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橘子娱乐 · 在我的硬盘里,这是永远都不会被删掉的电影

在我的硬盘里,这是永远都不会被删掉的电影

橘子娱乐 · · 打开原文

世界上最便宜的神药,大概是音乐。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治愈了凯瑟林伯爵的失眠症。

美国的流行乐,治疗了大量二战期间的精神疾病伤员。

早在古埃及,就有人把音乐称作「灵魂的医学」。

日本有部电影,叫《神呀神!你为何离弃我?》。

讲述的是公元2015年,一种叫Lemming的病毒蔓延全球,感染这种病毒的人会陷入绝望,自绝性命。

唯一能够抵御病毒,起到抗抑效果的,就是山中两名音乐家所演奏的音乐。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要在监狱里播放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

是因为在那一刻,音乐能够让高墙消失。

在众多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中,如果一定要挑一部最经典的话,在鱼叔心目中,非这部莫属——

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

本片的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毕业于巴黎师范音乐学院毕业,早年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古典吉他手,还在多个国际性大型吉他比赛中胜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部电影中的音乐那么好听。

本片的制作人,杰拉尔·朱诺。

他也是主演,马修老师的扮演者。

为了完成拍摄,他抵押了在巴黎的公寓。

最终影片夺得当年法国票房年度冠军,他拿到了500万欧元的报酬,这让他成为了当年收入最高的法国演员。

本片另一个主角,莫翰奇的扮演者,尚-巴堤·莫里耶。

在主演《放牛班的春天》之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

是他天籁般的嗓音,使得导演立刻就锁定了他作为莫翰奇的最佳人选。

不信,你听。

豆瓣9.2分,位列TOP250中第14名,当之无愧的音乐题材最佳。

无论音乐,还是故事,都堪称经典。

它让人明白,一个孩子能够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马修就是这样一个好老师。

不问功利的他,人到中年,依旧落魄潦倒。

没妻子,没孩子,甚至连个正式的工作都没有。

被分配到一所郊区的问题学校,担任的还只是代课老师。

说这是学校,其实跟少管所没什么区别。

校长凶狠残暴,对于不听话的孩子动不动就体罚,禁闭。

家长隔一段时间才能来看望孩子。

学生们还常常要忍冻挨饿,一连三个礼拜洗不上热水澡。

对此,校长的解释是:

对待这些问题少年,就该如此「不人道」。

初来乍到的马修老师,并不受这些问题学生的待见。

他十分珍视的乐谱,就被学生拿走了。

同时他也发现,这群孩子虽然顽劣,却非常喜欢唱歌。

那些声音在他脑中萦绕,使他开始反思:

这群孩子真的无可救药了吗?

于是,他把孩子们聚集起来,按照低中高音一个一个划分开来,成立了一个合唱团。

一个叫莫翰奇的孩子,因为惹怒了校长,正处于受罚期而无法参加。

他表面上对合唱团不屑,内心却十分向往。

会偷偷在空无一人的教室,练习唱歌。

正巧被马修老师听到了歌声,断定这是一个音乐天才。

于是,他在合唱团中为莫翰奇安排了独唱。

就这样,60多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唱诗班。

他们唱着马修写的歌,感受着这个胖老师的善意,渐渐变得没那么顽劣了。

学校的秩序明显变好了,体罚也少了。

就连校董事会的人都听说了这件事,还要前来视察。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不知道有没有人和鱼叔一样,只要莫翰奇一张口,泪堤自动塌陷。

在这群独特的孩子中,莫翰奇是一个更独特的存在。

他不爱说话,敏感、多疑、叛逆。

之前在公立学校因多次偷窃,而被开除。

连他的妈妈都对他失望透顶,所以才把他送到这所学校来。

不得不说,小演员的演技真是好,眼角眉梢都是戏。

马修老师来了之后,莫翰奇曾多次让他难堪。

不止在黑板上侮辱他,还将一整瓶墨水倒在了他的头上。

但无论多么过分,马修都以温柔的方式回击。

他故作生气,取消了莫翰奇的独唱。

却又在领导视察的时候,以最隆重的方式邀请他接着唱。

马修不仅知道莫翰奇的音乐天分高,还知道他的本质不坏,很多举动,只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他清楚莫翰奇的自尊心强,需要大人的耐心,以及真正的关爱。

所以对他说,

你总是做和你本性相违背的事情。

莫翰奇在马修一次又一次的帮助下,开始放下敌意与隔阂,也在音乐世界里慢慢化解。

当他唱歌的时候,一字一句,都真诚无比。

他的眼神,专注而纯净。

他的歌声,仿若天籁。

马修用自己的音乐和爱,让这60多个孩子重获新生,更让莫翰奇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50年以后,也就是影片的开头,我们看到成年之后的莫翰奇,成为了一个出色的指挥家。

这一切,都是当年那个胖胖的音乐老师给他带来的。

马修用音乐,改变了莫翰奇一生的命运。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这也印证了一句话,音乐是叫醒灵魂的闹钟。

最近,网易云音乐根据历史真实故事改编,推出全新品牌影片,同样彰显了音乐的力量。

跟《放牛班的春天》一样,这同样是一个音乐改变命运的故事。

1944年,在康城之战中,一名德国狙击手连续击毙了40名英国士兵。

当德国狙击手再次瞄准战场上一名负伤的英国士兵,准备射杀之时,英国士兵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口琴,吹起了爱尔兰民谣《Danny Boy》。

他想起了家里的孩子,想起将他抱在怀里的温柔。

曲毕,他摘下帽子,坦然面对德国狙击手的子弹。

谁知,这时却传来了德国狙击手同样悲伤的笛声。

他想起了等待自己归家的未婚妻。。

音乐唤起了他被战争消磨到最后的那一抹温柔。

是音乐,让他放下了枪。

这一刻,战争已经不再重要。

在音乐响起的时候,两人内心对和平和美好的向往是一致的。

音乐是一种力量,能够唤起每个人隐藏在心底的感情。

站在敌对双方的士兵,在此时此刻,他们的杀戮和恐惧,他们对战争的忏悔,都在音乐中得到救赎。

音乐,是没有文字的语言,它可以将我们彼此联结。

音乐,超越国界、种族。

因为音乐的力量,其实就是人类情感的力量。

你不用说,但是,音乐响起,你我都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悦享 | 放牛班的春天,有我们心中最美的老师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孩子们眼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子
今日电影 | 《放牛班的春天》:渗透灵魂的歌声
原创|放牛班的春天
爱的力量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