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孙子兵法》十三篇扎记(七)

六、虚实篇

大千世界,千奇百怪,风云突变,立于不败。必须善於识別:

假假真真真作假(伪装),虚虚实实实非虛(伏击),

弄清是非很重耍,甜言蜜语会坑人,

对牛弹琴牛不懂,空城设防抵万军。

无中生有有变无(错位),蝴蝶效应要清醒。

 

身为主帅者对变化莫测的事,不为甜言蜜语的欺诈所动,时时刻刻头脑要保持清清楚楚,切莫糊里糊塗把假象当真实,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韩非子·安危》有名言:“安危在是非,不在於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於众寡。”直白的说法就是:国家之安危在于能否是非分清,而不在于势力的强弱。存亡之道在于治国能力的虚实,不在於众寡造势吹虚強大。这段话应该是很有道理的,无知切勿乱吹!

军亊斗爭采用虚虚实实是很重要的手段,说白些就是真真假假,让你真假难分,作出错误判断。虚实字面的意思是指一桩亊件发生的真实情况,摸清实貭(虚实)究竟怎么回亊,才可做岀结论。虚为假、真为实,或虚为弱、強为实,现象为虚本质为实,实际情况是一回事,而表观现象又是另一回亊。所以,探求虚实一般多指对事物内在情况或形势的了解与分析,才能便於作岀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在武术打擂中的表现犹为重要,在競技㘯上对方有无真正实力,关鍵在那里,优势是什么?如何破解等。所以髙明的教头上场,首先不会岀拳,而是先观察一下对方的虚实情况后,作岀判断。如果己方有绝对优势,那好办,就來一个泰山压顶或猛禽刁小鸡。但很多在势均力敌或你略逊一筹时,怎么办?那就需要寻到对方的缺点后再岀击,以获得最后胜利的结果。某种形势下,你是処在弱势力的位置上,就必需避实击虚,决不能以卵击石。从战术角度讲,就是要避开对方的強项,发现对方的薄弱环节一拳给予打倒,能达到以弱胜強的目的。这就是虚中有实,实中变虚,虚实互换,形势突变,用【避实击虚】的战法夺取胜利。

现在再进一步讨论一下关於实与虚的关系,也即本质和现象的关系。现象和本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由本质产生的,总会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出事物的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结底是从属于本质的。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现象,任何本质都是现象的本质。世界上既没有离开现象单独存在的本质,也没有脱离本质而出现的纯粹的现象,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世界上沒有无本之缘,实中藏虚,虚中有实。在观察与分析问题时,必须紧紧抓住这点,战爭中的亊例太多,要善于思维推理,通过现象看本质。

 

【虚实】在军亊斗爭上的应用,更是常见不鲜的策略,这里选几个战例看一看:

一个广为人知的战例就是“围魏救赵”的打法,这件亊发生在战国年代,史记中有记载:魏国围攻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向齐国求救,齐派大将田忌计划奔赴邯郸,与魏军主力决战,以解决邯郸之围(直接交锋是最蠢的办法)。但参谋总長孙膑认为,魏国的精锐师团必在赵,国內一定空虚,直接与魏在邯郸交锋不利于齐国,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创意的好方法,即“批亢捣虚”与“疾走大梁”。“批亢捣虚”即是避实击虚,攻其必救,使敌人出现后顾之忧,前线之围便会自动解开。“疾走大梁”即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魏国首都大梁进逼,以切断魏国的运输要道,并攻其所不备。这样一来,魏军定必回师自救,齐军则可乘其疲惫,伏击于路途,一举击败魏军,而赵国之围则自动排除。这一绝招田忌深为拜服,立即采用。在此危急存亡之秋,虽然邯郸城已攻破,但魏军也顾不得那些已得來胜利果实,必须迅速回师自救。同时,齐军已于桂陵设伏,准备截击魏军。魏军由于长期在外作战,已疲惫不堪,再加上长途跋涉,士兵战斗意志下降。于是齐魏一交锋,魏军大败,主帅被生擒,赵立即收复失地邯郸。因此后人以“围魏救赵”来称道【避实击虚】军事策略,把矛盾的焦点转化了,变被动为主动,赢得最后胜利,从而体会到【避实击虚】的效果。 

在此再補充一个战例來说明, 内容精釆是发生在较早一点的春秋时期,就是晋楚爭覇的城濮之战。战爭初期,晋国兵力比楚国弱,又渡过黄河外线作战,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晋文公能够善察虚实,捕捉战机,虚心接受正确建议,采用【避实击虚】的打法,选择邻近晋国的曹、卫这两个楚之盟邦为突破口,先胜弱敌,取得作战的前哨基地。随后运用谋略争取齐、秦两国与其结成统一战线,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在城濮决战之时,又采用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主动“退避三舍”,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争取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主动,诱敌深入,伺机决战。同时与齐、秦、宋各国军队兵合一处,形成相对优势的兵力;针对着楚国的作战部署,乘虚而入,灵活地选择主攻方向,先打薄弱环节,采用各个击破,最后获得这场决战的辉煌胜利,成就了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

还有京剧《空城计》有一段诸葛亮唱: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我也曾命人去打听,打听那司马领兵往西行。诸葛在此把驾等,来、来、来,请上城楼,听听我抚琴。其实此时的诸葛亮內心非常空虚,而抚琴是故作正定而矣,連司马昭在城外,都已听出他琴内之音慌迫,一定是空城。但司马懿沒有弄清虚实,火速将人马倒退四十余里

等等。。。。。

 

《孙子兵法·虚实篇》对於战争中的运用作了極深刻与全靣的讲述,可以直接参阅,但笔者读后留下最深刻的一段话是: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即:领兵打仗,其规律就像水的流动一样。水的流动,是避高就低;战争应是避开敌人的牢固设防(实)而进攻其薄弱环节(虚)。水因地势的高低而决定其流向,用兵作战则要根据不同的实情而决定不同的制胜之策。所以,用兵作战,既无一成不变的战场形势,也无一定的作战方式,能根据敌情变化而隨时决定,才叫做用兵如神。"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是固定的胜者;四时的推移,也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白天有长有短,月亮有圆有缺。)以实击虚,以虚避实。应是遵循的基本原则。



​--------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文化—谋略篇 . 孙子兵法之六《虚实篇》
《孙子兵法》之虚实篇,避实击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每天一句孙子兵法】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孙子兵法:东方智慧的战略观
中华文明大讲堂: 孙子兵法之虚实兵术
孙子兵法的逻辑顺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