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开课课前谈话有效性的思考
公开课课前谈话有效性的思考

                     张祖庆

先来看看诸向阳老师在《大瀑布的葬礼》公开教学中的

 

课前谈话片段——

师:我们先来一个小测试,知道成龙的请举手。(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他是干什么的?
生:电影演员,演武打片。
师:知道刘德华的请举手。(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我再问一个人:知道诸向阳的请举

手。(全班有数人举手)他是干什么的,在哪儿?
生:是一位老师。就在我面前。
师:谢谢你!诸向阳就是我。现在知道诸向阳的请举手。(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噢!

我现在和成龙、刘德华齐名了。(学生大笑)初次见面,我们来个脑筋急转弯游戏,请听题:

什么鱼不能吃?
生:木鱼。
师:真聪明。下一道题目难了:什么池不能有水?
生:电池。
师:完全正确,再来一个:什么布不能做衣服?
生:瀑布。
师:(板书“瀑布” ) 提起“瀑布”,我们就会想起一首千古传诵的诗——(生答“《望

庐山瀑布》”)能朗诵一遍吗?(生朗诵)

    诸向阳老师的这一课前谈话,在网络上引发了比较多的争议。

    支持者《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李振村先生认为:“观摩教学中,面对陌

生的学生,借‘课前谈话’迅速融洽感情、拉近距离,十分必要。但一些老师的‘课前谈话’为了迎合学生一味追求噱头,与教学内容常常风马牛不相及。相比之下,诸老师的脑筋急转弯游戏就很巧妙:在活跃气氛的同时,及时把学生的视角引向文本,一举两得。”

   诸老师这一课前谈话,也遭到了一些网友的反对。网友义乌佬指出:“此环节,就如同大款宴请招待以前贫穷兄弟一样,先瞎扯一通,看看,我现是成龙了,刘德华级别了,发了,我是大哥,兄弟们就跟着我干好了。从气势上就压倒兄弟一片。所以以此看‘开胃羹’却是落了个以特殊场合以特殊烹饪为手段,选料不精,嘻哈笑倒一片,营养价值不大。喧闹、奔放有余,恬静、优雅全无。”

    “‘什么布不能做衣服?’这年头,脑筋急转弯也只能整一年级水平,整得没有实力,没有技术含量。此脑筋急转弯一出,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是瀑布。是随其自然吗?与课文有什么关系?只能引出课题目而已,还有什么作用?只“迎合学生一味追求噱头,与教学内容常常风马牛不相及”(李振村语)。

这一案例引发了我一些列的思考:诸向阳老师的这一案例,究竟是有效的精心设计的课前谈话还是迎合学生的追求噱头?有效的谈话,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课前谈话应该把握怎样的尺度?

   一、公开课课前谈话的必要性

   关于公开课前谈话要不要?大部分老师在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适当的谈话,是必要的。课前谈话有哪些作用呢?

   1.  消除紧张心理。公开课上,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紧张心心理。教师通过拉家常似的谈话,让孩子们的注意力由原先对陌生环境的关注,过渡到对谈话话题的关注。人的注意力一旦转移,且迅速地投入思考,那么,紧张的情绪就能得到缓解。在放松的心态下上课,就会发挥比较好的效果。

   2.建立融洽关系。人在什么环境下能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说话?在一群老朋友面前而绝不是都是陌生人的环境。同理,在公开课尤其是借班上课的情况下,学生对老师充满着陌生感,此时,他们对老师有着本能的排斥和观望。因此,借课前谈话,和学生聊聊某个话题,让孩子们觉得老师是亲切的,是值得信赖。如此,学生放能很快地消除对老师的隔膜,迅速地建立起和老师的亲近感。

   3.适度课前预热。适度的课前预热,是课前谈话的第三个作用。由谈话巧妙地引出新课,谈话的内容看似与上课无关,实则与课堂息息相关,这样的谈话,能迅速地调动学生的知识积淀和情感储备,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的内容上来。这就是网友王山而老师所说的“是靠船下篙好,尽量靠近课文,尽量为本课服务。”!这样的课前谈话有吗?有,只要精心设计,这样的谈话,是能够实现的。请看孙双金老师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谈话——

