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包公墓的建立

包公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六个苍劲有力的楷书大字,系著名书法家方绍武书写)。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芜湖路,坐落在包河公园中,与包公祠紧紧相连,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 墓园外有神墙围护,内有神道贯通。

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包公曾言: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故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

包公墓,由主墓区、碑廊、附墓区、地下墓室等组成。主要建筑上置有全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刘海粟、启功、溥杰等撰书的楹联。

公元1062年,64岁的包拯去世。在他去世后,包拯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市东郊大兴集。        

在民间一直都流传着当年包拯下葬时用了21口棺材同时下葬,无非就是包拯的后人为了防止包拯的仇敌以及后世的盗墓贼挖坟掘墓,打扰到包公。实际上,关于包拯下葬时用了21口棺材同时下葬的事情,一直都是传说,可信度不高。但是包拯死后,确实是被安葬在了老家合肥,这点是无疑。因为现在已经发现了包拯墓。考古发现但虽然防住了仇家和盗墓贼,但却没有防住历史上的这一群禽兽。 

靖康之耻后,金兵迅速南下,攻陷合肥,包拯墓被这金兵一群禽兽所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后来包拯后裔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原墓地被废为耕地。后来,当地官员误将包夫人墓当作包拯墓,修葺一新,并盖有享堂。

 1973年,合肥东郊一次抢救性的考古发掘,揭开了神秘的包公墓之谜。合肥文物部门对包拯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清理,从包拯墓葬中出土了包拯遗骨及其墓志,同时还出土了包夫人董氏及他们的两个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后来,又按照宋制修建了包公墓园。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颇有名望的官吏,在普通人心目中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称之为" 包青天 "。他的政绩和特点主要可归纳为: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苦、为民清命、努力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贪污、廉洁清正。学习包公文化,传承包公精神。对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都是必修的一门教材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包公怎样之死…… 曲剧《包公之死》全剧
包河公园包公墓——合肥行(6)
合肥包公园的包公墓(皖浙沪旅游37)
清风阁 | 登阁远眺,清风徐来,又忆先贤
皖 合肥包公墓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95:历经磨难的包公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