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火伏阴络”论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病机演变和治则

张伟中医大讲堂∣一个有 温度 的公众号

肺间质纤维化( pulmonaryfibrosis,PF)是一组以弥漫性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肺部弥漫性疾病,是多种发病原因不同肺间质性疾病的共同结局 ,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因素复杂。从热转化,阴火内伏是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常见的病机演变趋向与结局。

1 “火伏阴络”与肺间质纤维化病机演变

1.1 火伏肺络

1 .1.1 邪入气逆,生化痰瘀

外淫邪气,首先犯肺,肺失宣降,肺气郁闭,气滞则水凝。气络不行,则津血俱停,津液不布,营血不运,血络失调。肺气壅塞,郁而逆上,痰随气上。营血不流,壅于血络,瘀血渐生。只有血络之津,肺络之血,凝为痰瘀,才能成为肺间质纤维化的致病因素。

1.1.2肺阳化火,痰瘀蕴火

肺主气,气为阳,气郁日久,则化热化火。湿有形,瘀有质,形质属阴,阴极则阳生,湿与瘀郁久则成热化火。火为阳之征兆,故即使肺脏感受阴邪,也多从热转化。肺阳化热,火伏气络,内溜血络;湿结为痰,血结为瘀,痰瘀郁热,血络蕴火,二火相兼,气络郁闭,血络不通,火伤肺之阴络。

1.1.3 火伤肺气,阴阳两虚

痰瘀胶着,更碍津血,肺阴大伤,血络不足。无阴则阳无以生,阴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肺阳受损,阴阳俱虚,终致身体枯燥,脏腑失养,肺脏虚损,衰败不用。

1 .2 火伏脾络

1 .2.1 邪入气陷,生化痰湿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影响肺气宣降;且脾虚湿盛,痰聚干肺,脾与肺痰生成关系密切。太阴同气,肺脾相召,邪侵肺脏,直犯脾胃,脾胃气机壅遏,升降逆乱,枢纽失司。肺为气脏,脾胃气失宣畅,势必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不通。脾之气络失调,脾失健运,水湿、水饮内生。湿与脾同气,肺脏水湿、水饮亦直趋中道,归于脾胃。湿邪久居,损伤脾气,脾气不足,脾阳不升。邪入脾络,气络逆乱,升降失司;水湿中停,湿伤脾阳,脾气不足;脾虚湿盛,胶着成痰;痰湿生成,痰清而稀。

1 .2. 2 脾阳伏火,少火不生

痰湿伤脾,脾气不足,脾阳不得生升,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谷气下溜,则伏留于血脉而化火,阴火内燔,炼湿成痰,痰为火痰,痰稠而浊。肺脾相召,阴火上升,痰随火升,上扰于肺,则加重肺之阴络痰火俱重的表现。阴火内伏,下溜于肾,损伤肾气,元气不足。肾气受损,累及肾阴,肾阴不足,虚火上浮,亦伤肺之阴络。阴火内伤,元气受损,先天少火不生。三脏壮火,消耗阳气,三脏少火不生;阳气亢盛,阴火内燔,内伤肺、脾、肾,终致肺、脾、肾正气亏虚,三阴俱损,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全身机能衰败之结局。

2 “火伏阴络”与肺间质纤维化治法

2 .1 去有形之邪,灭无形之火

火伏阴络,在去有形之邪,灭无形之火,消痰瘀 火毒,清血络郁热。肺为燥金,喜凉润而恶温燥,脾为湿土,喜温燥而恶寒润,因此痰湿内生,在肺宜润,在脾宜燥。而痰火胶结,则皆不忘清泻,瘀血内生,予活血化瘀,血瘀消散,则火无所依附。而瘀火胶着,则应活血化瘀之中兼顾清泻火热。对于肺络瘀血,病在络脉,治法“以通为用”。

2.2 降气以降火,气顺则痰消

火伏肺络,在降气以降火,清气络郁火。 肺气络之火,因肺阳化火,脾胃阴火上升。肺阳下降则火气不升,脾气得养则阴火不生,肾阴得养则敛火下行。肺系疾病治疗当以调气为先,气逆者予苦降之品,且“气顺痰易消”,一无痰聚之虑,二可使痰毒归于正化;而“气行血亦活”,气行则血瘀可散,痰瘀俱除。

2 .3 升阳以潜火,培土少火生

火伏脾络,在升阳以潜火,清气络伏火。脾胃阳气生发为治疗脾肾气络阴火之本。李东垣创立甘温除热法和升阳散火法,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和升阳散火汤,常用黄芪、柴胡、升麻、人参、白术、甘草等药补脾升阳、潜敛阴火。脾胃之气升发,则阴火潜敛,痰火不升,并引肺气下行。

参考文献:毕张扬 ,杨帆,张伟.从“火伏阴络”论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病机演变和治则【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01):63-6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李佃贵:中医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肺纤维化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概述
痰饮非温不化——从阳虚论治肺间质纤维化
哮喘、慢阻肺、肺纤维化、咳嗽、支气管扩张
阳虚与肺间质纤维化关系的理论探讨
肺纤维化与气运失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