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情

中秋,月圆,休假。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宁静的夜晚,最容易回到过去。
和小宁哥一边吃鱼一边聊明天去哪儿,他斩钉截铁回答:“紫水!”
呵——紫水,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啊!我离开她接近三十年了!小宁哥掷地有声,一下子撞开了我尘封已久的闸门……

第二天起了个早。没有锦衣,更无需夜行。在这个太阳郎朗的清晨,我和小宁哥哥兄弟姐妹一大家子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伴着清风和露珠,掩不住的心潮澎湃。我如同放飞的鸟儿,出门总归是快乐的,何况这次目的地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

给爱车加满油,刘姐(小宁嫂)让我坐副驾。车上放着网络音乐,这类口水歌歌词表达情爱直接明了,节奏明快,是小宁哥这个年纪爱听的。明快的音乐节奏总会让人跟着摇摆,跟我们所有人的心情合拍,总归一切简单、合拍就好!
一个小时时间高速路就到了开县县城。在方向感极强的专业司机小兵的带领下,穿城而过。过郭家——敦好——水田,然后就是紫水啦!紫水距离开县大约60公里。
过了水田就是盘山公路,一路满眼的青山绿树,县级水泥公路,路面状况还好,可是公路外面就是万丈深渊,我心有点抖,似乎有点恐高。重走父母曾经走过的路,想想当年的父亲母亲就是在这条道路穿梭,那时路况肯定没有现在好,我心中深深体会父母的当年的不容易。想想平时我种种不是,心中涌出深深的是——愧疚。

快临近紫水了,一扫坐车的疲倦。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端起相机拍几张路边的风景。手有点抖,是近乡情更怯吗?

紫水街仍然还是一条独路。似乎比记忆中加宽了些。取代原来的青石板是柏油路。街的尽头就是紫水小学。我生活了8年的地方——来时我1岁,妈妈抱着我;走时我9岁,妈妈牵着我。

紫水小学原来是一个四合院。现在我们住的那些木楼都被拆迁了,取而代之的是白墙红瓦的砖混楼。

在学校后门的山上有个洞。那时我常常按住帽子仰望这个洞,大人常说,你再哭,狼来了。我以为狼就是住那个洞。记得有一次胆大的小伙伴们背着大人偷偷相约爬进那个洞探险,结果换来一顿暴打。我边揉揉她的屁股边好奇地问里面有什么啊?我想求证是否真有几根白骨?她木然的表情告诉我除了石头什么都没有。今天再一次仰望这个洞,没有记忆中高大,深邃的洞口,依然述说着古老和神秘。

对面的高山顶叫懒板凳。那里真实的有几条长长的石凳子。小时候懒板凳放电影,我们都痴痴地遥望那个小白点,静静地听空气中似乎传来电影对白。现在似乎也修了不少新房子。

回到曾经的母校,小宁哥高兴得像个孩子。这里要细说一下我和他的渊源。1963年,他的父亲和我的父亲万县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开县。他父亲把一个当地姑娘变成了他的母亲。我的父亲在开县鹿硐等了四年,等到了同样来自万县师范的一个姑娘,后来这姑娘成了我妈。

小宁哥初中在紫水小学读,又叫帽子班。他的语文数学老师就是我的父亲母亲。那时不学英格里希。小宁哥天资聪颖,深得我父母喜欢。我从小对小宁哥的大名耳熟能详。小宁哥凭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师有方的教导,考入开县第一中学。那时全正坝区只考取了两名。他是紫水乡的第一名,用今天的话说也算个状元了吧。山不转水转,如今我和小宁哥就职同一单位,他家在我家隔壁,套用这几天一句时髦的话:兜兜转转都是有缘人啊!有他和刘姐罩着,给了我们不少帮助。在此,深深地说一声:谢谢啦!平时他常以师兄自称,我嘲笑他说防火防盗防师兄!他却涎着脸坏笑着说:“赏花赏月赏师妹啊!”
看,这就是老顽童小宁哥,为了配合照相,他还专门戴上了墨镜摆了个pose。

小宁哥和他的弟弟小兵。香烟和墨镜是不是男人装酷的道具啊?!哈!

