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解人性:人生来而自卑?

每个人生来而自卑?阻止孩子玩游戏其实是在阻碍他对社会生活的提前适应?从哪些行为可以快速分辨出家中的老大和老小?那些不文明、没教养的人其实是在通过另一种方式逃离社会的规则?了解一个人的童年,就真的能对其成年后的性格做出准确判断吗?通往理解人类行为大门的钥匙是什么?

只有当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对待社会的态度,知道了他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他追求生活目标的途径,我们才能得到一个关于他的比较立体的印象。当然,如果我们拥有的人性知识相对令人满意,则人与人的相处也会变得更加容易。“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在维也纳人民学院的露天讲坛,举办每周一次的面向公众的心理学讲演,该演讲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理解人性》一书正是由这些讲稿汇集并加以整理而成。

人生来而自卑?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之初都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种自卑感,因为每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渐渐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如果不是家庭的保护,他们不可能在生活中自立。但这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是可塑的,同时它也是儿童拼搏的动力,它决定着儿童长大后会以什么方式来缓解外界环境带来的不适应,并努力保证自身的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当自卑感强化达到相当程度时,儿童就会担心自己的娇弱、无能无法得到成人的照顾和补偿,于是他便会奋力寻求一种超额的平衡,而不仅仅是满足于恢复平衡。

拒绝孩子玩游戏其实并非明智

人类自出生起就开始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为打造自己的光明未来作准备,所有的神话故事都是人类从未放弃对幸福未来的希望这一事实的最好例证。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儿童对待游戏的态度看到他对待日后生活的准备。游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他是一种社会性的操练,因此在儿童玩游戏时打扰他并非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他在游戏中做出的选择、他是否心存敌意、是否友好,是否倾向于成为游戏的支配者,都表示着他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态度,可以看到他以后在社会中与人相处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回避游戏的儿童总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性。除此之外,游戏还可以让儿童最大程度的展现出自己。在为未来职业做准备方面,那些可能让儿童的创造精神受到锻炼的游戏特别重要。

一个成年人现在所具有的种种与人相处的行为模式,其实早在他三四岁时便具有相同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因此只要了解了一个人的童年,即使不告诉我们这个成年人的性格特征,我们也能做出大致推断。因为一个人很难偏离他童年时代养成的行为方式。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再加上他对这些障碍的反应,就构成了他的性格。但我们只有在知道了一个人的过往经历和成长环境以后,才能对他的性格做出评价,否则我们的判断将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错误和曲解。

如何快速分辨家里的老大和老小?

如果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在家庭这个星座中所占的位置,往往就可以把人分门别类,并辨别出谁是家里最大的孩子,谁是最小的孩子,谁是独生子等等。家中的老小通常都属于特殊的一类,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收到特别周全的照顾,会在一个相对温暖的气氛中长大,这样,他可能会养成某种性格特征:最小的孩子通常有一种想要战胜其他所有人的强烈欲望,他不愿意做家中的老小,不想做一个始终不受信赖的人。相反,如果这个最小的孩子不能超过哥哥、姐姐,他就会表现出仿佛受到了冷落,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常常会变得胆小怕事,临阵逃脱,总要找借口逃避自己的职责。并总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或者是怪哥哥、姐姐们阻碍了自己的发展。

家中的老大通常也有显著的性格特征。毕竟历史已经公认,长子有着特别优越的地位,他会成为父母的帮手或者协助父母监督其他的孩子,他有一天会成为一家之主。因此他可以不断地得到环境的信任并委以重任。这种人极其保守,对权力特别看重,他会成为一个法律和秩序的维护者。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他们的处境也同样特殊。独生子女的父母通常极其谨慎小心,对孩子有种“抱在怀中怕跌落、含在嘴里怕融化”的感觉,对他嘘寒问暖,他一生都被人娇惯,变得极度依赖,总要别人来扶持,不习惯面对任何问题,因为道路上的障碍都已经有人替他扫除干净。当长大后独自一人面对生活的困难,只是笨手笨脚、诚惶诚恐,不知从何下手,因而这一类儿童每一次的独立生活都会遭遇挫折。最终他会对生活感到抗拒,觉得这个世界是个充满敌意的地方。

“简单粗暴” 的人性分类法

我们还有两种方法对人来进行划分。

第一种划分方法是他们对待障碍的态度,分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乐观主义者可以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所有障碍,他们有一种相对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他们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要求,因为他们能恰当的评价自己。乐观主义者在人群中可以轻松被人识别出来,比如他们表现出无所畏惧、畅所欲言,总是显得不卑不亢,举止行为以及走路的姿态都是自然而轻松的;与之截然相反的一类人是悲观主义者。他们所遭遇的重重障碍使他们得出这样一个感觉:生活不是一件轻松舒适的事。因此他们更容易意识到生活中的种种障碍,并且很容易丧失勇气。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缩手缩脚、战战兢兢的态度,总是在担心危险何时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人睡觉的姿势判断他是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们会尽可能地缩成一团,或者用被子死死捂住自己的头。对他们来说,生命的乐趣少得可怜,他们对人生的理解也非常肤浅。

我们还可以将人分成攻击型和防御型两种。攻击型的人会急于向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干,但这恰恰暴露了他们的不安全感,他们处处表现出虚荣,仿佛自己真的是世界的征服者,但事实上,他们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他们到处招摇就决定了他们不被人喜欢,他们一心想要占上风,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好斗激发了别人的竞争欲,因此要他们的生活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战斗;而第二种则是受到攻击不断采取防御措施的人。他们不是靠进攻来弥补他的不安全感,而是一味的焦虑、提防与怯懦。虽然他们不对社会表现出公开的敌对,却给人一种疏离的感觉。他们不伤害任何人,但却回避生活和社会,回避与所有人的接触。他们行为举止、握手的方式、说话的音调,以及他们与人打招呼的方式,都在制造一种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有些不文明或缺乏教养的人也或多或少的表现出远离生活的倾向。比如他们咬指甲、挖鼻孔、外表极不整洁、又脏又乱,他们只是在向我们表示,他们不愿意规规矩矩加入游戏,只是想与社会分道扬镳。毕竟除了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还有什么办法能使他招来更多的指责和批评呢?还有什么途径能使他更顺水推舟的逃离与他人的感情连接呢?

总而言之,由于我们在生活中彼此分隔,未能与身边的同伴有足够多的接触,我们的直觉判断往往是不正确的。只有当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对待社会的态度,知道了他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他追求生活目标的途径,我们才能得到一个关于他的比较立体的印象。当然,如果我们拥有的人性知识相对令人满意,则人与人的相处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因为我们深知,不幸的冲突只有在我们互相不理解、并被表面的伪装欺骗时才会出现。

阿德勒书单

- 版权信息 -

编辑:李同

观点资料来自

《理解人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法太多的我们,也许真是闲的
我内心驻守着乐观和悲观主义者---刘佳乐
乐观与悲观论
换取快乐
悲观也是福
【学点哲学】阿德勒:你是乐观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