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中法
明代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又称开中。
开中之制系沿袭宋﹑元制度﹐但明代多于边地开中﹐以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充实边境军粮储备。洪武四年(1371)制定中盐例,根据里程远近﹐一至五石粮食可向政府换取一小引(二百斤)盐引。此例以后随形势变化﹑米价高低而不断有所变动。
中文名
开中法
开中之制
沿袭宋﹑元制度
发    展
令盐商于户部﹑运司纳粮换取盐
结    果
推行屯田开中
目录
开中法
简述
步骤
发展
商屯
破坏
结果
开中法
简述
步骤
开中法大致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报中是盐商按照明政府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向政府换取盐引﹔守支是盐商换取盐引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
发展
商屯
盐商们因为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巨大﹐曾在各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便于更多地获利。因这种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经营的﹐故又称商屯。明初商屯东到辽东﹐北到宣大﹐西到甘肃﹐南到交址﹐各处都有﹐其兴盛对边防军粮储备以及开发边疆地区有一定作用。
根据明朝政府的需要﹐除用粮米换取盐引之外﹐有时也可用布绢﹑银钱﹑马匹等换取﹐但以粮换取是主要形式。宪宗成化年间停止各边开中法﹐令盐商于户部﹑运司纳粮换取盐。
破坏
当时﹐随着统治阶级的日益腐败﹐皇室﹑宦官﹑贵族﹑官僚们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这一现象被称为“占窝”。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破坏了开中制度﹐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改革盐法以弥补国家的财政收入已势在必行。
孝宗弘治时﹐叶淇为户部尚书﹐改旧制为商人以银代米﹐交纳于运司﹐解至太仓﹐再分给各边﹐每引盐输银三四钱不等﹐致太仓银多至百余万﹐国家的财政收入骤增。因此边地盐商大都举家内迁﹐商屯迅速破坏﹐边军粮食储备也因此大减。
结果
明世宗时﹐杨一清又请召集商人开中﹐实行商屯。后经多人奏请﹐穆宗于隆庆二年(1568)以庞尚鹏为右佥都御史﹐管理盐政﹑屯田﹐督办九边屯务﹐他与陕西三边总督王崇古详细规划在边地推行屯田开中﹐但因此制败坏日久﹐已难收得实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的开中法是什么?
中国古代最赚钱的行业--盐商
古永继:明代西南地区“商屯说”质疑
颠覆大明的推手,晋商
明代盐法(2)
从开中法向折色法的转变,明朝盐政改革,边镇衰落的根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