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血与肉


安尼施·卡普尔


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1991年便获得了英国特纳奖。而在过去10年间,作品价格增长了很多倍。这位全球艺术头条的常客,不论是因为著名的公共委托作品,还是大胆的抗议行为,都能掀起一番波澜,是最多产、最直言不讳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成为艺术家需要时间积累。” 卡普尔说,“它需要持续性的献身和承诺,长时间具有意义的作为或不作为。你也不能惧怕失败。这都是一个艺术家需要承担的风险。” 10年后重回意大利,卡普尔相信罗马对他和他的作品来说都“时机正好”。


2016年12月17日起,罗马现代艺术美术馆(MARCO)为印度裔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举办同名个展,这是艺术家10年来首次在意大利举办大型展览。


这是个会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的展览。

红、黑、粉红,卡普尔用他擅长的强烈色彩,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


血与肉,直面生命、社会中的暴力与创伤。


“我们生活在很糟糕的时代,人的肉身一直都是承受痛苦的载体,但现在却被政治所利用,”他说, “鲜血四溅、血肉横飞的画面很难从我的脑海中消除。”


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罗马现代艺术美术馆(MARCO)个展,重新诠释肉与血。




展览海报



展览展出卡普尔的30件创作,包括艺术家在2016年创作的《未诞生的》(Unborn)、《悬挂》(Hung)和《剥皮》(Flayed),以及2013年完成的《启示》(Apocalypse) 和《蒙难地》(Gethsemane)等等,其中24件以“重新诠释肉与血”为主题的作品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展览现场













卡普尔热爱红、黑、粉红。他的作品多以这三种颜色为主。强烈的色彩刺激给人带来感官上的深刻刺激。艺术本身就应该存在一些风险,它应该带领观众去体会一个以前从未到过的地方。他说。


色彩的着色让卡普尔的雕塑创作增添了感官上的无限情绪张力,不只是他常常在作品中出现的强烈象征性的红色,还有他持续发展雕塑的造形,以圆形,凹面等形状,令人充满感官性的想象。他认为雕塑创作应该不只在具体的造型上着力,而应该去雕琢出关于信仰、情感和个人经验等更加深沉共鸣的精神质地。














红色是同时具有生命力以及精神性的一种象征语言,红色代表着血肉之躯的身体质地,和人感官情欲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红色也和卡普尔个人有紧密的连结,从2000年到2006年,血色系列把艺术家和创作之间情感相连的成份浓郁地合成在一起。


表皮下鲜艳的生命流动、鲜活的情感和伤口,愉悦或者丑恶、兴奋或者残酷、惊奇或者困惑、时而感到被现实包围,时而又被巨大的虚空所围绕,这些与人性表达具体贴切的感受,隐藏在看似冷冽的形式底下,直击观者的内心深处。


这些感受,在此次展览中可以深刻感受到。















展览还展示了他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作品,其中包括之前在凡尔赛宫公园中进行过展示的《奇异单细胞生物的截面体》(Sectional Body preparing for Monadic Singularity)和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和伦勃朗作品并置的《内部对象分成三部分》(Internal Objects in Three Parts)。


安尼施·卡普尔 Anish Kapoor - Sectional Body preparing for Monadic Singularity


完成于2015年的《奇异单细胞生物的截面体》无论是从概念还是视觉都令人联想到2011年卡普尔在巴黎大皇宫实现的《利维坦》(下图)。内与外的二元关系、红色的外观、PVC材料的应用、两件作品充满相似点但又好像互为补充。


安尼施·卡普尔 Anish Kapoor - Leviathan


当观众走进犹如巨大首饰盒的作品,便可感受到整个空间所营造的氛围。卡普尔希望通过这件作品邀请观众探索“理性与知觉”的问题,例如:有着众多组成部分的物体如何成为了一个单细胞,一个好像隐形了的生命单元?


同样创作于2015年的《内部对象分成三部分》(下图)则暗指“暴力、创伤和社会政治的不稳定”。近些年欧洲恐怖袭击事件频发,卡普尔对此并不避讳,直言作品与“人肉炸弹”相关。“我们生活在很糟糕的时代,人的肉身一直都是承受痛苦的载体,但现在却被政治所利用,”他说, “鲜血四溅、血肉横飞的画面很难从我的脑海中消除。”



《内部对象分成三部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这件作品具有强大的情感冲击力。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认为它和伦勃朗的作品一样都蕴藏了巨大的同情心,因此在2015年底曾将它们一同展出。





卡普尔的其他作品:



















“(作品的)意义不应该成为艺术家的困扰。我时常会说‘我没有任何想说的’,作品的意义早已在观者和物体之间显现,观者将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我一直在做的是表现这个世界里并不在场的一面,是一个幻想的空间,它来自于心智和灵魂的一面,用雕塑把感知到的这一面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一直试图在做的。”


卡普尔说。






关于艺术家


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是当代雕塑范畴里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也是一位获得极大国际声誉的艺术家。Kapoor 1954年出生于印度孟买。70年代初他到了伦敦,开始学习艺术,后来就在伦敦工作和生活。因为这样的经历,他的作品被视为是印度和西方精神的结合。

卡普尔的作品往往以简洁弧线的方式出现。配以简单,鲜明的色彩。他早期的作品常常以彩色粉末的方式出现,这些粉末以不同的造型出现,这种做法的灵感来自于印度市场和寺庙里常出现的彩色粉末推出的小丘。卡普尔早期的颜料雕塑,比如他1982年完成的作品“白色的沙,红色的谷粒,和很多花”就是这一类型创作的体现。Kapoor随后的作品开始更多的运用固体,石头类雕塑作品上往往有孔径和腔的体现,往往暗示物质与精神,光与黑暗,肉体和身心,男性和女性等双重意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艺术家伦敦安尼施·卡普尔
世界前10名当代雕塑艺术家拍卖排名
第51集, 色即是空-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作品《远行》,B站: 苏杭ART
安尼施·卡普尔的神秘旋涡,为何我们会沉溺其中?
艺术家不创造物,而是创造神话
这个世界 并不在场的一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