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炎除菌时代早期胃癌内镜诊断

        1994WHO将幽门螺旋杆菌( Hp )定为一类致癌原。胃内Hp持续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并最终发生胃癌。根除Hp可减少胃癌发生,2016年的一篇系统回顾及Meta分析1doi: 10.1053/j.gastro.2016.01.028)表明,根除Hp可有效降低胃癌风险。但除菌后仍有可能发生胃癌,危险因素主要为肠上皮化生、重度萎缩2GastrointestEndosc2016;84:618-24.)。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后保留了胃解剖结构的完整性,也保留了伴有肠化、萎缩的胃粘膜,仍有可能发展成胃癌。异时性胃癌指治疗后超过12个月发现新的病灶。关于内镜治疗后根除Hp能否降低异时性胃癌发病率存在争议。Maehata3GastrointestEndosc2012;75:39-46. )研究表明(中位随访时间3),胃粘膜萎缩基线水平及随访超过5年时间是异时性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超过10年的随访中根除Hp不能显著减少胃癌的发生,尽管5年内可以抑制胃癌的发病率。而近期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4 N ENGL J med 378;12,March 22, 2018 )结果显示,根除Hp7.2%的病人发生异时性胃癌(中位随访时间5.9年,最长12.9年),低于对照组(13.4%);除菌后48.4%的病人胃体小弯萎缩程度得到组织学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15.5%)。我国指南也推荐早期胃癌内镜切除后进行根除Hp治疗。

       而根除Hp使早期胃癌内镜诊断难度增加,无论是除菌前已经发生的胃癌或者除菌后新发生的胃癌。内镜治疗12个月后发现的一些胃癌,追溯既往内镜,其实是漏诊的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为了强调除菌后才被发现的胃癌,而不是除菌后从癌细胞发展来的胃癌,八木一芳等定义了“除菌后发现胃癌”,特指除菌后经过1年以上被发现的胃癌。下面将重点从内镜诊断方面进行阐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宾教授: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早期胃癌的识别
鼓楼经验⑭窦晓坛教授:除菌后胃早癌内镜诊断
根除幽门螺杆菌防胃癌——不同阶段,受益不同:最早可100%预防!
重磅丨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专家共识发布!
胃癌的I级致癌物:不惧怕,不回避,不轻心
胃蛋白酶原(PGⅠ/Ⅱ)的临床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