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在解释《伤寒论》分两派,一派是刘渡舟郝万山,另一派是胡希恕冯世纶,哪派对呀?请指教?

伤寒论,历代著书几百家,以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集最佳,其余的尽扯淡,刘渡舟,胡希恕,也一样扯淡。有比着古方得病的吗?活人用死方,就是死人给活人治病,不是扯淡吗?

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是中医祖师爷,但是,后世医家也有所发展。他只不过早期而矣,让后人有经验可循,不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比如:治疗痢疾,后世的方子远超张仲景,

本人治疗阑尾炎是青出蓝而胜于蓝,师仲景,而超仲景。

今人泥古人不知变法,是愚昧。 

你错了,现在分三派:刘渡舟一派、胡希恕一派、郝万山自己一派。另外,民间还有个一锅炖派。

首先,亮论点:他们都对!

其次,说原因: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伤寒论》的,都没有超越《伤寒论》,若《伤寒论》没错,他们怎么可能错?!

其三,三派角度不一样。

刘渡舟是以《内经》解释《伤寒》。这也是因为刘老是老派中医大家,其知识体系就是这个路数,拿自己所会的知识来解释《伤寒》,这就是我解《伤寒》的路数。倪海厦也是这个路数。

郝万山更进一步,连各个病之间的联系也不讲了,只讲各个方子和对应的病,这是明显受到了废医存药影响的路数,不确定的部分不讲,但这样讲就把《伤寒》讲成了散本。这是我删《伤寒》路数。

胡希恕明显受到日本经方派的影响,但没有拘泥于其刻板。胡老讲《伤寒》一定会讲各个病之间的联系、发展、合病、共病,这样讲下来,《伤寒》就是一个体系,知道病的起承转合,你就可以预先用药,在它前进的某个点上用药等它就是了,所以,胡老用药多用原方,因为没有必要加减,虽然现在这个病不是完全对症,但向前走一点就是这个样子了。所以,胡老的《伤寒》最好学,因为有体系,容易理解和记忆,不发挥,自己解释自己,不故意用《内经》去强行解释《伤寒》。这是《伤寒》自注的路子。后有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煌走这个路数,但过于拘泥于自注,又陷入了技穷的地步。

总之,三派没有对错,不管如何,都是在注解《伤寒》,你觉得哪个合你得口味,就学习哪个就好。当然,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参考。

ps:其实还有另一派,叫做一锅炖派,代表人物有两个:

一个是写《十年一剑全息汤》《全息汤新砺》的一个村镇医生,认为:凡病皆有少阳病。所以以小柴胡汤为底制订了一系列治疗各种病的方剂,在我看来有些偏颇了。确实是很多病都有少阳证,对这些病疗效就很不错;但部分不合少阳证的病,疗效就不显了。现在找中医的基本上都是慢性病,而慢性病基本上都有少阳证,所以其方与时世相合,故此效果不错。我只能说用了个错误的理论方法,得出个正确的结果。

另一个是“三部六病”,认为六病皆有主方,取主方主药汇为一底方,随证加减。这个我没有仔细研读,不知其效果如何。 

刘渡舟是“脏腑经络派”代表,以《内经》释伤寒,占据伤寒大家的主流思想,一般医家容易接受;而胡希恕是“谨守病机派”代表,其“六经、八纲、方证”辨证体系疗效卓著,结合日本汉方医学,打破了以《内经》释伤寒的传统思想,一般医家对此理解不太容易,两人治病都是高手,无论怎样去发挥,疗效显著才是我们追求的根本所在,本人非常佩服二人的医学水平,在临床时多效仿两位前辈,疗效自然不凡,个人体会,供爱好中医参考,不喜勿喷,振兴中医,造福子孙,人人有责。 

如果你是中医师,还问这样的问题。那我只能很遗憾的告诉你:你中医还未入门。因为:

一、中医虽看似草根医学!但学精太难了!我在临床西医毕业的基础上,自学、临证中医20年,虽也对某些病有研究,但总觉刚入门。

二、无论是刘老、还是胡老,他们都是现代《伤寒论》研习的巅峰,但也是各有优缺点的,没对错之分(我们只取精华加其以应用)。

三、中医与西医不同,个人觉得中医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医学,古代大家无不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思想、见解,创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实践之……

四、中医与西医不同,中医是以实践为中心的医学,没有实践,便没话语权。

五、由于历史局限,中医是存在较大理论缺陷的医学,发展、完善理论是当务之急。

六、中医必须现代化,否则将消亡。重点是药物及配伍研究……

(欢迎讨论及疑难病咨询)




 

前者是用脏腑经络中的六经来解释伤寒论中的六经病,认为六经病是脏腑经络上的病。后者认为伤寒论中的六经病,是六种病型,与脏腑经络无关,是不同病位上反应出来的病。前者从微观角度观察人体,与西医相似,聚焦在点上。后者从整体角度观察人体,更接近中医特点,聚焦在面上。两种解释都是后世人们对仲景伤寒论的猜想,但仲景的本意到底如何?不是很清楚! 

