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画一故事 · 读宋元名画



 




故事







一江秋水淡寒烟,居然相对六君子





——倪瓒《六君子图》




纤尘不染

画中的山是静的:云山远望,山影朦胧隐约可见;画中的树是瘦的:陂陀迤逦,古木静穆居然而立;而画中的气氛是冷的:秋水缥缈,万物寂寥,空灵沉静。

这是元代画家倪瓒的《六君子图》。这幅画的名称很有意味,它是如何得来这个名称的呢?透过画的题跋我们可以看到黄公望曾经为此画所题的诗:“远望云山隔秋水,近有古木拥陂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六君子图》因此得名。“居然相对六君子”一句最值玩味。黄公望长倪瓒32岁,倪瓒推崇之至,他尊黄公望为师。据说黄公望曾用10年时间为倪瓒画《江山胜览图》浅绛山水卷,长2丈5尺,可见二人的交情至深。黄公望盛赞此画构思合度,意趣高远。云山、秋水、古木相互映衬;六株树木正直高洁、傲然特立,这不正是元代正人君子们精神品格的写照吗?

倪瓒的画很特别,你看过便会对它过目不忘。画中“一河两岸”的构图方式,是他最擅长使用的。从他存世的作品来看,其画作的布局都有一种“相似”性。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倪瓒画画很有讲究,他对自己不熟悉的景物是不会去画的。这个格调就是他最为熟悉且喜欢的太湖之景,广阔的湖面缈缈,山峦起伏平缓,小桥流水,一派江南宁静的氛围。他的山水画无一不是展现这一地区的风貌,这使他得心应手。你看这幅画中远景处山峦掩映,山丘的轮廓只用了寥寥数笔便得以清晰地展现山之秀丽湿润;中景处大片的空白呈现出广阔的湖面,水波的浩荡;近景处岸边松、柏、樟、楠、槐、榆六树卓卓风姿,尽显其态。倪瓒画作,树又常是主角。这些树,虽萧疏,但矍铄;虽近乎干枯,但仍不失润泽;虽形销骨立,但韧性十足。仿佛不赖人间水土,自有逸放之姿,千年来静穆挺立于天地间。董其昌都不住地赞叹“云林画虽寂寥小景,自有烟霞之色”。他说倪瓒的画虽是寂寥小景,但却有神仙风姿!

倪瓒的画纵然是在很多名画当中,也能够脱颖而出,除了倪瓒山水画构图独特性外,画中那种高冷气质则是从画家内在的骨子里透露出来的,任何人无法模仿。据说倪云林清高至极,他的笔下是不画人物的,另外他全用墨笔,不着一色,后来甚至连朱印也很少钤。它们干净明洁,疏朗清澈,仿佛万顷湖水在秋月寒夜下,澄澈清朗,令人俗虑尽空,心脾俱畅。观看倪瓒的山水画,仿佛直面一缕冷风,萧条清冷透彻骨髓。他说“逸笔草草,不为形似,聊以自娱”。用笔如此简洁,注重绘画的意境,因此他的画显得特别空灵,后人称之为“逸品”。到了明代,更是江南人家以有无倪瓒的画为清浊,他的清标高格,在明清文人士大夫心目中始终被尊为“高士中的高士”。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隐士书家倪瓒“逸笔草草”的《六君子图》
黄公望为倪瓒作山水画《六君子图》并题诗,该画现藏上海博物馆
国宝鉴赏.《六君子图》
《六君子图》:简淡尚意,君子高洁
倪瓒:极致处女座的一生
他的怪癖惹人厌,绘画却能超过黄公望、董其昌,作品卖到4000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