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航母那么大,为什么舰载机却经常迷航?当时是怎么导航的?

航母,庞然大物,在哪儿都引人注目。可在茫茫大海上,再大的航母也是孤舟一片,从高空看下去像芝麻一般渺小,再加上云雾遮挡天气多变,舰载机返航时很不好找。

早期飞机用目视导航;20世纪20年代,用简易仪表导航;30年代后,无线电导航广泛应用;到二战后期,部分英美舰载机已经装上了雷达。

F4U-2“海盗”战斗机就在右机翼上安装了AIA型 机载截击雷达,曾用它将迷航的攻击机群带领回来。

二战航母编队攻击前,舰载机群先拟定计划,明确任务目标、集结区域、返航路线、回收区域等。然后升空集结,在领航飞机带领下奔赴战场。航母则机动到预定区域回收战机。

有些大型飞机上,有一个由老手担任的领航员岗位。他们经验丰富,擅长航路推算,用地图、磁罗盘、陀螺仪、六分仪、气压计等工具,再加上精确计时,就能计算出飞机坐标、航向和高度。

飞行编队中还有专门的领航飞机,机上有多名领航员,是编队的眼睛,很受人尊重。

1、战斗结束后,最方便的返航方式是无线电导航。

大部分飞机上都有无线电罗盘,能接收导航台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无线电罗盘由环状天线、罗盘接收机、指示器等部件组成,通过测定飞机与无线电波间的夹角确定航向。

美国采用YE-ZB系统,航母上有YE天线,飞机上有ZB接收机。以航母为圆心划分成12个区,每个区有不同的莫尔斯编码,飞行员接收编码就能确定方位。

只是航母为了隐蔽经常无线电静默,很多时候无线电用不了。所以战斗结束后,舰载机还要跟在领航飞机后面返航。落单的飞机只要找到大部队,就没问题了。

▲航母上的YE天线

若航母位置已经暴露,就没必要静默了,可以放手导航。但要小心跟着无线电波飞过来的敌机,就像日本跟着电台广播偷袭珍珠港那样。

若航母因种种原因到不了预定区域,就会派小艇或飞机到远离编队的地方发送指令。有时候飞机会到附近的基地,再由基地转发,以避免航母暴露。

2、找不到编队的倒霉蛋,只能靠自己了。

用工具在地图上定位,测距,目视找航母是二战海航飞行员的必备技能之一。

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这样的双座、三座飞机还好点,人多力量大,有些投弹手兼任领航员,导航能力强。战斗机这样的单座飞机就惨了,一个人既要飞行又要定位。侦察机也不容易,孤零零的在敌方区域飞行,己方航母又静默,一问三不知,配个领航员很有必要。

舰载机飞到航母附近,雷达就能发现它并为其指路。如果燃料不足,也可以找陆地降落,都不行就迫降在海上等救援。至于最先见到的是己方、敌方还是鲨鱼,得听天由命了。

3、在沿岸的基地上,还有罗兰(long range navigation)远程导航体系。

罗兰导航用低频电波,基于双曲线原理定位,主要在太平洋战区的船舶和远程飞机上使用,导航距离可达2500公里。有条件的飞机也能用罗兰导航定位,飞回航母。B-29轰炸机上就有AN/APN-4 罗兰远程导航系统,火烧东京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和风漫谈原创,禁止抄袭。

尽管有多种导航方式,但迷航的舰载机仍然很多。1942年珊瑚海海战,几架日本飞机将美国航母当成日本航母,混在美机编队中准备降落,结果被一顿猛揍。美国舰载机也有不少迷航失踪,还经常降错航母。降错的飞行员会受到嘲笑,飞机被地勤人员涂满标语,比如“丢失的狗”什么的。

夜间返航最危险,找不到航母不说,找到了也危机重重。航母夜间灯光管制,圣克鲁斯海战中,美军舰载机返航时天色已黑。航母不顾危险开灯迎接,仍有80多架在降落中损失,比战损还多,好在大部分飞机员救了回来。

二战后,导航系统快速发展,惯性导航、罗兰C导航、塔康导航、伏尔-DME导航、欧米伽导航、GPS、北斗导航等一大批先进系统覆盖全球,为飞机提供了强力保障,现在的舰载机返航,再也不像前辈们那样艰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轻型航母的百年发展史
战时如果领航机被击落,剩下的飞机咋办?
相关评论
尼米兹级有多厉害?穿越回二战日军6艘航母都打不过它
飞行员视角:时速300公里,2秒钟内停住,舰载机着舰惊魂一刻
史上最贵交易:一个字节10美元,看看法国是怎么坑印度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