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院 18  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位于杭州西湖南缘凤凰山万松岭,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名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参政周木改辟为万松书院。现书院为2002年在明清原建筑基础上重修。

万松书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名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参政周木改辟为万松书院。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清代齐召南等大学者曾在此讲学,“随园诗人”袁枚也曾在此就读。清康熙帝为书院题写“浙水敷文”匾额,遂改称为敷文书院。现遗址尚存有“万世师表”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见“至圣先师孔子像”的石碑等物。据说,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就在此读书相逢,书院也因此家喻户晓。

创建初期,万松书院规模较大,主体建筑布局沿用官学“左庙右学”的形制。左边近山处有孔子殿。孔子殿系原报恩寺建筑,三开间,经修葺后焕然一新,是书院的祭祀场所。殿前有颜乐亭。高处建留月台和掬湖台。孔子殿右边,前有万松门,后有明道堂。堂为五开间,宽绰宏敞,为先生“讲明经义”的课堂。西廊两侧各有斋室五间,是师生们自习之所。初期,万松书院内部的组织机构相对简单,招收童生、监生、举人三类生徒;聘用博学鸿儒为山长、品学兼优的贤士为教授;初步建立书院的学规和章程。经过创办初期的摸索和实践,明代万松书院在不断扩建与重修中逐渐成为江浙一带颇具影响力的知名书院。

明万历年间,阁臣张居正废毁天下书院。幸而在大学士徐阶的支持下,浙江巡抚谢师启、提学佥事乔因以“万松书院祀先圣,不当概毁”为由,再三乞请,终使万松书院逃过一劫,为此改称为“先贤祠”,虽名亡而实存。崇祯五至六年(1632--1633)间,终于在战乱中被毁。

康熙十年(1671),浙江巡抚范承谟重建万松书院,并改名为“太和书院”,书院才开始复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杭州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的兴衰与鸿儒才俊的贡献
杭州的书院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书楼】万松书院:二帝赐书,牵入梁祝(下)
万松书院:一个关乎“梁祝”的传说与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