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文化】孝道教育是最基本的文明要求

孝道教育是最基本的文明要求

从传统角度来看,忠孝礼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道德行为的精辟总结,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经》也提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我国古代视孝为国训、家训,有关孝行的美丽传说如大舜孝动天地、董永卖身葬父、王祥为母卧寒冰等,为中华儿女一代一代所传颂。孝道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超出家庭伦理的社会政治意义,孝道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这种由敬爱自己双亲推广到敬爱所有的长辈的道德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困济危、尊老爱幼的民族性和普遍的人道主义精神。孝道是数千年来最伟大的立国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虽历经劫难仍薪传不熄的道德传统。

从现代角度来看,特殊家庭的结构比例是4:2:1,六个大人爱一个孩子,当然孩子不会缺少慈爱了;相反谈子孝,恐怕有不及而无过之。在社会上,损害老年人权益的事屡屡出现,不肯赡养父母,子女住高楼,父母住窝棚,更有2000年的徐力拭母案、2006年杀父骗保案……这些不是因为一个孩子孝顺不了六个长辈,而是因为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与报恩,缺少为家庭分担与付出的意识与责任感,缺乏中国传统孝道教育,孝心被物欲蒙蔽而导致的后果。我国已经把“学会感恩”写进了《小学生守则》。省委书记赵洪祝同志在中国少年先锋队浙江省第六次代表大会讲话时要求少先学生从小培养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爱心,努力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心怀感恩、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日前,浙江省第六次代表大会2012年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又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既传承了古代24孝的精髓,又在此基础上创新了人们对“孝”文化的理解。由此课题组认为,继承和发扬孝道美德是社会发展所需,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民族性格的塑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根本,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孝文化的积极意义,如何弘扬孝文化?
传统文化(二十四孝)
历史的尘埃——虞舜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一种科学精神
在青少年中开展孝道教育的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