小宁和刘姐。瞧,小宁哥的表情,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是男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吧?

学校大门已经找不到过去一点点影子。只有“紫水初级中学”那几个大字提醒着我们这就是记忆中那一片热土!

走在这条古老的新街,当年离开时的那个黄毛小丫早已长大。回望儿时的路,我对着流逝的岁月轻吟浅笑。

医院和政府永远是修得最好的地方。医院还是在原来的位置。儿时妈妈背着我看病,就是这里。“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当年的中医们,是不是早已退休颐养天年了?

这天不逢场,安静的街道、稀疏的人气、紧闭的门面无不告诉了你这里的落后和偏僻。随便叩开一扇门,老板就可能是我爸妈曾经的学生,或者是我哥哥儿时的伙伴。变的是房屋,不变的是情谊。走在这古老而年轻的街道,渊明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淡淡的在耳边萦绕。

吃过分量足足的中饭后,小宁哥打听到了他的同桌廖光元。廖同学家原来是开豆腐坊的。为了保证我的营养,我妈妈就拿豆子换他家豆浆。于是天天早上他来上学就给我端一盅子豆浆。那记忆中豆浆的美味至今让我回味无穷。至今我都没有喝到那么好喝的豆浆。现在廖同学生病在家,我和小宁哥来探望他。30多年了,为了那浓浓的豆浆情,我真挚道了一声迟来的谢谢!
小宁哥、同桌的他和同学的她。他和她既是同学又是夫妻,已风风雨雨相伴三十多年。

回故乡,就是寻亲访友。虽然我们都没有直系亲属在这里,但是有老同学和老朋友。这是我儿时玩伴李小红的家。这房屋依然是三十年前的模样,儿时我常常在这里跑进溜出,在她家我学着用瓢舀缸里冷水喝,学着拿起大刀側猪草,学着在手板心切洋芋片……对了,还有每年必不可少都会在她家享用丰盛的热气腾腾的杀猪饭。
看见我来了,善良厚道的李叔叔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这个坡我以前常常从这里走过。彭阿姨说:“你看那树,树下原来是一汪深潭。那是你爸爸带领学生往下跳的地方。”而今,这里已经成为农田。刹那间,我真实体会到什么叫沧海桑田。遥想我的父亲当年,雄姿英发。带着班里男生冬天洗冷水浴,夏天玩跳水。三十年,在当地仍传为佳话。换如今,尔等教师敢?!

当年那个慈爱的奶奶,如今已成一堆坟冢。点一炷香,烧两文纸,磕三个头。我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奶奶的怀念和感恩,告慰奶奶在天之灵!青烟袅袅,鞭炮声声,引来乡亲驻足侧目,这就是奶奶善缘最好的回报。故人已去,愿活着的人一切安好!

告别李叔叔彭阿姨一家。我们沿着河流上行。紫水,紫气东来之水。这是何等滋养的水源啊!这里的河,怎一个清字了得。据乡亲介绍,这里的水被引到作为开县城的饮用水。
看看,我这是一幅饮水思源的表情!

这样清澈的河,我真的想变成一条小鱼,在爱人的浪花里,游来游去。

我愿逆流而上,偎依在她身旁。马家滩,你给了小宁哥多少的温柔?!
小宁哥说这桥有上百年历史了。

木板破败,繁花沉寂。只有商店二字散发着这条茶马古道的传奇味道。

廊桥一梦,时过境迁。只有这一对红男绿女,为天地之间增添一抹亮色和生机。

渐渐地,玩耍之间,时间倏然而过。发动汽车,手握方向,车轮旋转,渐行渐远。再见了,故乡。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带着我的爸爸妈妈,回到他们挥洒热血的地方,重拾青春记忆的碎片!
回到紫水,相约小伙伴,那时让我们一起没完没了的笑,没完没了跳!

浏览8442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长打油诗
黄洪雨 | 石磨
父亲的豆浆
新年东阳湖洮水湾老曾家游记(下)
奶奶的水磨儿子
【滋水 · 散文】陈小宁:大寒节气走汤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