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中医20多年了,《内经》讲的五味补泻你是不是也没看懂?“我们先
userphoto

2022.08.26 浙江

关注
学中医20多年了,《内经》讲的五味补泻你是不是也没看懂?“我们先看这句话:“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为什么是这样的?笔者在翻阅《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书时,找到了答案。

辅行诀中,有这样的一段话——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解释一下,陶氏说,肝的功能(美德)在于发散,因此,《内经》说,肝病时,用辛味药来补肝,用酸味药来泻肝。肝实证,患者出现筋脉拘急时,可以用甘味药来缓和症状,这是顺应肝的本性而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的。

看到这里,理解五味补泻的关键是熟悉五脏的“德”,也就是五脏的本性。能够让五脏恢复其“德”的味就是补,我们首先确定“补”的味,然后补“所不胜(克我)”就是“泻”。比如肝之德为散,辛能散,因此辛补肝,而肝属木,木克土,土归脾,故辛泻脾。心之德在软,咸能软,所以咸味药补心,心属火,火克金,因此,咸味药能泻肺,

以此类推,我们推导出所有五味补泻的规律:
酸补肺,泻肝
苦补肾,泻心
甘补脾,泻肾
辛补肝,泻脾
咸补心,泻肺

这下,你是不是彻底明白了五味补泻的规律了?赶快收藏起来,分享给热爱中医的小伙伴吧!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系流落民间的敦煌遗书,由张大昌公之于世。据考证该书大致成于南北朝末期至五代间,为后世辑录陶弘景之说而成。书中保存了部分《桐君药录》和《汤液经法》的内容,是研究古代方药理论的重要古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五脏苦欲补泻+五臟補瀉用藥原則+ 五脏五味五行辨+中草药归经入味法(恒之)+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
五脏五味补泻理论
敦煌遗书中小补泻汤数术思想研究
中医五味论
五脏之五味补泻歌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发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