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档,户外人必看的私藏电影清单!

今晚除夕夜,正式进入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春节小长假。但疫情在此时没有眼力见地反反复复,很多人的外出计划被打乱,无法返乡就地过年都是常态,不过或许安静宅家也是不错的状态,拥有了更多可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你会选择干什么呢?

在假期正式开始的这一天,我从数十部户外电影中精心挑选了这 7 部纪录片,写了这份观影清单,连顺序和数量都给大家安排好了,一天一部,刚刚好。在我们关注外面世界的同时,也不妨从这些电影中找到触动内心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反思、观察和审视,找到行走世界时的充盈,为下一次再出发积蓄不一样的价值和动力。


《珠峰清道夫》CLEANING EVEREST

我们不关心是谁制造了这些垃圾,

我们只想把它们清理出去 

豆瓣评分9.0

珠穆朗玛,具有致命吸引力的地球最高峰,自 1953 年被首登以来,登顶珠峰被一代又一代的登山者列入了人生的梦想清单。每年尼泊尔一侧的珠峰大本营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驴友超过 4 万人;在 4-5 月的登山季,常常有上千名的登山者尝试登顶,拥挤在海拔八千米的“死亡地带”(Death Zone)
珠峰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数十年来,人类在珠峰上遗留了超过 45 吨的垃圾和 150 多具遗体。早在 2014 年的春季,尼泊尔政府就出台过清理珠峰垃圾的规定:向每支攀登珠峰的队伍收取 4000 美元的垃圾管理押金,要求登山者下山时背回至少 8 公斤的垃圾和排泄物,然而几乎只有一半的下山者能够满足要求。2015 年,尼泊尔登山协会的主席警告说:污染,尤其是人类排泄物已经达到了临界水平,每年有多达 12020 千克的排泄物被留在山上。

珠峰上的垃圾

珠峰上的遗骸

讽刺的是,高不可攀的珠峰在今天竟然成为了海拔最高的垃圾掩埋场和露天坟场。这些垃圾、遗骸和排泄物滋生的细菌严重威胁着当地人的水源安全,有约 1.3 亿人以珠峰的冰雪融水作为主要水源。
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还珠峰一个干净的环境,2010 年,一支由 20 名夏尔巴人和 12 名后勤自发组成的珠峰清理小队,前往 8000 米以上的死亡地带,开始一场生与死的“捡垃圾行动。这些夏尔巴人每次背着捡来的 45-90 斤不等的垃圾在昆布冰川和大本营之间平均来回穿梭了 8 趟左右,背回了总共约 3600 多斤的垃圾以及两具遗体。

运送遗体的过程

在珠峰捡垃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气罐、尸体这些已经遗留了超过数年数十年的垃圾不少已经嵌进冰雪中,挖出来十分消耗体力,搬运重达 300 多斤的冰尸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自身安全。
发起者的初衷除了清理掉珠峰的部分垃圾外,还试图通过这样誓死捍卫珠峰环境的坚定姿态引起大家对保护环境的重视。
在这部纪录片上我们已经不需要探讨拍摄技术、画面和叙事角度,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足够具有冲击性。而指责和推卸也毫无意义,12 年前拍摄的影片已经在告诫大家不要做键盘侠,结尾处具有洞察力和前瞻性地表达了一个内心审视:不要试图去谴责他人,先问问你自己对自然是不是也在做同样的事。

《卡瓦格博》豆瓣评分8.3

“并不是所有高山都可以攀登,

并不是所有河流都可以游泳 

1991 年 1 月 3 日,中日联合攀登队在攀登卡瓦格博峰时遭遇雪崩,17 名队员遇难,无一生还,山难震惊中外,成为当时世界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难。2004 年,山难纪录片《卡瓦格博》上映,通过对当地村民的采访、遇难者家属的不完全采访侧面还原了这场山难。

