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满节气“治未病”,背后七颠百病消

  小满

二十四节气-小满

小满

时节

小满

节气养生

小麦青青大麦黄,风和日丽满地香”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该节气是收获的前奏,麦子等作物籽粒渐饱满,但还只灌了个“半饱”,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小满节气,已是五月中下旬,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相继进入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也标志着降水增多,闷热潮湿的天气来临。
 
小满时节,自然界阳气渐旺,万物繁茂,人体阳气也浮盛于外,内脏相对空虚,易受邪气侵袭而生病。所以我们依然需要固护阳气,保证体内正气充足,邪不可干。
 
小满节气以后,温度渐升,自然界阳气更旺,暑气蒸腾,暑邪伤人,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此时不仅损伤津液,使人体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的症状,而且气随津泄,还耗气,故而人体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

小满经络养生

未病先防,勤耕“中丹田”

#中丹田

指的就是膻中穴

这是人体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

它位于胸之内、肺之间、心之外、胃之上、乳之旁,所以对心、肺、胃、乳的功能以及整个胸的功能(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的一套体系)都有调控作用、辅助作用,也被称之为“气会”。

大鱼际擦膻中,乃保健良方。日常保健,推荐大家用手:用手掌大鱼际的部位,置于两乳之间膻中所在部位,最好不要隔衣物,进行上下摩擦,擦至此处有热感向内渗透。大鱼际对应着心肺,是手太阴肺经循行的部位,这样做效果更好。若能在擦的过程中,打个嗝或者嗳气,则说明气机通畅了。
这种方法是对心肺轻柔、舒适的刺激,在小满时节经常做,可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对老年人和年轻人都很有好处。
 
我们还可以锻炼八段锦中的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首先头向上顶起,随之两脚跟提起,略停;足跟提起,同时上下一起一落颠七次,注意足跟是在悬空状态下轻颠7次,接着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本式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
脚趾部位为足之阴经与足之阳经的交会处,两脚十趾抓地,可刺激脚趾部位的阴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活动并改善其功能。如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隐白穴开始上行,入腹属于脾,络于胃。脾为全身气机升降、水液代谢的枢纽。水液代谢均靠脾的传输作用。若脾虚失运,则水液难于传输排泄,导致水湿内停,产生多种病症。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而“背后七颠百病消”的两脚大趾抓地,通过刺激大趾末端的井穴、隐白穴等,可激活脾阳之气,使其气旺盛,增强水液运化的功能。长期坚持锻炼此势,可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功能,发挥其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协调平衡作用。十趾抓地可刺激足三阴、足三阳等有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颠足可刺激脊柱与督脉,使有关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衡。同时做颠足运动,可震动人体的五脏六腑,改善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所谓“三焦”是六腑之一,其功能是通调水道和元气。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不仅有利于水液的正常运行,而且也有利于脾、肺、肾等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而“背后七颠百病消”的反复颠足,使人体在放松情形下,五脏六腑在胸腹腔中得到有规律地上下震动,使之气血得以充分的宣导,改善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以及膀胱排泄尿液的功能。
 
从饮食上调养,为了养护脾胃及预防苦夏证,特别是平时吃寒凉食物易腹泻的人应少吃冷饮、寒凉蔬果、水产品等寒凉伤胃之品。
 
湿气是百病之原,由于气候和环境因素,加上人们不当饮食习惯,难免会不同程度受到湿邪侵袭,极易诱发湿性皮肤病。在中医里,祛湿的“黄金搭档”是赤小豆、薏米。中医称薏米为“薏苡仁”,它是祛湿消肿的上品。赤小豆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的功效。
 
药膳方面我们可选择“去湿元宝汤”,即用一段山药加冬瓜250克熬汤喝,脾胃虚寒者可适当加些红糖。其中冬瓜被称为“去湿大元宝”为果蔬里的第一号去湿专家,具有利水消肿,清利湿热的作用。山药有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肾益精,益肺气,养肺阴同补肺脾肾之效。而红糖可温助脾阳以去湿,三者合用滋阴又利湿,健脾又补肾。而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脾肾乃去湿“主力军”,所以服用“去湿元宝汤”既可健脾祛湿,又可达到美容减肥的功效。
程凯养生说:小满节气养生,背后七颠百病消
08:45

08:45

03:30 / 03:30




End


文字 | 程氏针灸

图片 | 程氏针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气足则百病消,黄芪搭配煮水喝,上补肺阳,中补脾阳,下补肾阳
《论中医痰病学说》读书笔记 | 百病多由痰作祟
如何调理脾胃
神农本草经14— 黄耆(芪)、肉苁蓉、防风
惊蛰艾灸理三焦——内分泌永不失调
湿气重, 生百病光靠艾灸真不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