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荀子真的是儒家吗?

 

    荀子一般来说被归入儒家,还是个“大儒”,这在表面看是没有问题的:荀子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孔门正宗,也宣扬仁义礼智信,也是趋于保守,对其他各家学说都进行过批评,唯独没有批评孔子。虽然,他对孟子是极力贬低的,但这只是孟荀两派的儒家内部地位之争。

 

    但是如果深入考察,就会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荀子务实,讲求实践实用,这一点在战国末期是尤为重要的,不能马上拿来用的东西是不受欢迎的。因此他虽然也提倡仁义,但这个东西难以操作,容易虚化,所以荀子的著作里面很少畅谈仁义,而是专讲礼法。

    可以说,荀子对法制的重视程度,对法制的宣扬,甚至超过了仁义!而似乎被他更加重视的礼制名分,实际上与法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法——尊卑等级之法。而且,荀子的徒弟韩非子,无疑是法家最重要代表人物,法家的集大成者。

    所以,从实践角度来看,荀子是个法家。

 

    在理论方面,荀子极力反对墨家,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可是他反驳墨家观点的同时,却不知不觉进入了墨家的基本原则:功利!

 

    他为儒家那些主张所做的辩护,对墨家主张所做的批判,都是从功利的角度来进行的,这样一来,就算他驳倒了墨家的具体主张(非乐,薄葬等等),却进入了墨家兴利除害的基本宗旨。这种基本思路的变化,导致他得出了为了道义(天下人的利益)而可以杀掉君王的结论!至于说不听君父之命的事儿更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了。尽管他说这不是杀王,而只是杀了一个独夫而已,但这只是一种诡辩。可以说,他不但进入了墨家的宗旨和思路,还在这条路上走向了极致!至于说薄葬还是厚葬,非乐还是重乐,那都是技术上的分歧而已,而功利的宗旨是一致的。

    荀子在不重视仁义之余,还认为天道自然,天人相分,天管不了人!人性本恶!直接把仁义礼的根本依据给剥夺了,并换上了墨家的依据:天下人的利益。礼义名分,也不过是圣王为了天下不至于因为争夺而发生纷乱,所采取的一种措施。

    所以,从根本宗旨上来说,荀子是个墨家!

 

    此外,天道自然,虚壹而静的思想,显然是参考了道家。

 

    总的来说,荀子是个杂家,外儒、内墨、实法、参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秦诸子的核心观念及当代意义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儒道之争4 道之迷
高二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
“诸子百家”都有哪些学派?彼此之间又是如何看待对方的呢?
两千年前,一场“以德治国”的旷世大辩论
诸子百家思想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