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运用组合创新,选择职业发展方向?

这是“把此生活成天堂”的第220篇原创
专注个体成长 | 全文4081字,11分钟阅读

概  述

前几天,一位同学联系我,与我探讨了他关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一些困惑,在交流过程中我贡献了一些观点,特整理并分享出来。
在本文中,我会先介绍何为组合创新?为什么用它来探索职业发展方向?如何定义职业发展?然后从四个问题入手对问题进行拆解,并逐一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帮大家理清职业探索的思路。

PART 1/ 破题而出

何为组合创新?为什么用它来探索职业发展方向?
组合创新就是基本要素的重新组合,来源于熊彼得的创新理论。把既有要素从旧的系统里拉出来,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系统,就形成了创新。
之所以运用这一思维模型,是因为:
1、通过拆解要素,可以透过现象看到个人和职业发展的本质;
2、通过要素重组,可能发现职业发展的新机会,提供更多选择。
如何定义职业发展?
关于职业的定义有很多种,有从名人金句出发,也有从拉丁文词根出发。而我想在这里就先运用供需连模型,拆解出一个稍显不同的角度:职业发展中,供给端是个人、需求端是企业,而职业则是连接个人与企业的一种价值交换形式
那么我们从需求端思考,企业的本质是什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客户。那么作为服务于企业的个人,我们需要通过为企业创造价值,帮助企业创造客户,并从企业的发展中获取个人成长以及相应的回报。
因此,我们的职业发展应充分考虑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以创造价值为目的,并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相应的核心能力。
接下来,我将从四个问题出发,来拆解个人的职业发展:在哪里?和谁一起?做什么事?凭什么?


PART 2/ 在哪里?

选择一座城,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虽然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界限,甚至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出了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受疫情的影响,这种虚拟化在未来也会继续加速。但至少目前,我们还得在物理空间内安放自身,所以选择在哪里还值得探讨一下。那么当我们选择在哪里时发展职业时,究竟在选什么?
外部发展机遇,城市的竞争力和性格:
按照地域进行拆分,可以分为国外和国内:国外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国内有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四五线及农村,如果再往下拆,都可以拆到具体的城市,就不做过多扩展。包括经济水平,还有其他一些关键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1、经济水平经济越发达的城市,显然会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好的资源,更快的成长;但与之相对的也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高昂的生活成本。当然也不尽然,近些年的中西部城市崛起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城市性格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性格,比如相较之下,北京讲政治重关系,上海更尊重规则,深圳更为活跃开放,而城市性格形成的背后与其历史发展,风土人情都有着很大关联。
3、产业分布虽说越是大型的城市,其产业相对比较齐全,但也会天然形成聚集效应,发展文化产业显然北京更为合适,互联网及高新技术深圳更具优势,若是发展农业产业链上游则肯定要选择产地。

内部限制因素,个人和家庭的规划:

除了外部机遇,我们还应充分考虑内部个人和家庭的长远规划,大致可以拆解为父母养老、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

1、父母养老:80、90后这一代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天然肩负着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也许当前未必有近忧,但长远来看如何平衡职场、小家庭以及大家庭,将会成为摆在每个中年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将来是否在同一座城市一起生活,老人能否习惯?

2、家庭生活:成家之前也必然要考虑同样的问题,小家庭未来安在哪里?如果一方不适用,因此心有不甘或生出怨气,则难免会为家庭生活埋下隐患。

3、子女教育:子女的教育是每个家庭的众矢之的,而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仍旧非常不均衡,即使在教育资源充足的一线城市,也会细化到具体行政区域和某个学区房。

总之,城市的选择并不简单。而我能给出的建议是:选择城市时要做5~10年甚至更为长远的规划和考量,如果是选择暂时定居,最好同时明确一个大致的期限,比如我就建议年轻人至少先到大城市打拼几年,开阔下眼界。

当然,我也满心期盼,未来移动办公能进一步打破物理空间的束缚,给到我们更多的选择和多样性。


PART 3/ 和谁一起?

和谁在一起,你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你身边5个最亲近的人将决定你的人生,你的认知约等于他们认知的平均数,你的财富也约等于他们的平均数。因为,这些亲近的人与你有最多的互动和更高频的反馈。
既然和谁在一起如此重要,而每个人在我们生命中陪伴的时间又都是有限的,那么当我们选择和谁在一起时,我们选择的是什么?我想那是一段彼此赋能,共同成长的时光
就业阶段,对你影响最大的是领导和同事。
一位好的领导会是绝佳的榜样和导师,从他/她的身上你所学到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经验和技能,更是人生层面的文化和态度,也会在职业发展层面给到你很多的建议与启发。
而一群优秀的同事则会构建起一个成长型的场域,你们之间或合作,或竞争,彼此赋能,互为映照,相伴成长。
如果你已经进入了创业阶段,那么合伙人的选择,更将会左右你职业发展的未来。这里可以参考混沌研习社张丽俊老师的课程《人力资源是CEO的第一工程》中,提及合伙人选择的核心关键点,我表述为:使命同频、价值一致、优势互补
唯有使命同频,拥有共同的长远目标,才能同心协力一起开创事业;唯有价值一致,才能经得起创业途中的风雨考验,不至分道扬镳;唯有优势互补,方可各展所长,构筑起核心优势,在商业世界披荆斩棘。
那么究竟如何找到自己的使命、价值观和优势?在PART5中我将会展开。


PART 4/ 做什么事?

