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搞定抗菌药物3大误区,你以为就逃得过耐药么?

经过 80 年的使用历史,关于抗菌药物我们似乎已「深度掌握」,然而那些年我们一直信奉的所谓「真理」或「常识」却有可能是错的。


Medscape 医学网站感染病学专栏特邀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临床医学教授 Spellberg 博士,揭秘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性问题 5 大真相,同时也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带来一定的启示(本文节选出其中 3 大真相,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另外 2 种误区)。


误区 1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耐药性的发生


揭秘真相:我们要接受这一事实,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终将会引起耐药性的发生,但是合理用药对患者乃至社会的获益要超过其所带来的累积危害。实际上,我们必须消除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是为了避免发生耐药,而是为了在获取抗菌药物用药益处的同时减缓耐药的发生。


误区 2

为了预防耐药,必须服完抗菌药物所有处方量,即使症状已改善


揭秘真相:这种说法应当改变,即更新为「短疗程更佳!」。应告知患者,如果感觉已经康复、感染症状缓解,那么应向医生咨询以决定是否可以早些停药。另外,临床医生也应接受这一观念,不要害怕「定制」疗程。急性细菌感染(不包括慢性感染如骨髓炎、结核或放线菌病)症状缓解后持续使用抗菌药物,已不再使患者受益,且很可能制造细菌选择压力引发抗菌药物耐药。


误区 3

耐药通常是感染部位细菌新突变所致


揭秘真相: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患者何时发生的耐药。事实上,患者在接受了长期或非必要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缓解的同时并未规避诱发耐药的现象;相反,极有可能在暴露于抗菌药物以后,患者身体的某部位正常菌群产生了针对该药的耐药性,而这些菌株可能在未来感染中传播这一耐药性。


临床启示


人类与细菌之间的拉锯战没有尽头;我们永远不会「战胜」它们,也不会有所谓的超级抗菌药物来拯救我们避免抗菌药物耐药的结果。需要认清的事实是,耐药发生不可避免。


因此,重要的是,我们不要浪费抗菌药物。即不要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给并没有发生细菌感染的患者。有用药指征时,也尽量选择窄谱、短疗程方案治疗细菌感染。


不要让患者在病情缓解后仍继续服用完所有处方的药物,而是要以证据为依据、短疗程方案为基础,如果患者症状在完成治疗之前就已消失,那么让患者联系医生咨询是否可以早些停止抗菌药物用药。鼓励患者在症状消失后早期停药。


不要误以为感染部位没有出现耐药就放心了。当你处方给患者抗菌药物时,实际上也在给患者体内的其他微生物菌群造成选择压力,耐药菌定植可能为患者以后出现耐药菌感染埋下隐患。


选用抗菌药物的时候,切记杀菌性或是抑菌性跟疗效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关的。


来源:Antibiotics: 5 Myths Debunked,medscape,October 20, 20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可否继续再用?
原来一直用错了抗生素,这六个坑你跳过几个?
拒绝滥用!3分钟了解抗生素到底该怎么吃?
从皮试误区浅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规范化应用
你问我答丨合理安全使用抗菌药,利己也利他!
幽门螺杆菌治疗三大误区 你可别踩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