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恪被逼自缢而亡,死前怒下诅咒,当时无人当回事,后来字字应验

古代封建社会的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成为了人们争相夺取的目标,即使到了后期有立嫡立长的规矩也免不了皇位的斗争。那个踏上皇位的人,手上没有鲜血,多少英明的君主,为了抢夺太子之位兄弟相残。

作为皇帝的儿子平庸一生不被待见,一生碌碌无为和普通人无异不甘心,锋芒太盛被人虎视眈眈可能命丧黄泉,有才能不争不抢也会别人猜忌疑心。

身为皇子这一生怎么会做到真正逍遥快活呢?李世民的三儿子李恪,为人稳定踏实、才华横溢,对皇位并无谋逆之心,却被扣上谋朝篡位的帽子,34岁一条白绫结束了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临死之前,李恪怒下诅咒,当时无人当回事,结果字字应验。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太子被废,李恪成为最佳人选

李恪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但是他的身份很特殊。李恪是隋炀帝女儿杨妃的儿子,外曾祖母是独孤伽罗,有着两大朝代血脉的李恪,身份高贵有帝王之气。

李恪从出生就得到了李世民的喜爱,作为他的第三个儿子年仅2岁就被封为长沙郡王,十岁被封为蜀王,将大唐重中之地益州交给他管辖。

益州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唐朝最重要的经济命脉,李世民将益州分给李恪,意图可想而知。不过,因为当时李恪年纪小并没有到益州上任,只是有个官职,常年享受俸禄。

李世民对儿子的培养是下了功夫的,房玄龄、魏征、杜如晦都曾教导过李恪,后者也天资聪颖,在文学上可以做到出口成章,弓箭马术更为了得。

对抗突厥的战斗中,李恪曾单枪匹马将突厥的大部分士兵逼退,遇事沉着冷静使他成为李世民最喜爱的儿子。李世民曾经说“李恪英武类我”,意思是李世民说李恪的英勇果决和他一样,非常像他。

只是,李世民即使再宠爱李恪,也比不上对太子李承乾的喜爱。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自幼立为太子深受李世民的教导和宠爱,背后还有长孙无忌等人的支持。

李世民为他寻找了十几位师傅一直教导他,没想到李承乾在这种压迫下,变得叛逆、嚣张跋扈、目中无人。起初,不管犯了什么错李世民都不忍苛责,小惩大诫一番做做样子也就罢了,还放言说:太子肯定是不会被废的。

可是,一次意外的坠马,使得李承乾患有足疾,越来越自卑又自负。他害怕父亲的宠爱会消失,又仗着父亲的宠爱有恃无恐,最后居然胆大妄为到要弑弟逼宫。

在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下,李世民无法再保全他的太子地位,只能废太子,流放为庶人。太子被废朝堂上迎来新一轮洗牌,下一位太子在暗潮汹涌的官场中慢慢浮现。

李恪成为了李世民心中最满意的太子人选,他也曾有机会参与太子之争,李世民也曾有过立他为太子的想法,但也是这个想法为李恪引来了杀身之祸。

长孙无忌忌惮李恪欲杀之

话说,李承乾被废,新太子之争成为了朝堂焦点。李世民一开始非常中意魏王李泰,他为人聪明伶俐、做事细心周到、文武双全,太宗皇帝对他的宠爱只多不少。

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召见李泰,口头上答应立他为太子,李泰得知沾沾自喜,飘飘然不知所以,遇见李治居然出口恐吓:你和元昌交好,元昌已败,你恐怕要受到牵连了。

李治胆子小居然被吓哭了,愁眉苦脸的他被李世民看到,询问原因才知道是李泰所为。或许经历过兄弟相残事件,李世民最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们可以好好相处,李泰的行为恰好碰到了他的逆鳞。

不仅如此,连废太子李承乾都控告李泰为人阴毒,才让他掉入被算计的圈套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李世民彻底没有了立李泰为太子的想法,这时长孙无忌推荐自己的亲外甥李治为太子,李世民便同意了。

不过,李世民后来又觉得李治为人软弱不堪重任,叫来长孙无忌商量,想要废李治立李恪。李世民为人一生精明,但这件事办得如此糊涂。

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他怎么会允许李治被废呢?再者,李治是隋炀帝的外孙,作为推翻隋朝的臣子,长孙无忌等一干大臣又怎么会让李恪登基称帝呢?

长孙无忌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保住了李治的太子之位,同时对李恪产生了忌惮。他认为李恪一日不除,李治的太子位就岌岌可危,后来他终于等来了机会,对李恪斩草除根。

李恪被诬陷谋反,被逼自杀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继位,可长孙无忌从未打消他对李恪的忌惮,忌惮他在朝中的美德。李治登基后,在政治上的表现比较软弱、能力不足,虽然已经登基可是朝堂不稳,李恪名声在外受到大臣敬仰。

长孙无忌不能让这么大的威胁存在,在他想尽办法除掉李恪的时候机会来了。公元653年,高阳公主和驸马密谋造反的事情败露,被押入大牢等候处置。

高阳公主为了跋扈、恃宠而骄,之前因与和尚辩机行苟且之事,已经臭名远扬。现在密谋造反更是罪加一等,哪里会有人为她求情呢,长孙无忌老奸巨猾,居然怂恿驸马说他们谋反是为了拥护李恪登基。

驸马为了能活下来,便答应了长孙无忌的要求,诬陷李恪造反。真是人从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李恪就这样被稀里糊涂的,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

欲哭无泪的他,连解释都是苍白的,驸马爷为了活命已经咬死了这件事,连翻身的机会都不给李恪。李恪怎能不知道,这是长孙无忌的阴谋,但是又无力为自己平反。

公元654年,李恪用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年仅34岁的生命,李恪临死前仰天大喊:如果祖宗有灵,定要让长孙无忌全族灭亡。当时,人们都以为是他愤懑不平的胡言乱语,毕竟长孙家的势力那么大。

可是,多年后让人没想到的是,居然真的灵验了。长孙无忌在朝堂的势力引起李治的忌惮,一直想铲除这些老臣,自己把握朝堂的所有权力。

再加上,长孙无忌得罪了深受李治宠爱的武媚娘,他的下场就不会好过。后来,他自己估计想不到,自己的死也是因为被诬陷谋反,可谓是风水轮流转。

李治一开始只是将长孙无忌和其家人流放,不过,流放途中长孙无忌被逼自杀。长孙无忌死后,家产被抄家族被查,近支亲属全部被流放贬为庶人为奴为婢。

总的来说,李恪被称为史上最冤的皇子,明明无心皇位,只想做一个闲散亲王,却无故被扣上谋反的罪名,含冤而死。李恪儿子被流放,他将这样的下场诅咒长孙无忌,预言成真。

后来,武则天为李恪平反,还李恪清白,让他在黄泉路上走得安详。对于李恪,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恪34岁被逼自缢,死前怒下诅咒,当时没人当回事,结果字字应验
34岁李恪被逼自缢,死前怒下诅咒,当时无人当回事,结果字字应验
大唐疑案:扑朔迷离的房遗爱谋反案
李世民真的想过废李治立李恪?如果废了李治,就轮到他了
李世民趁大臣喝醉,故意将龙袍披在大臣身上,笼络一位托孤老臣
有14个儿子的李世民,为何单单将皇位传给李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