行业的选择,决定了职业的走向
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可以出状元。但如果错入了一个遭遇极限点的行业,只怕是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也未必能有所收获。
因此,就必须要能够向外洞察十倍速变化的趋势,找到一个未来5~10年能高速增长的行业或趋势。这里推荐采用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来逐一分析,找出3~5个甚至更多的好行业。
1、政治:近期出台了哪些政策?哪些地区、行业和人群将因此受益?有哪些限制条件?时效性多长?
2、经济:经济当前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市场有哪些新的变化?资产大类有哪些波动?
3、社会:社会和人口结构呈现怎样的趋势?人口流动反应哪些变化?年轻人群在追逐怎样的潮流文化?
4、技术:有哪些新的科研成果?出现了哪些技术趋势?哪些新的技术和产品开始应用?
通过这些找到了好行业之后还不够。因为,我发现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周听的课程讲工业互联网,就觉得工业互联网的方向好,下周分析了养老产业,又觉得养老产业有前途,一直跟着变却始终无法确定下来。
这时就必须采用舍九取一的方式,从中找出与你自己高度关联或相匹配的行业。我常说,舍九取一不是让你从十个对象里找出一个好的成家,而是从十个优秀的对象里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个。
当你有了3~5个选项时,你就能通过比较来真正知道哪个行业是你所热爱的,哪个行业与你自身的核心能力相匹配。反之,如果我们只有一个选项,则很可能被迫选择了这个唯一却不合适的。


PART 5/ 凭什么?

凭什么是你?你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我们在前面依次分析了“在哪里?和谁一起?做什么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寻找到一个外部要素,就必须找到一个内部要素与之相匹配,才能得出结果

你适合去哪个地方?你适合与谁在一起?你适合从事哪个行业?这一串问题最终变成一个灵魂拷问——你是谁?最后,还是要回到这个古老而深邃的箴言——认识你自己!

1、使命愿景价值观:使命愿景价值观的探索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遵循一些方法并经过练习,往往来来自于对人生至暗时刻的反思,也可以用我热爱、我擅长、被需要、有价值的四环模型,当然更好的方法是学习朱丹老师《探寻人生使命,找回生命原力》的课程

2、找到优势:要找到核心能力,先要找出自己的优势。这里推荐盖洛普优势识别测试,从36个维度帮助你找出优势。当然很多人也做过测试,却不知该如何应用,在《人生真正的笃定从何而来?》一文中,我曾经拆解过自己的盖洛普测试结果,可供参考。同时还推荐采用SWOT分析法,将36项特质进行归类整理,从而扬长避短与别人实现优势互补

3、聚焦核心能力:找到优势后,便可以梳理现有的核心能力。对于优势与核心能力之间的区别,我有一个洞察:优势是自己与自己比出来的,核心能力是与别人比出来的。即至少比80%的人更强的优势才能称之为核心能力,当然如果你在两个领域都具有核心能力,并且可以将之打通,就能轻松超过96%的人。

与之对应的,核心能力的打造也需要充分考虑与行业、企业以及团队之间的匹配和互补,归根结底是打造稀缺性被需要且有价值



PART 6 / 后记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本文主要核心聚焦“在哪里?和谁一起?做什么事?凭什么?”四个问题,分别详细拆解了城市、团队和行业的选择,以及优势识别与核心能力的打造。不难发现其中亦存在着,外部趋势和内部能力匹配的二分痕迹,更重要的是外部因素往往决定内部因素,也就是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大多数人在职场上都远没有到比拼洞察力和天赋的时候,在努力的程度上就已经败下阵来。

从外到内 VS 从内到外

另外,我还想探讨一下,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我们应该从外到内,先明确外部趋势,在聚焦核心能力;还是从内到外,先清楚认知自己,再匹配外部红利?我认为其实都可以,更关键的是二者之间的匹配

若考虑引入一些限制条件,我可以多贡献一个角度:

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言,因为往往自身还没有打造出核心能力来,故而可以选择从外到内,围绕自己所热爱又有明确发展趋势的行业,不断打造出核心能力。

对于职场老人,尤其是被价值网络束缚住的中年人,可以选择由内到外,从自身核心能力出发,通过核心能力的分形,探索新的行业机会。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每个人最核心的能力,都毫无例外的是学习能力


2020年03月30日


人生修行途中,偶有些许所得,

思虑必不周详,所书铁定有误,

欢迎留言交流,欣喜共同成长。

图文诗作皆版权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掌握人生选择权:超越努力,发现优势与趋势的核心能力!
企业竞争将回归“基础能力”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如何明确?
蚂上创业营:43位创业者致2021年的一封信
为什么90%的创业者都失败了?原来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看不清行业趋势,如何做职业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