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
上传:     更新时间:2012-2-28 20:30:48
《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
教师
刘明山
学校
江西省赣县中学北校区
课题
《公司的经营》
课标
要求
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
重点
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教法
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
难点
正确认识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企业、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及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简述公司的组织结构,比较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2.比较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的分析能力,初步掌握有关企业经营的基本技能;能够结合实际针对企业经营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正确看待公司兼并、破产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针对本课涉及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通过生活中大量事例,采用讨论、探究、讲授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深切认识,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2.增强学生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等法律意识。
设计
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市场调查,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课堂的学习上升为理性认识。
采用案例式教学,以海尔的发展历程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全面融入知识点,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
【教学过程】
课堂
板块
学生活动设计及案例展示
教学内容及设计意图
1.实践调查  成果展示
◆回顾上周布置的课外实践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组成员为15人,分别布置不同是实践调查任务。
第一组:到赣县赣新大道张源经营的“小张广告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调查采访
第二组:到赣县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查采访
第三组:到工商局采访有关领导
(注:采访内容:公司成立的时间、成立的条件如投资、法定程序、投资人数、经营状况、管理机构等;记录形式:文字稿、录音、视频等)
◆三个小组成员总结采访结果形成图片、文字形式的报告,派出代表展示采访结果。
2.探究设问:
第一.两种公司成立的条件有何不同?
第二.同学们将来毕业后想自主创业吗?你准备成立什么样的公司?你知道如何建立吗?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种不同公司的成立条件(具体比较参见教科书p38页对比表格);分析总结两种不同类型公司中股东承担的责任以及公司的管理组织机构。并通过工商注册的法定条件,学会如何进行创业,培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业竞争意识”
2.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提高学生的参与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有利于学生体验并自主生成元认知。
3.通过分析比较,学会鉴定和权衡利弊、优劣,从而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正确选择。
过度:刚才我们探讨的是如何创业的问题,那么一个公司按照法定要求成立后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对,那就是守业。“守业更比创业难”。接下来我们就探讨如何守业这一问题。
1.自主探究一:
假如你创办了一个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能够让公司有好的发展,你带领你的公司团队进行了一次大讨论,讨论的主题就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在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中如何让公司得以生存与发展。(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一名董事会代表发言总结)
◆学生归纳:
1.       低廉的价格
2.       领先的产品
3.       优质的服务
4.       绚丽的广告
5.       知名的品牌
6.       良好的企业形象
7.       ……
◆总结点评:同学们都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都对公司的发展有帮助,而且切实可行。那么我们在同学的建议基础上来一起归纳总结一下:一个公司成功经营它到底具备哪些要素?
2.案例探究一: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4月28日,它在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10月1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简称:青岛海尔。上市十多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今海尔集团是世界第二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220亿元。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探究设问:一:海尔是一个什么样类型的公司,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二:海尔为什么如此成功或者说海尔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第一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教师:企业经营战略指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的腾飞插上翅膀,反之,一个企业在战略上定位不准,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导致破产。
◆有“中国企业战略导师”之誉的实战派经济学家、中国十大营销策划专家、中国十年最具影响力的策划专家何学林认为,正确的观点应该是战略决定成败。战略性错误是不能犯的,一个战略性错误可能导致整个企业全军覆没,整个人生一败涂地,而且永无东山再起之日。
◆分析海尔战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名牌战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多元化战略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际化战略
3.案例探究二:①科技:海尔先造人才,再造名牌。目前,海尔累计申请专利突破7000项(其中发明专利1234项)。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15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397项。海尔“防电墙”技术正式成为电热水器新国家标准,海尔空调牵头制定“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安装规范”。在国际上,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等六项技术还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②管理:oec管理法(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意思为全方位优化管理法,是海尔集团于1989年创造的企业管理法。日事日毕 日清日高  即: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
探究设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第二、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教师:这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科技进步与管理是不可分的,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这些优势的取得,或是由于企业掌握了独特的技术,或是由于其业的管理水平较高,或是以上因素的综合。企业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4.案例探究三: 1985 年,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于是张瑞敏首席执行官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不合格的冰箱还有 76 台!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提出意见: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就在很多员工十分犹豫时,张瑞敏却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 76 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虽然张瑞敏带领手下砸了76台不合格冰箱,却在海尔人心里树立了诚信经营的理念,并以高质量的产品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企业形象。
海尔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词:“真诚到永远”。海尔人认为: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做到质量不打折、服务不打折、信誉不打折。
思考: 1、什么是企业形象和信誉?
2、企业的形象和信誉集中体现在哪里?
3、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对企业的意义?
1、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企业信誉是指企业在经济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反对失信的欺诈。
2、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3、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会给企业带来效益,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教师点评: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
5.案例探究四:写进哈佛企业管理教科书的“海尔兼并案例”
海尔集团兼并安徽黄山电视机厂没多久,电视机厂就有职工开始闹事,最后终于罢工了。黄山电视机厂的职工认为:第一,他们忍受着一套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的束缚,丧失了原先汁划经济时代的自由,要为自由而战;第二,海尔没有给他们相应的经济利益,所以,他们要“革命”,要罢工了。
黄山电视机厂是一个国有企业,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还是计划经济的,而海尔的运作模式是市场经济的,这样就必然产生了两种经济体制下不同企业文化的摩擦与碰撞。面对一些人闹事、罢工的严峻局面,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派人组织黄山电视机厂的职工“无限期”地进行大讨论,什么时候讨论清楚了再工作。讨论什么呢7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首先要职工弄懂一个基本道理:即使是“国企”的“主人翁”,是不是也得听“上帝”的。谁是企业的“上帝”?那就是广大的消费者。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我生产什么,人民就要消费什么。张瑞敏提出了谁为我们发钱的问题。“我们的工资是客户发给的,不讲求质量,不生产出好产品来。就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也就没有人给我们的职工发工资。“无限期”讨论只进行了3天,电视机厂的大多数职工便认为,像以前那样,企业就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就无利可图,就活不下去,最终非垮台不可。最后很多职工喊出了“我们要吃饭!海尔不能走!”的口号,并主动复工。
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将海尔兼并黄山电视机厂的典型实践写入了他们的企业管理教科书案例。
探究设问:写进哈佛企业管理教科书的“海尔兼并案”说明了什么问题?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1).企业兼并,就是经营管理好的,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经营不善、企业效益差的企业。在兼并现象中,其中的收购方吸收被收购方的全部资产和负债,承担其业务,而被收购方则不再存在,常常成为收购方的一个子公司
l  议一议:这样的兼并对企业来说,意义何在?
意义:兼并,对企业讲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对社会和国家讲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强强联合”,指企业之间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
意义:它可以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意义:①从企业微观角度讲: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②从社会宏观角度讲:通过企业破产,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市场当中出现的兼并、联合和破产等现象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价值规律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营销创新的四种原因
走进清华研究生教改 | 建设清华MBA企业管理模拟学习平台,强化整合实践 ——清华MBA企业管理实践...
校企合作 | 告别却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
浅析中小企业品牌建设
经管名师 | 杨斌教授:管理学教材是用来(活)用的,而不是用来(死)读的
进入国内三大顶尖商学院课堂 良品铺子为何值得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