《卡瓦格博》曾经一度成为禁片,2015 年才被解禁,直到今天在豆瓣上仍旧连一张影片的海报都没有,标记看过的人寥寥无几。从影片的角度来看这更像是新闻的采访合集,但正是村民们毫不避讳不加掩饰的宗教崇拜给这部纪录片加持了一些东方玄学的神秘色彩。
卡瓦格博是云南省的最高峰,西藏八大神山之一,或许很多人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如果说起梅里雪山,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于一个错误,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太子十三峰”被误认为是梅里雪山,于是梅里雪山就成了“太子十三峰”的名字并流传开来,一度成为卡瓦格博神山的代名词。

以至于在 1991 年,中日联合攀登队来到村里,准备攀登梅里雪山,但梅里雪山是什么山?当地人根本不知道!
巨大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预示了这场攀登不会太顺利,当村民们知道了攀登队要攀登的山就是他们神山卡瓦格博时,爆发了激烈的反对和冲突,在攀登队即将冲顶的那一天,全村人倾巢出动,在寺庙里面烧香拜佛,祈祷神山能够拒绝他们登顶。
在当地人心中,卡瓦格博是圣洁不可染指的神灵,他们把卡瓦格博亲切地称为“阿尼卡瓦格博”,意思是“卡瓦格博爷爷”,他们认为自己现在所获得的一切都是神山给予的,当地人流传着一句谚语:“五谷杂粮依赖于甘霖,但黑头藏民依赖于大山”。
影片提出了另一种角度的思考,即登山的冒险精神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这次事故引发了登山界广泛的探讨和研究,藏族人尊重山,信仰山,所以他们以转山这种平行围绕的方式来表达虔诚;而在登山者看来,没有什么山是不可征服的,他们习惯从垂直往上的方式来征服一个海拔高度。但从这次以后,登山者中不乏出现了一些理性的声音。
对于登山者来说,攀登一座未登峰是极大的诱惑。山难发生之后的几年,也有曾若干队伍尝试攀登,但都遭到了村民反对,村民不断写信上诉,最终,在 2000 年,当地政府正式颁布法令明确禁止攀登这座雪山,这也是中国第一座因文化而被尊重的雪山。

《绝命海拔》EVEREST

“这不是高度问题,这是态度问题。”

豆瓣评分7.5

1996 ,日本攀登队第二次来到了卡瓦格博脚下,企图再次尝试攀登这座未登峰,却再次失败,所幸,这次没有人员伤亡。但在同一年,却有 15 人丧命在珠峰攀登途中。
《绝命海拔》真实改编自 1996 年那场著名的珠峰山难,当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和斯考特·费雪在内的 15 名登山者遇难,是 2015 年以前攀登珠峰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仅在 月 10 日当天就有 人遇难,是当时史上遇难人数最多的单次事故之一
5 月的登山季,有超过 20 支队伍准备从珠峰南坡冲击地球之巅,短暂的窗口期使得部分队伍试图错开登顶日期但仍免不了拥挤在同一天。
月 10 日,据预计是当年最适合登顶的日子,若干支商业登山队选择在这一天冲顶,其中有新西兰登山家罗布率领的 AC (Adventure Consultants)和美国探险家斯考特带领的 MM Mountain Madness),这两人曾经互相竞争,但都决定在拥挤多险的冲顶日建立合作,彼此帮助。

在高海拔排队等待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在冲顶途中,变故丛生,有部分队员意识到情况不妙,选择放弃等待直接下撤回到营地,而选择继续攀登的人在这一天都成功登顶,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导致部分人登顶的时间已经超过下午 2 点,同时天气开始变得恶劣,暴风雪袭来。已经过了登顶时间还坚持登顶的道格汉森在下山过程中滚下了悬崖,其领队罗伯也因帮助他而严重冻伤难以下撤,另一支队伍的领队斯考特发生严重高反,数名队员在下山过程中因巨大的风雪而迷失方向未能回到营地。
在这一天,珠峰的南坡和北坡被暴风雪袭击最终导致了 8 人遇难。