   上课地点: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人民剧院
  上课时间:2004年3月21日上午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的《好汉歌》。雄壮、豪迈的歌声在剧院里回荡。歌曲结束,师生进行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谁知道刚才听的是什么歌?
  生(齐答):《好汉歌》。
  师:好听吗?
  生(齐答):好听。
  师:你最喜欢《水浒传》里的哪一位好汉?
  生:我最喜欢神勇冠英的武松。
  生:我最喜欢鲁智深。
  师:噢,你最喜欢花和尚鲁智深。
  生:我喜欢《水浒传》里的林冲。
  生:我最喜欢九纹龙史进。
  师:《水浒传》里面一共给我们塑造了多少位好汉的形象?一起说。
  生(齐答):108位。
  师: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叫好汉吗?
  生:勇敢的人。
  生:重情义的人。
  生:有正义感的人。
  生:爱打抱不平的人。
  生:忠义疏财的人。
  师:是“仗”义疏财的人。
  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
  师:讲的真好。你们是什么学校的?
  生(齐答):实验小学。
  师:听了同学们讲,我非常喜欢你们。你们课外看了好多的课外书,尤其是《水浒传》,是不是?
  生(齐答):是。

   师: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和《水浒传》有关的课文——

   从《好汉歌》聊起,聊到108将,自然地导入了新课。既消除了紧张,又建立了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又水到渠成地导入了新课。妙哉!

 

    二、有效的课前谈话应具备的特质

    那么,怎样的课前谈话,算是好的,或者说有效的呢?窃以为,有效的课前谈话,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1.话题比较吸引人,能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果老师选择的话题平平,勾不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只能唱独角戏。或者偶尔有个别孩子附和老师,大部分学生成为旁听者,课堂气氛一开始就很压抑,学生也会越来越紧张。这样的谈话,是最低劣的。谈,还不如不谈。反之,贴近学生的心灵,一下子勾起孩子们的谈兴,这样的谈话就有可能是有效的。

   2.话题有较强的开放性,有利于人人参与。话题是封闭的,非此即彼,那么孩子们三言两语就谈完了,那也是不成功的谈话。因此,话题要开放,要引发孩子们人人参与,上文引用的孙双金老师的话题,就比较开放,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

   3.话题的情感基调要与学习内容的情感基调基本吻合。常常在一些公开课上,学生要学的课文明明是比较凝重的,而教师在谈话的时候,却插科打诨,极尽幽默之能事。有些老师,甚至有点油腔滑调。学生是被调动起来了,但是课堂的基调定歪了,学生很难进入课堂的情境。一教师执教《小音乐家杨科》,教师让孩子谈自己喜欢的歌曲。一孩子谈到喜欢《老鼠爱大米》,上课的时候,老师让孩子们写一写杨科跪在小提琴面前会说些什么?一孩子写道:“小提琴,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课堂一阵哄笑!这样的谈话,不但无效,反而是负效的。

    4.谈话是简洁明快的,而非拖泥带水的。一般来说,课前谈话要点到为止,切记无止无休。课堂时间是宝贵的,若谈话就占去了20来分钟,师生都过了兴奋期。到了课堂,学生反而疲软了。

   三、《大瀑布的葬礼》课前谈话的改进策略

   如果用上述几条标准来衡量向阳老师的课前谈话。我以为有效的但不是最高效的!

诸向阳老师的谈话,在消除孩子紧张心理上,融洽师生关系上,无疑是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先打听一组学生熟悉的明星,再出其不意地引出自己的名字,这样的谈话,有点类似于修辞上的“突降”,学生原本以为接下来打听的是另一位明星,哪里料到问的是老师自己的名字——幽默产生了,笑声响起了!气氛活跃了。至于老师将自己和成龙刘德华放在一起比较,是否如一些网友说的把自己比作明星?我觉得没有必要如此“上纲上线”,只不过老师制造轻松愉悦氛围的策略而已。

    但是,这个课前谈话,我以为还不是最好。因为,课文的基调是凝重的,而诸老师的谈话却有些插科打诨的味道,谈话的氛围和文本的情感基调不太和谐。细读了义乌佬老师的设计,我认为他的设计就要比向阳的高明得多。

    “我来点实力,有技术含量点的。我就整个四年级脑筋急转弯。什么布剪不断?学生答:瀑布。错!学生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们今天这个瀑布就给人剪断了,这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但是有一天瀑布给“剪断”了。今天我们就来举行一场-------生肯定会接着说:特殊的葬礼。什么叫巧妙:在活跃气氛的同时,及时把学生的视角引向文本,一举两得,教师的这一设问,学生开始思考,并鲜明的对比从头开始,思维矛盾的强烈碰撞,为全文的学习做了铺垫,垫定了感情的基调,此乃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谈话必须要精心设计并认真实施,它理应引起每一个上公开课的教师的重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借班上课:请别小看课前五分钟
教研室本周听评课总结
共读课标(9):课课练和循环练
一路走来,没有敌人,全是老师,上了一课又一课,课课不一样,课课都长知识,课课都铭记于心,跌跌撞撞都是...
5.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小憨老师新课课件)
天天上一课,课课不一样!成天替你们操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