的联产,被普遍认为是极具商业价值和发展前景的方向。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燃料来源广泛。研究培育适合中国不同地区的、不同品种的速生、高效、环境友好的能源植物,利用山地、荒地、沙地、盐碱地、近海、村镇“四旁地”等发展能源农场、林场,可直接平茬生产生物质发电的原料,实现生态效益和能源环保效益的互相促进发展。

在中国四大沙地、盐碱地、荒地,建设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生态——能源——材料——零碳”基地及光伏与生物质耦合的“生光互补”工程,可以同步规划生物质炼制产业与石化产业耦合发展,发展生物质热电、醇醚酯及材料、绿氢与生物化工,发展能源林业、能源农业。近期能达到10万吨标煤的生物质资源利用当量,远期可实现不低于20万吨标煤的生化产业的全产业链构建。

生物质多质、高值利用,其生化过程的剩余物,以及物理加工或者化学提取后的剩余物,都可以通过直接燃烧或者裂解、发酵等产出热电气等产品,一方面有利于环保的闭环循环经济,另一方面还可以生产绿色环保的材料、药食同源药品、化学品、电力,还能供应绿色热能,灰渣还可以还田或者做建筑材料,自备发电和供热提高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同时,完成全产业链的零碳化。

以上各环节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农林业生产、能源、生态的闭环项目,可以实现对生物质原料的生化与能源材料结合,“吃干榨尽、高效利用”。今后生化循环产业的发展,就是以生物质原料生产和生物质热电基础能源,保障生物质生化多产品创制方向发展,是多技术路线的整合协同发展,将会有效带动“碳汇林、能源林——生物化工+醇电联产、热电联产——生物废渣循环——生物肥料”等多种闭环产业化发展模式。

我们要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情况,在中国生物质发电技术研发与科技创新基础上,加强与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成果转化合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作出应有贡献。

三、当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碳中和的紧迫任务面前,人们可以积极有效利用风能、太阳能以及城市和农村固废与陆地和海洋的能源植物(作物、藻类),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热、电、交通运输燃料和可再生的材料。

让我们一起,为普遍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物质能发电潜力有待爆发 秸秆发电成功并网
中国生物燃气:通向产业化的路有多远
生物发电与生物柴油有望提速-搜狐证券
深度解析丨生物质发电的“现在”与“未来”
【能源界思考】对浙江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调查和思考
天降大任!未来生物质发电的几个猜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