即便作为一部改编电影,影片也极大地尊重了事实,没有刻意地营造一些戏剧冲突,实际上极限登山就是这样,只需要一次暴风雪就可以把人淹没在茫茫雪山中,变故突生的时候,甚至连最后的呐喊都来不及发出。
生命极度脆弱却也异常顽强,影片中有一个细节是,德州队员在倒下后被施救队员认为难以挽救选择放弃他转而救援另一个队员,他在冰雪中躺了一夜第二天顽强地走回了营地。
在这部影片播出后,收获了许多对于登山者的谩骂和质疑,因为他们在这部影片中看不到登山的意义,却看到了死亡的结果,所以总有人不停追问:为什么要登山?为什么要作死?

在观看这部影片时,建议首先了解事实原型

实际上影片的时长只有一个多小时,很多故事和情节必然是选择性地拍摄,未能知全貌多少会导致影片的浅入浅出,或许我们不妨探讨这样的问题:
在人生的岔路口,在某一个即将登顶却已经晚点的时刻,是放弃更难还是继续更难?
是个人英雄主义更重要还是团队意识更重要?
假设你已经在生死之间,你会不会比影片中的人做得更好?

《徒手攀岩》FREE SOLO

“直面恐惧,就是他妈的勇士精神。

豆瓣评分8.8

毫无疑问,攀登是与死神共舞的游戏。不过有人在这场游戏中竭尽所能避免危险,而有人,却在生与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曾有网友说 Alex 是把死神按在地上摩擦的男人。

Alex 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美国攀岩圈的传奇人物,性格孤僻,偏偏热衷于无保护独攀(Free Solo),同时还是一名钢铁直男选手,他在女友面前认真且坚定地表达:攀岩第一,女友第二。
Free Solo 是指没有保护员、绳索和安全带的攀爬,属于岩石上最极限的冒险,因其致命的危险性,名列世界十大危险运动榜首。
《徒手攀岩》真实地记录了 Alex 不使用任何保护措施徒手攀登近 1000 米高的酋长峰(El Captain)的全过程。位于美国加州的酋长岩石是全球最大的单体花岗岩石,形成约 亿年前,高 914 米,坡度接近垂直,是攀岩爱好者的圣地,这块岩石的黎明墙(Dawn Wall)因其陡峭和凶险著称,号称全球最难爬的路线,几乎 90 度,光滑无比。

《徒手攀岩》不仅通过镜头展现了这一挑战人类心理与体能极限的壮举,也在探讨极限爱好者的内在驱动力。对于 Alex 来说,爱上 free solo 是对自我的审视和孤独的宣泄口。
当 Alex 叙述人生的时候,很明显能感觉到他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悲观和消极主义。他从 19 岁父亲去世后就叛逆出逃,开着一辆房车到处游荡,交了几任女朋友仍旧不擅长维持稳定的亲密关系,后来他遇到在电影出现的女友桑尼,孤独的状态才被缓慢改变。

在外人觉得玩这样运动简直是疯狂地在送死的时候,Alex 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安全准备。他并不觉得这有危险,他曾经去医院检查过他的大脑,医生给他的反馈是,他对恐惧的阈值要比常人高得多。

从 2009 年埋下 free solo 酋长岩的梦想种子那一刻到真正开始 free solo 酋长岩拍摄影片的那一天,实际上 Alex 已经在有保护的情况下训练攀登了酋长岩 1000 多次,他摸清线路做好笔记,把哪一个位置有凸起的岩点都摸得清清楚楚。

尽管准备充分,但这仍旧是一次容不得失手的危险攀岩。

《徒手攀岩》大概有一种很神奇的力量,他可以让并不热衷于攀岩的人同样发出设身处地的共鸣,不需要任何剧情或是音乐上的铺垫,隔着屏幕都能被调动起紧张的荷尔蒙。你会为他的处境而屏住呼吸,也为他最终登顶而松一口气。
影片播出后收获了许多奖项,更是在 2019 年斩获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在颁奖典礼上,导演之一的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这部电影献给所有相信不可能的人。

《泰国洞穴救援》THE RESCUE

“如果我带回来的是一具尸体怎么办?

