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设情境,以激发情感,感悟意境

         意境理论认为,意境离不开特定形象的触发。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古诗之后,他们渴望进一步走近古诗,畅游于作者造就的美妙画卷之中,他们的胸中之情在奔涌、碰击。但这一切还不够,学生的情感中似乎还缺少点什么,他们努力像诗人一样思考,进入情景,却为不能像诗人一样理解、思考、想象而苦恼。此时此刻,情境的创设显得很必要。一段美妙的音乐,一幅具有诗意的画卷,甚或一句富有启发的语言,都是很好的催化剂,能很好地宣泄学生的胸中之情,让学生的想象伴随情感喷发而出,使学生的情感与诗人情感相交,学生的心境与诗人心境相融。他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眼前景物已非寻常景物。于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于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人的情感便融入这一山一水,达到情景交融而产生意境。这样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便通过山水进入意境,明白诗人的情感。

       意境理论认为,意境越生动、强烈与富于想象性,审美价值就越大。意境的本质是审美想象,意境中的形象存在于艺术幻想、联想。随着情境的创设,学生之间与诗人之情相融,学生胸中激荡的是诗人的情怀,学生眼中之景即使诗人“眼中之景”。此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心中之情通过想象融入丰富的画面,在学生的形象思维过程中,意象已由特定形象的触发而纷呈叠出,通过理解、感悟、想象,一副生动的画面已形成于学生的脑海中。这一生动的画面融入了诗人之情、学生之情,情景相生,学生的想象力与审美能力得以培养。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他们通过联想与想象,融入审美与情感体验,进行意境创造,使意境有了自己的色彩。这时,学生的心境定格于意境之美,一唱三叹,回味悠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得以培养,形象思维得以发展,想象力得以提高。

      总之,无论对于艺术创作或诗词教学,“意境”都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要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力求使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得以生根、发芽,让学生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年地方课反思 10
《望庐山瀑布》教学札记
情境教育 百科内容来自于: 情境教育顺应儿童天性,突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以“儿童一知识一社会”三个维度作为内核,构筑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情境教育还从脑科学最新成果中找到理论支撑,即儿
阳光老师声乐艺术论文——《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以情优教》(摘录) - 吉林阳光音...
李吉林成长的五点启示——走进情景教育
谈谈文包诗的教学策略——以《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为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