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墨客集会兰亭

兰亭的得名,相传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又在此设过驿亭。而帮助兰亭出名的是王羲之。兰亭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一段沉寂和没落,现在的兰亭,系明代嘉靖年间重建,以后全面修复。

王羲之是中国享有盛名的书法家,最有名的作品是兰亭序。

永和九年(353年),时任右将军的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一众文人好友共四十二人,在风景秀美的山阴兰亭,举行了一次热闹而又文雅的聚会。

他们一起饮酒赋诗。

王羲之即兴为文友们的三十几首诗集作序,同时也把文人们这次风雅的聚会记述了下来。

兰亭里有一“父子碑”,是游客必定拍照留影的地方。这个碑有个传说:某天,王羲之拿着毛笔正在写"鹅池"两个字。刚写完"鹅"字时,忽然朝庭的大臣拿着圣旨来到王羲之的家里。王羲之只好停下笔来,整衣出去接旨。在一旁看的王献之,见父亲只写好了一个"鹅"字,"池"字还没写,就顺手提笔一挥,在后面接写了一个"池"字。两字是如此的相似,如此的和谐,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成就了这块“父子碑”,也成为了千古佳话。

兰亭因王羲之出名,王羲之因书法出名,故而兰亭景点,都围绕书法布局设计。

绍兴的《兰亭集序》之所以打动人心,书法之美仅是其中一个原因,最大的因素是表达了生命短暂、宇宙永恒的“千古同悲”这一人类普遍意义的心理感受,这是心连广宇的全人类的浩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 子:微雨兰亭
书法胜地兰亭
记:绍兴兰亭
“鹅池”碑刻也被称为父子碑,是是王羲之父子合写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绍兴 #兰亭序 #王羲之
书法故事 (一至十章)
王羲之的鹅碑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