豆瓣评分8.9

看完徒手攀岩,你会感叹人类的勇气被放大到极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然而在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救援人员站在洞穴外面对 13 个被困洞穴的学生素手无策焦灼了长达 10 天时,你会觉得人类在遭遇大自然的威严时仍旧无能为力。
当 Alex 在 free solo 上挑战极限的时候,同列于世界十大危险运动之一、更为小众的洞穴潜水(Cave Diving)却在一次全球关注的救援中受到瞩目。

2018 年 月 23 日的泰国雨季,一支野猪青年足球队一行 13 人前往泰国第四长的睡美人洞进行郊游后遭遇暴雨涨水被困失联。
在足球队被困的第三天,首批泰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成员率先抵达洞口,但面对幽深蜿蜒、暗流涌动的睡美人洞,年轻的海豹突击队队员没有任何洞潜经验,在几次潜水尝试之后,发现这个方法根本行不通,于是他们尝试抽水,全国的抽水泵被调来使用,结果发现这个方法的效果也微乎其微,抽了半天水,水位纹丝不动。
经过媒体的发酵和传播,足球队被困的消息扩散到了全国,又扩散到了全世界,这场救援开始成为一次全球性的救援行动,世界各地的专业救援队赶赴泰国组成了万国救援队”。
全世界几名顶级的洞潜专家受邀而来,同样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在几次尝试之后专家们差点一走了之,因为对于救援人员来说,这简直是一项自杀式任务”,在努力了数日后连少年们在哪都没有摸清。
此时,少年们被困已经一周左右,大家根本不知道他们在里面是死是活,被困数日,没有食物和物资,大家惶恐地认为,少年们在里面已凶多吉少。睡美人洞是泰国第四长洞穴,长约 10 公里,再加上雨季导致洞里的水位不断上升,救援难度极大。

在救援开展后的第 10 天,一位潜水专家惊喜地找到了少年们,他们一个不少,全部都安然无恙。

很快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怎么把他们安全地带出去?在经历各种推算演练之后,他们决定尝试一个不确定性和危险性都极高的方式:孩子们麻醉休克,再一个一个潜水拖出来。

不救一定会死,救的话也可能会死。救还是不救?潜水救援人员们开始自我拷问。在外人看来,有活着的几率当然是救啊!但这样高危的救援对于救援人员来说,是极大的心理压力:万一我拖出来的时候是一具死尸怎么办?万一死在了我的手上怎么办?

在反复思考、承担着极其复杂的心理压力下,潜水员们最终还是决定冒险救援。注射麻醉、潜水,救援足足进行了两天,才将所有少年们都拖出来,幸运的是,全员安全得救。

泰国洞穴救援这类题材是不可多得的户外救援片,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洞潜,也真实地看到真正救援时面临的惊心动魄和艰难险阻,更难能可贵的角度是,它关注到了许多人未曾关注到的——救援人员的心理。

每年都会有新闻报道,救援人员因搜救而丧命,这次也未能避免,洞穴救援中有一名前海军在潜水中丢失了宝贵的生命。这些遗憾都应该引发思考:我们自认为独立地进行探险时,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已经有社会资源在为我们兜底,我们并不一味鼓励任何不负责的探险,每一次的在路上,都应该慎重选择。

《冰峰168小时》TOUCHING  THE VOID

“真奇怪,我竟然活了下来


豆瓣评分8.6

同样是救援,泰国洞穴救援展现的是不放弃的救援精神,而《冰峰 168 小时》则是一部被同伴放弃的极限求生电影。《冰峰 168 小时》通过真实讲述+实地重拍,诚实地再现了恶劣环境中搭档之间在合作与放弃、抉择与自救一系列变故下的情绪变化。

1985 年,一对好基友搭档 Joe 和 Simon 前往秘鲁攀登安第斯山峰,两人结绳互相领攀以阿式攀登的方式攀登这座冰峰,多年合作的默契让他们很快就顺利登顶了。




