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肾宣痹汤.诸方受

明天麻、制狗脊、淡附片各10g,北细辛6g,川桂枝、广木香、泽泻各10g,白茯苓12g,生薏苡仁15g,炒白术、生甘草各10g。一、治病必求之于本,以养护阳气为要。诸师在临床实践中首重温肾,一个“温”字充分说明诸师注重调养顾护阳气,诸师认为阴阳平衡是健康的保证,而阴阳协调的关键在于阳气的旺盛和饱满。《内经》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只有当阳气饱满且处于潜藏封固的状态下,才能阴平阳秘,也只有阳气致密,无所妄耗,方能固生命之本。如果阳气虚衰了,就会导致这样或那样的健康问题,正所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医理真传》:“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反之“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说明人体五脏六腑、经脉官窍,皮毛肌肉,但有一处失去阳气温煦统摄便生痹痛。温肾宣痹汤中除泽泻、薏苡仁偏于凉性外,其余皆偏于温热,其中不乏大辛大热的附子、细辛等药,充分体现诸师扶助阳气的临床思维。二、祛邪每以寒湿为先。诸师治疗痹症除了顾护阳气外,还重视外来邪气对人体的侵袭,治疗上往往驱邪与扶正并重,而引起痹症的通常是寒湿之邪。《痹论篇》:“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而血少,客于脉中而气不通,故猝然而痛”。《举痛论》共列举了14种疼痛,却有13种都是由寒引起。从文字学角度来理解“疼痛”这两个字,“疼”字是一个“疒”头,里面是一个冬天的“冬”字,《阴阳应象大论》:“北方生寒,寒生水”,所以疼与寒与水有关,没有寒湿就不会形成疼痛;再来看“痛”字是“疒”字头,里面是一个“甬”,“甬”就是道路,在人体的通路不通了,也就是脉络不通、血脉不通了,疼痛也就产生了,道路为什么不通,因为感受了寒湿之邪,寒性收引,湿性粘滞,影响到了脉络的通畅。所以温肾宣痹汤以一个“宣”字来宣散寒邪、宣化湿邪,方中以附子、细辛、桂枝温补宣通阳气,温坎水而破阴凝,使日照当空,而阴霾自散;以茯苓、白术、薏苡仁、泽泻健脾胃化湿行水,固中州而通水道,使中气周流,而五脏得养。三、重视先天之本,顾护元阳。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门真火,肾之元阳就是人体中的太阳,有了太阳才有了生命,《易经》云:“大者乾元,万物资始”。命门真火旺则十二经脉循行不息,五脏六腑气化周行,生命欣欣向荣;脾胃后天之本亦赖先天肾阳的温煦,始能蒸化水谷,布谷散精,所以此火一衰,诸脏皆衰,百病丛生。温肾宣痹汤以附子、细辛、桂枝相伍,是取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意,治疗素体阳虚,或寒邪直中少阴,伤伐肾阳,而兼有表证的代表方剂。诸师以为临床多数痹症患者表证并不严重,常伴有肾阳虚的一系列表现,故以桂枝代麻黄,去其发汗之性,增其益火之源、温通经脉功效。四川卢氏认为:“附子暖命门而破阴霾,堪称扶阳第一要药”。诸师认为附子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失散之元阳,与桂枝、细辛配伍,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表里之阴寒;与桂枝、白术等温里药相伍,能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寒湿。此外以血肉有情之品制狗脊填补肝肾之精,使化生有源,阳得以生。四、重视后天之本,调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升降正常,脾胃健运,饮食倍进,气血津液化生有源,则五脏受荫,而色泽身强;若脾胃受损,胃气受伤,化源疲乏,它脏必定皆无生气。《内经》云:“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升降失常,运化水谷乏力,必然导致水湿停留,湿旺气郁,津液不行,此时若遇火衰,则泛滥而生寒饮。温肾宣痹汤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相伍温阳健脾、化饮利水,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伏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主治太阳病吐下之后,损伤中阳,脾失健运,水湿停留中焦而上逆,是一个太阴虚寒的证候。温肾宣痹汤另一个经典配伍体现在泽泻、茯苓、白术、桂枝、薏苡仁相伍,这是由五苓散划裁而来,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第71条,治疗太阳病发汗后,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停留的蓄水证,水气上逆,胃气失和,中焦失运,方中以薏苡仁代猪苓,泽泻、薏仁、茯苓利水渗湿,白术、桂枝相配,温阳气、化津液、健脾运、燥脾湿,使温阳化气和健脾利水渗湿相结合。《四圣心源·六气治法》治太阴湿土法用术甘苓泽汤,方药组成即为:白术、甘草、茯苓、泽泻。五、重视气化,宣通三焦。《灵枢·营卫生会篇》:“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诸师认为水液代谢有赖于三焦的气化,气化功能则是阳气的蒸腾,中焦脾胃之阳气消化吸收水液转为人体的津液,上输心肺,通过心肺阳气蒸腾气化下输于膀胱,再由膀胱气化而出,所以只有三焦阳气旺盛,水液代谢才能正常,水道才能通畅,如三焦火衰,则气化失司,水液停留为饮、聚湿、生痰。温肾宣痹汤以桂枝、甘草相伍,取桂枝甘草汤之意,温通上焦心肺之阳,《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相伍,取苓桂术甘汤之意,温运中焦脾胃之阳;以甘草、附子、白术、桂枝相伍,取甘草附子汤之意,温补中下焦脾肾之阳,《伤寒论》第175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是以三焦阳气得复,气化有权,水液代谢调畅,则饮自消,湿方化,痰被逐,而百病自除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补阳的方子,连骨头里都全是阳气
送你一张补阳方,深入骨髓,散寒驱痛,强筋骨
秋冬骨病容易加重,喝了这碗汤,补阳散寒,关节疼痛说拜拜
方证相应有理方证与事方证之分,你知道吗?
肾炎水肿医案
体寒体质的日常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