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确培养孩子的第三性征
这位家长提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据我所知,不少人都是这样看的:女儿更爱爸爸,男孩更喜欢妈妈。于是,爸爸们也就更多地接近女儿,妈妈们则更多地溺爱儿子。事实上,这种看法是没有道理的,这种做法甚至是有害的。心理学家调查发现,有些小伙子或“女性祟拜”或“女性恐惧”,甚至影响到婚后的性生活;有的姑娘渴求一种“丈夫加父亲”式的对象。追根寻底都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过分依恋异性家长有关。这提示我们,如果对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引导不当的话,可能影响到他(她)们的性心理发育,从而导致日后的性心理障碍。男女之别有三个层次上的含义:第一,生殖器官不同,这是第一性征上的区别。第二,体型不同,是第二性征上的区别。第三,举止、神态、性格等方面的不同,是第三性征上的区别。第一、第二性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有第三性征是要靠父母从小有意识地培养的,而第三性征对一个人来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想想看,如果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脸上却沲现出蒙娜丽莎那样的微笑,恐怕会把人吓跑的。孩子接触父母最早也最多,父母是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的第一任老师。应该更多地让男孩子亲近具有男性心理牲的父亲,使他把父亲当作本性别的典型代表,从父亲那里学到男性特有性格气质和举止神态,从而使他将来成为一个被社会所认同的男人。同样,女孩应该更多地接近母亲,以学会如何做一个女人。否则,孩子长大以后就容易形成“性身份障碍”。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不偏不不倚”,也不是好现象,它表明孩子弄不清应该依恋谁、学习谁,同样容易导致孩子将来的“性身份障碍”。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与孩子的感情交往中,鼓励男孩爱父亲、祟敬父亲;引导女孩爱母亲、理解母亲。这种儿时的教育,对他们长大后进入正确的“性别角色”,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亲家庭更应重视性别教育
一例青少年性别认同障碍个案的分析与心理咨询
神吐槽:初三男生因自小被打扮成女生,产生性别认同障碍
父教是不可缺少的
家庭教育父亲不能缺失(一)
【夫妻中谁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智商和相貌?】1.性别由爸爸决定;2.身高父母各占一半;3.性格是爸爸的遗传大;4.母亲对孩子智商的影响是父亲的3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