意外发生在他们下撤途中,Joe 不慎摔断了他的右腿,撕心裂肺般的疼痛让 Jo难以自主下撤。此时 Joe 已经绝望地做好了被 Simon 抛弃的打算,在户外,这是很常见的规避最大风险的行为。但最终 Simon 决定用救生绳互相下降。



但在下降过程中,Joe 被吊在了一处陡壁上,Simon 在上方根本不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两个人的距离又足够远,连喊话都听不见。Simon 在坚持到天黑后实在不堪重负,同时下方绳索毫无动静,他认为 Joe 可能已经遇难,于是不得不割断了绳索。

Joe 被割绳放弃后,随后跌下冰洞中的深渊,他的腿又负伤疼痛不已,在绝望中,Joe 的情绪管理失控了,他哭着咒骂:Fuck!Fuck!疯狂地怀疑人生,认为自己蠢得像一头猪,开始否定攀登否定自我。在情绪发泄之后,Joe 开始冷静下来开始在洞中寻求出路,他凭借着惊人的求生意志拖着断腿用绳索爬出了冰窟窿。




在爬出冰窟窿后,Joe 随后又在雪中、裸露的岩石中爬了三天,他不停摔倒又不停站起来,最终爬回了营地。此时,本应该早就离开的 Simon 冥冥之中又多待了两天,他在风雪中听到 Joe 的喊叫,难以置信地发现 Joe 居然活着回来了。



Simon 在事后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但 Joe 始终坚定地为其辩护,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也会做同样的选择。在多数情况下,在户外尤其是极限攀登往往非常依赖同伴,当事故发生时,也不乏放弃同伴这样与其说是冷漠不如说是理性的选择,在高海拔高寒地带,任何负伤几乎都是致命的,救援也是致命的。

影片聚焦于同伴之间的人性挣扎,还原了当事人 Joe 在面对死亡时内心的剧烈恐惧和顽强自救以及 Simon 放弃队友后复杂的内心活动。某些时候,户外运动往往不止是对身体的锤炼,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拷打。

《绝妙降落》FIRST DESCENT

“如果我没有回家看望父母,

可能我已经躺在棺材里了”


豆瓣评分8.3


在冬奥会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滑雪主题的《绝妙降落》一定要看。


影片从 5 位滑雪爱好者征服阿拉斯加雪山最陡峭、最具有挑战性的超级坡度开始,回顾了滑雪如何从反主流的娱乐爱好逐步发展为国际运动。内容还节选了一些滑板运动员们的生活片段和精彩比赛瞬间,这些画面伴随着阿拉斯加壮丽的雪景一一展现。


影片其实更像是一个科教片,单板滑雪的发展历史不时穿插其中,对于滑雪运动在国内兴起的当下,这是一部适合了解滑雪发展史的影片。


任何新生事物的萌芽并非一开始就能够顺利地蓬勃发展,滑雪也不例外,在刚刚兴起时,这项肾上激素运动收获年轻人的欢迎,却被父母们认为是危险的、反主流的、叛逆的,不被认可。


影片在 5 位主角的滑雪人生中探讨单板滑雪这项运动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电影中所展现的似乎和现在滑雪发展的轨迹不谋而合:“对于 Snowboarding 来说,始终贯彻的是多元文化与自由思考的态度,他们将一如既往的挑战极限,不断改变滑雪形式,一切都可以用来滑行,一切都可以实现,这样滑雪才能进步,这就代表了一切,思路一定要活跃,未来掌握在滑雪人的手里,我想,雪上滑板的下一次革命即将到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索6部震撼人心的登山电影,挑战极限的独特体验!
宅在家里怎么户外?10部一生不得不看的经典户外影片
勇敢者之路:世界十大最難征服的險境
《冰峰暴》苍茫的珠峰之上,诉说着多少征服者的故事
户外人必看的20部电影
从3000米高空跳下,需要花多少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