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中庸新解》视角释《恒先》


高行之

 

我在博客上分两期从《中庸新解》视角对《恒先》作了试解,对“恒”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它指的是先天地而生并孕育天地万物的“固本”,即最初的根,本源,是天地万物之母,蕴含“阴阳交合而生天地万物”之意,即老子所说的“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接着又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余不知当初老子所谓的“道”之字形究竟是不是今天我们在甲骨文中见到的“道”字,但从本文来看,老子此处所说的“道”就是本文第一个字“恒”。或许老子当初用这个“道”来表示宇宙之本源,而另有人用这个“恒”来表示,只是后来,老子所说的“道”演变成了表示规律的今天我们所理解的“道”,而“恒”字则成了今天的这个恒。不管怎么说,此处的“恒”肯定不是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天道”、“道家”、“中庸之道”等名词中的“道”,而指宇宙之本源,天地万物之因生之物。而天地万物之因生的规律,则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理解的道。因此,窃以为,上海博物馆引用李零先生解读为“以‘恒先’表示‘道’”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有学者认为,《恒先》一文中的“知既”应解释为“知几”,余以为此意与本文语境不符。那么,只剩下“知止”这一解释了,而《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有“知止不殆”,显然,“知既”应当比“知止”更古老。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恒先》一文很可能比《道德经》更早,更古老!可是,我们却发现,对《恒先》一文的解释却一直被大家引老子、庄子,甚至更晚的著作和观点作为注解——显然,大家可能把前提搞反了,一直假定《恒先》比庄子等人还要晚;而事实上,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可以拿《恒先》来证明《道德经》、《庄子》,却不能用《道德经》、《庄子》来证明《恒先》!因此说,过去,学者们对《恒先》的解读有着严重的偏差。

反复诵读《恒先》,会发现该文中心思想非常明确,然而语序、逻辑结构混乱。余没有找到庞朴先生试解《恒先》的原文,不知道庞先生当初为什么要调整简序,大概也是与此有关吧。的确,经过庞先生这一调整,要清晰、顺畅多了,但是仍然有些不通顺,有些地方很别扭。

余怀疑该文很可能在抄录时的原本有散乱,抄录者已经不知道原文的顺序,也觉得不顺,很是犹豫。下文保留了竹简中的几处顿笔符号(余在下文中作了标记),当是抄录者的在迟疑、不确定的心态下无意中留下的。因此,此文需要在语序上做大的调整才能符合原意。

根据上面的分析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恒先》一文出现之时,人们的思维逻辑尚不像老子、孔子之时——更不像今天这么严谨。如果是这样却恰好证明《恒先》一文比老子、孔子要早得多,是老子、孔子之时见到的古书。如此,本文的价值更加惊人了。不过,余以为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鉴于以上分析,余斗胆对该文语序再次作了调整,调整以后,只是在首句“恒先无”之后加一个重文符号,疑是抄录者抄录时因为语序混乱而丢失。这样,总字数较原文多出一个“无”字,而在原文不过只是一个重文符号而已。特此说明。全文如下:


恒先,无(疑此处原文有重字符,在抄录时遗失)。无者,未(?竹简上该字与“未”的习惯写法不同,竖在横下不露头,李零先生已经注意到,但仍用“未”代替。余以为此字表示“因为还没有”有“,所以不适合用”或“没有”来表述,当解释为“说不上”或者“没法说”或者“不适合这样说,但是也只能这样来描述”之意,故此字并不是“未”。“天地”后面的“未”与此字同)有天地未(?略)有作(作,指人求其所欲之冲动这是人类文明发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为一若哉(始,从黄人二、林志鹏先生改),梦梦静同。

而未或明,未或滋生。

此为本文第一章,点明宇宙最初之状态为无的样子,还没有人明了,也没有滋生明了

 

