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路:孤独欧阳修

十七年前,上初中,学《醉翁亭记》,老师说:这篇文章主旨是什么?

与民同乐。

十七年后,走在夏夜的广场上、公园间,看见摩肩接踵、偃仰啸歌的人潮,想到九百多年前的太守。这位太守,在人山人海间,是多么孤独啊。

太守周围有很多人,非常热闹。然而并没有一个,真正了解他的快乐,知道他快乐的缘故。

太守在人海里,如同伫立在空旷的山林,周围是禽鸟的鸣啾。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太守为什么快乐?因为醉了。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的酒量是很大的。太守在另一首词中暴露了酒量: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既然一饮千钟,为什么又饮少辄醉呢?

因为想醉,愿意醉。愿意醉,喝一点,就醉了。

为什么愿意醉?因为高兴。

高兴什么?山好水好。

山好水好,其他人不能理解吗?为什么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山水的好,不全在山水。仁者看见山,就高兴。静处,他就是山。智者看见水,就高兴,动出,他就是水。

无论语默动静,无论有没有人了解,他都高兴。

天地间的万物,没有一样不令他高兴。四时的阴晴,朝暮的晦明,没有一样不令他高兴。

环滁皆山也。

太守被贬此处,目之所见,无不是山。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 

望山而往,渐渐得水。

孔子讲: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藏则如山,行则如水,太守焉能不乐?

这快乐,没有办法捧出给人看。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于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于是,一饮千钟的太守,刚举起杯,就已经醉了,醉在众人的热闹间。

众人是多么热闹啊:

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 射者中, 弈者胜, 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有老人,有孩子,有唱歌的,有走路的,有钓鱼的,有饮酒的,有射箭的,有下棋的,推杯换盏,起坐喧哗……

在如海的欢腾中,有个苍颜白发的老人,颓然藏在其间,一幅醉了的模样。

他并没有醉,他只是高兴。

问他高兴什么?不是琴弹得好,不是笛子吹得好,他说,你看射箭的人,都中了;下棋的人,都赢了。

众人说,射箭的就没有不中的吗?下棋的就没有不赢的吗?

太守说,没有啊,你看,射的都中了;下的都赢了。

众人说:哈哈,太守醉了。

孔子讲: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这个道理,众人不知道。太守知道。

太守知道:射也,中在其中矣。弈也,胜在其中矣。

高高兴兴来射箭,你就中了;高高兴兴来下棋,你就胜了。

高高兴兴来喝酒,太守就醉了。

太守是个有故事的人哪。

太守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哪。

太守说,你看这风光,多么好: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

人这一生,有日出而林霏开的时候,有云归而岩穴暝的时候,尘海的沉浮,晦明的变化,不就如同山间的朝朝暮暮吗?

你再看那四时的阴晴变迁: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太守四岁丧父,母亲用荻杆在沙地上教他画字,没有人知道这孩子的名字,他却聪明颖悟,这不是野芳发而幽香吗?

太守十七岁,科举落败;二十岁,科举又落败。三年后,连中监元、解元和省元,进士及第,被恩师定为乘龙快婿,这不是佳木秀而繁阴吗?

太守三十九岁,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滁州,寄情山水,用行舍藏,这不是风霜高洁吗?

太守不老,只有四十岁,却自号醉翁。四十岁,是不惑的年纪。太守虽然不老,却已知道老了的模样。不仅知道老了的模样,还知道千百年后的模样。

太守知道,千百年后,必将有人了解太守,了解太守其人,了解太守其志。太守于此生,于后世,都已不复疑虑,吟山啸水之间,乍醉还醒之际,知百世以俟来者,这不是水落而石出吗?

已而夕阳在山, 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酒筵歌席,别时散后,于常人,总不免凄清落寞。太守独不如此。

太守眼里,游人去时,正是禽鸟乐时。

山林,是禽鸟的世界,游人到来,添了喧嚣,游人散去,禽鸟复归其乐。

万人如海的起坐喧哗中,那位苍颜白发、颓然其间的老人,醉醺醺的,与宾客同其乐。

如海的人潮退去,树林阴翳里, 鸣声上下间,太守引了众人,回到城里。停驻在山林间的,仍有太守的一瓣心,与禽鸟同其乐。

太守有词曰:

笙歌散尽游人去,

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虽然游人散去,春空了,帘栊垂下了,然而,在如丝的暮雨中,双燕归来了。

哪里孤单呢。

醉时的太守,正是醒时的太守。醉时的太守,比每一个醒着的人更清醒。醉时的太守,颓然乎筵席间;醒时的太守,宴坐在书房里。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文章写的是什么?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吗?

不是。文章写的是:

“自孔子没,至今二千年之间,有一欧阳修者,为是说矣。”

太守还是希望,千百年后,有人能了解他。了解太守这个人,了解太守的志向。在浩瀚人潮间,在山肴野蔌杂然前陈的筵席上,看见那苍颜白发颓然醉坐的老人,禁不住问一句:太守谓谁?

太守自答:庐陵欧阳修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年《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专题13 《醉翁亭记》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原卷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
【11醉翁亭记】思维导图 知识点复习 试题精练
高考必背64篇之《醉翁亭记》
言简意深 优美文诗——欧阳修《醉翁亭记》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