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轶事(生活篇)
 古人用什么做烧烤
倪方六
 
         烧烤,古人称为“炙”,就是将食材直接置于火上烧熟烤透。在新石器时期马家浜文化中,已发现了用来做烤肉的器具。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里藏有一件中国战国时期青铜龙纹方炉,炉子呈长方形,四角有兽状双足,四面各有一个铺首衔环的耳,炉面有一大圆孔,推测这就是当年的烤炉。

         到汉代时与现代烤炉基本上没有两样,外形和结构设计上甚至超越现代。1969年在陕西西安境内延兴门村出土一只“上林方炉”,炉系铁铸,分上下两层:上层是长槽形炉身,底部是条形镂孔,形同箅子;下层为浅盘式四足底座,炉身亦有四条蹄足安放于承盘之上,承接炉体漏下的炭灰。

        上林方炉的结构应该是一只“炙炉”,系当年人烤羊肉串、烤猪肉、烤鱼、烤面饼等专用炉子,可以看成是现代烤炉的“祖宗”。
 

 

 辽代契丹人发明“涮火锅”


        古人吃火锅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将食材先做熟,带着火源端到桌上吃;另一种是把料汤烧沸,生、冷食材吃时再放入汤锅中,迅速烫熟、加热,蘸着佐料吃。后一种吃法,即是今人常说的“涮”,通称“涮火锅”。

      “涮火锅”何时出现的?至迟在公元10世纪时的辽代已有了。目前可以看到最早的涮火锅场景,就是在辽代契丹人的壁画中发现的。

       1984年,在对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敖汉旗康营子一座辽墓考古发掘中,在甬道东西两壁上均发现了壁画。此壁画应该是“侍奉图”,其中东壁那幅画中,三个契丹人围着一个三足火锅,席地而坐,中间一个人正在调拨着火锅,旁边一人拿着筷子,正欲吃。火锅旁边一只三足容器内盛着满满的(羊)肉、雁禽肉这类已清洗干净的待用食材;前面方桌上有两只盛放佐料的小碗和两只酒杯。桌右侧有一长颈罐,应该为酒瓶……一千多年前契丹人涮火锅的场景栩栩如生。

       传说,契丹人涮火锅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发明。当年阿保机率军进攻渤海国,行军至一个叫天门岭的地方,停下来宿营埋锅,准备休息吃饭。就在锅里汤开时,探马递来情报,称一队渤海兵正杀过来。当时契丹兵都饿着肚子,不吃饭怎么迎战?阿保机立即传令:马不离鞍,刀不离身,卒不离伍,锅不离火,将生肉削成易熟的薄片,围着煮沸的大锅,挟着肉片轮流涮着吃……

       从此,涮火锅流传开来。
 
 
 
宋代的“好声音”
赵柒斤
 
       “中国好声音”自古不绝。特别是到了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时期的大宋王朝,随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好声音”不仅得到了空前发展,而且还呈现出百花齐放、雅俗共存的惊人景象。

        在没有电视、网络的宋代,“好声音”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唱响”的呢?南宋《都城纪胜》载:“执政府墙下空地,诸色路岐人,在此作场,尤为骈阗。又皇城司马道亦然。侯潮门外殿司教场,夏日亦有绝技作场。其街市,如此空隙地段,多有作场之人。”由此可见,北宋的“好声音”是一种民间文艺,首先是自发“唱响”的。

        另据《宋史》载,除了上述“广场”、“教场”和四通八达的“路岐”等成为民间文艺爱好者“一展歌喉”的舞台外,北宋朝廷也为民间艺人提供展示演技的机会。每逢重大节日,皇家都要在宣德门外搭鳌山,上层是皇家梨园弟子表演,下层的“露台”则是为民间艺人设置的。“先是,京尹预择华洁及善歌叫者谨伺于外,至是歌叫竟入”。意思是说,京官们叫这些长得漂亮、嗓子好听且经过“海选”的民间艺人等到报幕后就上国家举办的“大型晚会”。

        然而,北宋时期的“好声音”远不止唱歌这一项。宋代的小商贩、小市民似乎人人都擅长歌艺表演。这主要因为,那时候做生意的人吆喝全凭一副嗓子喊。所以久而久之,小商贩们便都练就出一副金嗓子。

       “夜间顶盘鹌鹑馉饨儿,焦槌……之类,遍路歌叫。”“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歌词内容绝大多数是原创的,甚至即兴编就。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紫苏丸》等,歌叫内容皆“市人采其声调,间以词章”慢慢形成的。这些记载足以说明,宋代的“业余歌手”不仅能唱,还能写歌词谱曲子。  

 
 
 
趣谈古人“驱蚊”妙法
刘亮
 
      从古至今,每逢盛夏,蚊子就会一直侵扰人类,古人是如何逃避蚊子叮咬的呢?

      为了防止蚊子侵害,古人通常会在家里养一些防蚊的植物,常见的有驱蚊草、食虫草、藿香、紫罗兰、薰衣草等,这些花草不仅能驱蚊,还可以净化空气。

      南宋诗人陆游有关于蚊子的诗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诗中描述了用扇子无法彻底驱赶蚊子,只好选用艾草熏蚊子。用艾草燃烧驱蚊在民间很常用,这和我们今天使用蚊香驱蚊是一个道理,都利用了蚊子在一定气味下不能生存的原理。

     端午节时,人们除在门口插上艾草外,还常将雄黄酒涂在身上,防止蚊子叮咬。

     挂香囊是古人的生活习惯之一,许多香囊中的药材也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香囊香包,醒脑明目,让人倍感舒适,驱除蚊蝇之外,也成了文人雅士的时尚装饰品。

      夏秋季节,蚊子肆虐,人们发明了蚊帐和蚊香。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有了“翠纱之帱”,使蚊子不得入内。直到今天,蚊帐依然是很多人的驱蚊首选。古代蚊香的发明大概与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宋代科技笔记《格物粗谈》中记载:“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这应算是较早的“蚊香”了。

      古人避蚊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他们还发明了一种“灭蚊器”,就是准备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古人在缸里养一些青蛙,蚊子喜欢阴凉,一飞进缸里就成了青蛙的口中餐。
 
  
 
 
古诗里的交通工具
郭华悦
 
      古人的交通工具,主要分为两种,一为畜力,如牛车、马车和驴车;另一种则为人力,如轿子,还有人力车。

      牛车速度虽慢,但负重能力强,最适合农用。杜甫在《上兜率寺》中写道:“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法华经》记载,“有大白牛,肥重多力,形体殊好,以驾宝车。”

      马也是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孟郊在诗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骑马疾驰,四蹄生风,诗人心中的抱负抒发得淋漓尽致。

       深闺女子出门,一般都坐轿子。李白在《宫中行乐词》中写道:“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在诗中,“步辇”即为轿子。另有首诗写道:“绝壁临江千尺余,上头一径过肩舆。舟人仰看胆俱破,为问行人知得无。”诗中的“肩舆”便是扛在肩头上的小轿子,既可抬着轿子走一般的路,更可攀登险峰,可谓轻巧便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天驱蚊大作战,中药香囊驱蚊助你过好一夏(含香囊组方)
古代驱蚊的7种方法,蚊子最怕第1,6种,可惜已被现代人弃用
珍藏多年的驱蚊良方!再也不怕蚊子叮咬了!快收藏!
老祖宗对付蚊子有奇招 最早的灭蚊器是活的
古代是如何对付苍蝇蚊子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历史|长夏忆旧——古人怎么过夏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