自厌,不自忍,或作。行(行,指在内在驱动力支配下的行动,此处特指给天地万物命名之行为,故与作不同,不可互换、混淆)出,生虚、静,有□(朴?表示对上海博物馆对该字的解读有疑问或异议,该字表示似有非有、既有又无之状态,字型待定。下同)、静、虚;□(朴?略)、大□(朴?略),静、大静,虚、大虚;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

昏昏不宁,求其所生。异生异,畏生畏,韦生非,非生韦,依生依。求欲自复,复生之生行。

此为本文第二章,描述宇宙的起始过程始于人作,其实指的是人类给宇宙间万物命名的过程,并指出这一切是人类求其所生,求欲自得,复生之生行的结果。

 

浊气生地,清气生天。气信(读作真,即《中庸》所谓“诚”)神哉?(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宇宙怎么来的?天地怎么来的?真是气生出来的吗?气真的是神吗?以此开启第三章的话题

恒莫生气,气是自生恒气之生,因复其所欲,气是自生自作。恒气之生,不独有,与也,或。恒焉,生或者同焉。

云云相生,信(读作诚,《中庸》:不诚无物。故指命名之物)盈天地。同出而异生,因生其所欲。业业天地,纷纷而多采物,先者有善,有治无乱;有人焉有不善,乱出于人。先有中,焉有外;先有小,焉有大;先有柔,焉有刚;先有圆,焉有方;先有晦,焉有明;先有短,焉有长。

有出于或,生出于有,音出于生,言出于音,名出于言,事出于名。或非或,无谓或;有非有,无谓有;生非生,无谓生;音非音,无谓音;言非言,无谓言;名非名,无谓名此处有顿笔符号,下同;事非事,无谓事。祥(详?从廖名春先生改,但这些字本身是什么字并不重要,在此只是个符号而已,下同)、宜、利、巧(主?从董珊改)、采、物,出于作。焉有事?不作无事。举天下之事,自作为事,庸(甬?据拙作《中庸新解》改。庸,名词,庸器,可以指代帝王、天子、诸侯,象征最高权力,可以引申为最高的、最好的、至高无上的,最高境界。窃以为此处译为“圣人”最为妥贴。下同)以不可更也。

凡言名,先者有疑,妄言之,后者校比焉。举天下之名,虚树,习以不可改也。

举天下之作强者,果天下之大作;其冥尨不自若作庸(甬?略)有果与不果两者,不废举天下之为也:无舍也,无与也,而能自为也。举天下之生同也,其事无不复。天下之作也,无迕(许?从廖名春先生改)道(恒?上博解读为恒先之恒+止,显然不大可能在同一文中出现两个不同的字表示相同的意思。该字应指“恒之运行轨迹”,可释为“道”,此处指天道。老子“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而此文中用“恒”,表明老子可能不解此字意,抑或老子未见到过此文,或者此文作者未见到老子的《道德经》。由此可以判断,此文比老子要早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抄录此文之人似乎对此文难以理解,犹如我们今天读此文之困惑。下句中的“恒”字同义。),无非其所。举天下之作也,无不得其道(恒?同上句恒)而果遂;庸(甬?略)或得之,庸(甬?略)或失之,举天下之名无有废者。

与天下之明王、明君、明士,庸(甬?略)有求而不患(虑?似原“患”字有脱落,且更妥贴,故改

此为本文第三章,详细论证了人类给宇宙万物命名及其适应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质、驱动力、规律。

 

天道既载,唯一以犹一,唯复以犹复;明明天行唯复以不废。

知既而妄(荒?从郑中先生改)思不夭(殄?从郑中先生改)。

 

此为本文第四章,再次强调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规律,提醒人类要知止而为,知止方不为人性乱思弱点所束缚、拖累,这正是本文的要旨所在,是本文的灵魂。

译成白话文,《恒先》全文如下:

本来最初,无。无的意思就是,虽然不应该用“有”、“没有”来表示却也只能这样说——那时还没有天地没有作,为(浑然)一体的样子,就像茫昧不明的寂静一样。

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有的人十分明了的情况,也还没有出现有的人已经滋生出明了的情况。

