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士兵:开放的高考作文需要独立的文化判断

2012-06-08 00:58:14

浏览 5020 次 | 评论 3 条

       昨天高考开幕。在第一门语文考试结束后,围观评点高考作文就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事件。针对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无数网友都在表达着自己的看法。尽管关于高考作文的争议年年有,但是,往年人们还是很容易从林林总总的高考作文题中,梳理出一种容易被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而在今年,争议更加激烈,价值判断很难聚焦。

  从整体来看,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更加注重思维发散,便于考生想象与创新。而且,高考作文普遍转向材料作文,写作要求也更加开放,除了诗歌依旧不受待见,对文体并没有太多强调,也没有设置太多分析框架,并且通过“题目自拟”来避免主题先行,让考生拥有更多观点自主表达的空间。可以说,今天高考作文,已经将“开放性”这三个字演绎到极致。

  当然,命题太过开放,人们在表达上,就不容易聚焦。话题不聚焦,也容易产生极大的争议性。只要看看网上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评判,就能感受到什么才是莫衷一是,众说纷芸。相较于以前有些年份各地高考作文或是“一片诗意”,或是在表达某种“共同价值”,今年各地高考作文堪称风格各异,视角不一。即便是在同题作文中,不同人面对材料,也都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人们看待今年高考作文,显得更有争议,表达的声音呈现强烈的纷乱感。

  以引起争议较大的高考作文,有被全国卷、陕西卷以及海南卷选用的材料作文“举手之劳”。这则材料讲的是,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顺便将漏洞补好。后来船主给漆工一大笔钱,感谢他顺便补漏洞。并称他在家长出海后,才想起来船上有个漏洞,以为家人回不来了。现在家人却平安归来,所以才感谢漆工。无疑,这样有限的故事,提供了无限的想象。责任、人性、善良、阴谋,不同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不同的思考向度与价值角度。

  类似这样的材料作文,今年高考作文可以说俯拾皆是。比如,重庆卷的“拯救冷库工人”,讲的就是肉类加工厂一名工人被困在冷库室,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被一名保安给救了。这个在企业做了35年的保安,仅因为那名被困工人是唯一每天早上向他问好并下午跟他道别的人,那天,他因为没听到他说“明天见”,才寻找并最终救了他。这样的材料故事,让人看到的生活,或是一面镜子,你笑它就笑;或是一种偶然,只看到人生的不确定。是积极生活,还是消极避世,相信不同考生会给出不同答案。

  这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这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从某种意义讲,现在很多人的价值观,都处于相对溃散的状态,缺少相对普遍的认同。在无数人内心,都充满了强烈的文化焦虑。不同的人焦虑是不同的,有的为国家前途操心,有的为一己私利奔走,有的为情感伦理困惑,有的为无所事事迷茫。而高考作文,就是一种可以聚拢整个社会不同人群进行观念表达的文化载体。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今年高考作文,人们当然会出现一片争议,难以形成共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角度,呈现的,其实也就是不同的文化之美。

  现在,看待高考作文,不要再盲信于某个所谓的专家判断,那些所谓的“精准把脉”与“权威解读”,说到底,那也不过就是一家之言罢了。因为在这样的文化价值多元的时代,看待高考作文,并不在于一定要从中梳理出某一种符合所有人口味的“大同价值”,越是个体的,往往就越是独立的;越是独立的,其实才是真正的权威的。那么,不论你是考生、家长、老师、学者,怎样看待高考作文,前提都应该真正尊重自己真实内心,在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文化判断。也只有充当开放的高考作文命题,才能为激活这个时代文化源头,提供一条渠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寓言类、片段类、议论类、时政新闻类、诗歌类)
名师点评2012吉林高考作文
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
201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
科学网—2012高考作文题
专家点评高考语文试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