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于后学有“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箴言忠告,被董其昌誉为: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

董其昌对唐朝李邕有句著名的评价——右军如龙,北海如象。这是董其昌推崇王羲之、李邕二人,说他们就像是书法中最有成就的“龙象”,是最能得书道真谛的大家。

李邕是何许人也?董其昌怎么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

李邕,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仪凤三年(678年)生,天宝六年(747年)卒,唐代著名行楷大家。祖籍江夏(今湖北武昌),自称“江夏李邕”。开元中为官北海郡太守,世称“李北海”。

大凡古代书家多徇家学渊源。李家世代书宦,与王谢庾郗卫门阀豪右交密,结姻亲于卫氏,东晋书家卫铄,即为李氏先母,受其教化,传承自然备受重视。李邕书取法二王法帖,尤其《圣教序》临习透彻,摩挲至深,几近乎神肖。李邕师学如此,关键在于自悟造化,还能不为二王书风所缚,能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撮取儒雅秀美的羲献书风,结合朴厚峻拔北碑笔意,兼两者之优长,并熔为一炉,最终形成个人独特面貌,这便是李邕书法高妙之处。

李思训碑局部

李邕反对因袭旧习,提倡创新,对于后学有“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箴言忠告。提醒学书者宜求神似,不惟摹形用功,务必写出个人风格和新意,对于取法他人者,无异于振聋发聩之响。食古能化,擅长变通,避免僵持,不作书奴,进而形成自家相貌,方为学书成功之途。

李邕的书法风行一时,当时的朝廷官员以及很多寺观常以金银财帛作酬谢,请他撰文书写碑颂。他一生共为人写了八百篇,得到的润笔费竟达数万之多。但他却好尚义气,爱惜英才,常用这些家资来拯救孤苦,周济他人。

然而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忠直义气的书法家却死得比较悲催。

李思训碑局部

公元725年,唐玄宗泰山封禅回归长安路过汴州,李邕特地从陈州赶过来拜见。见到玄宗后,李邕献上了几篇辞赋,玄宗大为赞赏。于是,李邕有些飘飘然,骄傲地表示自己的才华“当相位”。之后,李邕为了支付他结友交游的巨大开销挪用公款。这两件事情被中书令张说知道后,把李邕下狱鞫讯:罪当死。幸运的是,孔璋上书玄宗要求赦免李邕,由于奏书写的好打动了唐玄宗,李邕这才死里逃生。

天宝六年,狂傲的李邕并没有听从孔璋“率行改行”的忠告,为了结交名士,又一次挪用公款。但这宗罪名不足以断送他的性命,真正的原因是:曹柳绩与他的岳父杜有邻不和,污蔑杜有邻妄称有占验之能,指责皇帝。这本是奸佞之臣的无稽之谈,却被奸相李林甫抓住严令审讯,查出曹柳绩是被诬陷的,却莫名其妙的把两人都斩杀。审讯中查出李邕曾送给柳绩一匹马,便以“厚相赂遗”受到牵连。奸相李林甫下令把李邕“就郡决杀”。李林甫之所以对李邕深恶痛绝,主要是因为:武则天年间,李林甫权倾朝野,众臣无可奈何,李邕不畏惧死亡,屡出诤谏之言。李林甫为排除异己,所以才一次又一次的对李邕进行政治迫害。公元747年,李邕卒。

李邕的死,有部分原因是在性格上、在生活中的致命的弱点——豪放奢侈,喜欢追求财货。简单点说,就是太爱钱了,所以,也就导致李邕贪赃枉法,贪污受贿,最终也是奸赃事发,落得一个不好的下场。

但无论如何,李邕对于中国书法之突出贡献,确实功不可没。其引领独树一帜之流派,开启盛唐一代行楷书宗,留下了较多珍贵碑版,凝华为高端翰墨语言。李邕书法艺术之影响将愈久愈显,拔萃而矗立,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巍巍丰碑。

李思训碑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海如象——李邕代表作《麓山寺碑》欣赏
书画主题对联:读董其昌书论得“若龙如象”联
《书法问集》143、学习《兰亭序》能练出来雄强的书法风格吗?
李邕行楷书《麓山寺碑》
李邕《云麾将军李秀碑》
李邕《麓山寺碑》:北海如象!“三绝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