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莽篡汉死的很惨,但曹操篡汉为什么善终了?

王莽“篡汉”,但王莽败亡不是因为篡汉;曹操虽无篡汉之名,但有篡汉之实,而且,曹操虽然个人算是善终,但他的事业并没有成功。这个题目还是蛮大,下面我就之只谈一个小问题,先解决一个小目标:王莽是篡汉吗?王莽的败亡是因为什么呢?

一、王莽是篡汉吗?

王莽篡汉,这个“篡”字,是指王莽的天子之位是不合法的。但是,显然,这是站在汉朝皇室的角度来看的,也是站在后世帝制中国认为“下谋上”是一种“谋反”的角度来看的。我们作为当代人,为什么也要站在这个角度呢?

事实上,如果从西汉末年的政治局势和当时的官僚集团的位置上,王莽获得天子之位,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我们的中学课本和通俗历史中,常常引用“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句诗,来形容王莽是一个伪君子,是装成道德家,是为了掩盖称帝的野心,等等。

这并不严谨。

要理解王莽,就要理解从汉宣帝以来,整个西汉王朝中后期,越演越烈的儒家今文经学的影响。

儒家今文经学,在西汉主要就是公羊学,是非常相信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这套东西的,从董仲舒“天人三策”开始,主要是到了汉宣帝,特别相信祥瑞,相信天子的行为与国运的关系。到了西汉后期,元、成、哀、平,几个皇帝更是笃信不移,因为这几个皇帝要么身体不好,要么总是没有子嗣,外戚和太后也跟着掺和,搞得皇室内部首先有了危机。

同时,今文经学认为,汉朝的“德”到了该调整的时候,汉的天命快要到期了,按照儒家的理论,汉天子需要让位,汉代的天下需要“再受命”。这种理论在西汉后期极为盛行,人人都相信,包括汉天子,比如汉哀帝曾经改名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希望用主动的姿态,来主动”受命“。这期间,汉代的郊祭制度也改了又改,这一切都聚焦于一个主题:

汉代的天命到底能不能持续?如果不能持续,谁来接任?

正是在这样的观念、意识形态和舆论背景下,王莽的出现,使得天下人都认为王莽就是那个能够受命的人,而王莽本人也深信不疑,他可能有掌权的野心,但他掌权后的行为,更加说明的是他对儒家一系列制度的笃信。我们不能因为他有野心,就否认他的真诚。

所以,王莽采取了中国古代两种政权交替模式之一的”周公模式“,先仿照周公摄政,掌权,再通过受命实现天命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西汉的末代 皇帝孺子并没有收到迫害,相反,王莽还按照儒家”通三统“的讲究,把商、周、汉三代帝王的后代都封为五等爵位里最高的公爵(时人看来,秦是闰朝,不在王朝之列),这都是严格按照儒家的做法来的。

王莽在取得天下之前和取得天下后之初,这些行为都得到了举国上下的支持。只有极少的刘氏成员反叛。绝大多数刘氏宗室也没有什么意见。众所周知,帮助王莽登位的最重要的理论家,就是刘氏宗亲刘歆。

所以,能说王莽是”篡汉“吗?

二、那王莽是怎么败亡的?

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很多人都知道。

尽管王莽很可能是真心相信自己信奉的那一套伦理和做法,不然他就不会在掌权后,按照《周礼》来推行他的改革。

但是,他的改革,包括恢复井田制、改革币制、为天下郡县改名等等。都是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经济制度,不可能推行下去的,有些还违背了经济规律。我们可以说古人不像今人这样有那么多的手段来推行改革,但即使在古代,深谙权力之道和政治常识的人,绝不会在掌权后马上做这种风险极大的改革措施。

所以,王莽的改革最终导致了经济崩溃,社会一片混乱,这才引起了各地的叛乱,最终导致了王莽的败亡。

想来,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因为西汉几乎是中国古代王朝里,极少数不是因为政治腐败或国力衰落而灭亡的朝代。西汉积累的财富,没有消耗于西汉末期,却是在王莽败亡之时被大量消耗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家今古之争与王莽受禅——王莽揭秘(八)
白话儒家简史(三):经学的离乱与悖论
儒家
经学昌明、极盛的时代
汉代文化教育与汉字的演变
《乐经》非刘歆王莽伪造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