人自我满足了,却又不压抑自己,有的人就会作(我倒觉得现在有句流行语叫做“NONO DIE”中的“作”用在此处非常合适。结果,这一作,就作出了整个万千世界。)作的行动一出来,就生出来了虚和静,于是就有了“似有非有”、静和虚;从似有非有就到了有到极致(也就有了万物);从静就到了静到极致;从虚就到了虚到极致。有了这些人的作然后就有了气,有气就有了“有”,有“有”就有了“开始”,有开始就有了过去(时间概念就产生了)。

(人)在茫昧不明的混沌状态中心不安宁,总想要求得其所出生(的地方或时间或创生的人物等,意指追求来源及原因等)。(其实,)翼生翼,鬼生鬼(意指相同或相近的概念),违生非(意指不同或者相反的概念),非(不同)生违(违背),依生依,这种追求欲望就是这样自己重复(运行起来的),又生出了新的追求欲望生出了新一轮行动来。

浊气生地,清气生天。气真的那么神吗?

本来,不会生出气来,气是自已生出来的。本来,气之生,是出于重复人所追求的欲望,气是人自己生出来自己作出来的(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指的“气”之实体,而是指“气”这一概念)。本来,气(的概念)的产生不是独有的,和它一起产生的是“或”(就是作的那些人)。本来嘛,和“或”是同时生出来的。

众多的概念就这样生出来了,被命名的物体就充满了天地之间。出自于同一根源却生出了不同的结果(或名称),是因为产生它们的欲望不同而已。

燥动的天地间,纷纷扬扬丰富多彩的物件,起初有条理、有规则、没有乱;有了更多的人参与然后才乱了套;乱是出于更多人的参与。先有中,然后才有外;先有小,然后有大;先有柔,然后有刚;先有圆,然后有方;先有晦,然后有明;先有短,然后有长。

有出于或,生出于有,音出于生,言出于音,名出于言,事出于名。或不是或就无所谓或,有非有就无所谓有,生非生就无所谓生,音非音就无所谓音,言非言就无所谓言,名非名就无所谓名,事非事就无所谓事。祥、宜、利、巧、采、物这些概念的产生都是出于作。哪里有什么事?不作就无事。所有天下之事,都是自作才成为事的。圣人认为这是不可更改的呀。

所有的用语言命名,都是刚开始有人质疑,姑且这么叫着,后来的人们就效仿跟着这样叫了。所有天下之名就这么暂且虚定着,习惯了就不可能改变了。

所有天下那些作得强的,果然都是天下之大作为;那些蒙蒙懂懂不自觉的作为,圣人会有果与不果(达到目的、没有达到目的)两种结局,这也不违背所有天下之作为规律:没有施舍给他的,也没有赠与给他的,而只能是自己作为。所有天下那些同样发生的,其过程无不是重复。天下之作为,没有违背道的,没有不是其应该得到的。所有天下之作为,没有不是循道而顺得其果的,结果就是圣人有时得到了,圣人有时却失去了,所有天下之名没有违背这一规律的。

与天下之明王、明君、明士一起,圣人有所求而不会担忧。

天道正常运行,只是一个接着一个,只是重复了又重复。明明白白天下之行,只有重复从来没有违背过、停止过。

知止,才能使各种杂乱的想法不盛行。

 

感悟:

极有可能,《恒先》是比老子和《道德经》、孔子和孔子版的诗、书、礼、易、春秋还要古老的古书,请学术界精英高度重视,不要再用什么道家思想去解读了,道家思想要比它晚很久,是从《恒先》一文中得到了营养,或者是通过孔子、从孔子那儿得到了营养才发展起来的,与其同时从中受益的,大概还有阴阳家、名家、儒家等等诸子百家,不过,这已经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了。很显然,《恒先》一文所表达的意思在孔子思想中可以找到影子,孔子仍然在其中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发扬光大的重要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的姊妹篇
《上博楚简〈恒先〉解》
吕祖《道德经》解读
郑版《恒先经》全文精校解译
恒先
十 言 换 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