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睡不好主要是这3个原因!对症开方,失眠10年患者也能摆脱安眠药

失眠困扰着很多现代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闭着眼属着羊,好不容易有点睡意了,一点点动静马上心亮如镜,再也睡不着了。

长期失眠会使人记忆力减退、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焦虑,如果整夜失眠甚至会使人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

本期,固生堂中医邀请薛飞飞医生,分享她在治疗失眠上的案例和经验。

失眠引起诸多不适

医学上认为睡眠障碍指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长期失眠将对人体各项机能造成一定损害,如失眠患者出现白天头晕,食欲差,消化不良,甚至出现头痛,肢体或面部麻木、呼吸困难、心慌、血压波动、多汗和月经不调等症状。

中医如何认识失眠

中医学将失眠或者睡眠障碍称为不寐,主要有3种原因造成:

1:情志所伤

可以包括虚实两种,比如思虑太过,耗伤心血,导致血不养神而失眠,属于虚证;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者五志过极,心火内炽而导致心肝火热扰神,属于实证。

2:饮食不节

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吃得太饱,或者肠胃不适,都容易引起睡眠问题。

3:年老、久病、禀赋不足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有记载:“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夜不能精,夜不能寐也。”也就是说气血不足、容易导致心失所养、心神不安,从而造成了失眠。

失眠常见证型

1肝火扰心

临床表现: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

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泻热,镇心安神。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2痰热扰心

临床表现: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头重,目眩;舌偏

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

3心脾两虚

临床表现: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

眩,面色少华,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

4心肾不交

临床表现: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

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 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用交泰丸。

5心胆气虚

临床表现:虚烦不寐,胆怯心悸,触事易惊,终日惕惕,伴气短自

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用酸枣仁汤。

穴位按摩助眠

中医也有些穴位对于失眠有特效,比如:

常用穴位:

  • 神门穴:手心朝上,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个突起的圆骨,圆骨的下方,大筋的外侧。
  • 内关穴: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
  • 百会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
  • 安眠穴:先找到耳垂下方的凹陷处(翳风穴),再找到颈部大筋外侧的凹陷处(风池穴),两点连线的中点。

具体养生方法:

  • (1)按摩:按摩3-5分钟,每日1-2次。
  • (2)艾灸:灸百会穴,睡前灸15分钟左右,连续4-5天,尤其是对妇女产后失眠效果好。

临床病案举例

>>>>医案1

赖某,女,57岁,失眠10余年,近年来一直服用舒**定,自购酸枣仁汤、归脾汤等,均效果不佳。入睡困难,甚至彻夜不眠,痛苦不堪,故来就诊。

患者面黄少华,形体消瘦,心中烦热,口干口苦,两目干涩,心悸不宁,乏力,舌质偏红,中有裂纹,苔中、根部稍黄,脉弦。

中医诊断:失眠(不寐)

证属:阴虚火旺、心胆虚怯

处方:生龙骨、珍珠母、黄连、阿胶、半夏、秫米、北沙参、炒枣仁等。7剂,日一剂

复诊:失眠明显改善,加合欢皮、远志、巩固2周,停用治疗舒**定。

>>>>医案2

李某,女,34岁。患者一年前流产后因心情不好诱发失眠,平素情绪低落,不善交流,入睡困难,稍有响声即惊醒,伴有心悸、心慌,口淡无味,食后作胀,切饮食稍有不慎即泄泻。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细。

中医诊断:失眠(不寐);

证属:肝郁气滞、心脾两虚

处方:柴胡,当归,黄芪,党参,桂圆肉,石菖蒲,远志,生牡蛎,五味子等,7剂。

复诊:失眠改善,已可入睡4-5个小时。上方加酸枣仁,合欢皮,2周收工。

>>>>医案3

王某,男,43岁。失眠4年,入睡困难,甚至彻夜不眠。近日连续3天彻夜不眠,故前来就诊。患者自述无烦心之事。但平素急躁易怒,见色易动,耳鸣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微腻,脉弦有力。

中医诊断:失眠(不寐);

证属:肝郁化火;

处方:龙骨,牡蛎,龙胆草,黄芩,山栀子,知母,泽泻,车前子等 ,7剂,日一服

次日患者来告,诉当晚睡眠即好转,嘱其继续服药。失眠好转;服完7服,及告痊愈。

提醒:以上案例处方编辑时有删减,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切勿照方抓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血府逐瘀汤的运用谈中医的辨证思路(令人恍然大悟)
王绵之先生医案特点
(九)半夏泻心汤——闭经,不孕,乳癖,妊娠呕吐
《失眠的分型论治》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网 -
医案 | 泻心汤跟师实录
心病不一定“心药”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