感觉倪海厦讲解也是另一派。稍微高明点。原因有,一,本身随名师学艺,集医卜命相山与一身,对医理更是透彻。二,实践行医丰富,难得可贵的是对西医了解甚多,取舍比较更透彻。三,自己发愿无常传授天纪,地纪,人纪,弘扬传统国学。 

1.不止两派。2.相对说来,刘渡舟一派代表过去几百年研究的主流,胡希恕走火入魔。3.胡希恕把伤寒金匮的一切问题纳入六经,这是错误做法,因为内经,伤寒,脉经,直到孙思邈等等一条线下来,不止六经辨证,还有脏腑,还有杂症不适合归经归脏。张仲景的书中脏腑部分只剩下很少内容,但不能说他没有脏腑辨证。4.胡希恕相当于一个档案管理员,按他自己的理解把张仲景的书分档归类,需要用的时候他自己知道在何处取出东西,所以他治病效果也好。5.不管什么派别,在研习过程中把症状和症状组合都学习熟透了,把方药都熟透了,都能成为治病能手。但学习刘渡舟一派更符合传统主流,温病学派依这种主流建立模型,所以学习刘渡舟一派,更容易明白很多后世医家谈论的问题。6.刘渡舟一派,在我看来也有一些错误,或者其他医生也会有不同意见。但是没有完美的人或事。7.初学伤寒,一定要学习一家之言,千万别听某些人说的,自己摸索,读原文,书读百遍等等鬼话。说这些话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看别人注解学习过来的。你若是百年难遇的天才,另当别论。 

记得以前看漫画,问了同学一句,那个是坏的?同学答曰:为什么一定要分好坏?

对啊,伤寒论的分派为什么要分对错?有绝对的错?有绝对的对?《伤寒论》以来,百家争鸣!经典的有伤寒十人经典。每个人对同一条条文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你说那个对那个错?只不过很多的时候都是角度不同!

看过《医宗金鉴》里面的《订正伤寒论分册》的人应该都知道,里面的很多观点都和前人不一样,那就是错了吗?吴谦也是大医啊!

伤寒分派,变成什么八纲辨证,什么这个那个的,那请问有没有偏离仲景的核心?万变不离其宗大家都知道吧?看到不同就认为不同,那只能说明你连入门还不够!其实多看看,你真的可以发现,不管是这个派那个派,核心还是一样的!忠于仲景而不泥于仲景才是《仲景全书》的核心吧?

一开始还没上路就开始批判对错有啥意思?想知道有什么不同,或者是一定要分出对错,那就把书买起,看起视频教程,一步步来找不同!游戏也有的玩,一起来找茬。你能找到不同而又能证明你的论点,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也是伤寒大家!我期待那一天!

共勉!


 

哪有那么多派别的,除非你能真正的创立一个新的治疗标准,否则这种所谓的分派,只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恶意推动。

中医看病,讲究的就是一条,就是辩证治疗。无论哪种解释,都要服务于临床实践。光摆在字面上的东西,就是只是文字,根本没有意义。你要在看病的过程中,才能判断哪个方法更适合。而且,一人一方,哪个有效,就用哪个。居然,还有人问哪个对,我告诉你,哪个都是对的。就看你怎么用。 

国家已经取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的五行和伤寒理论了。刘渡舟也好,郝万山也好,他们都不知道这个结果了,如果让他们有来世,他们大概都不会做这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研究。

但两千年造成的理论黑洞吞噬了千千万万中医人,至今余毒肆虐,令人吃惊。

比如,伤寒理论必须要有四个要点:1.外感。2.六经病。3.六经辨证,即由病辨症。4.六经传病,即日传一经。也就是《内经·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一,二日阳明受之二,三日步阳受之三,四日太阴受之四,五日少阴受之五,六日厥阴受之六。”

伤寒论是两千年前古人臆想出来的所谓六经病。

真的有人能看懂伤寒论吗?还是象《皇帝的新衣》中的裁缝,在炫耀那根本不存在的皇帝的新衣是如何如何漂亮?

事实上,传统中医谁看不懂伤寒论,更不知怎么用伤寒理论诊病治病。但都要面子,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伤寒专家”。

比如,有普通中医问伤寒论专家:太阳病的“太阳”指的是什么呀?伤寒论专家一下子就懵了,是呀,太阳是什么呀?说是足太阳膀胱经吧,经络在解剖学上看不到,怎么生病呀?

再问一个吧:伤寒是外感病,大多是呼吸道开始得病的,是不是从嗓子到气管到支气管到肺,是太阳病呀?不好,又懵了,这更不能说是太阳了。

换一个角度问:伤寒理论先说“太阳病”,再说有哪些症状,这是不是由病辨证呀?符合中医的由症辨病吗?是不是和中医的辨证完全反了呀?不好了,这个问题颠覆了中医的基本认识了。

再问:伤寒论的日传一经是真的吗?今天太阳病,明天是阳明病,后天是少阳病,对吗?如果一个人今天感冒发烧,明天不发烧了,变成哮喘了,那么,哮喘就是阳明病,对吗?

唉,还是回答不了。

总之,伤寒论的概念搞不懂,六经辨证和中医辨证是反的,病的过程更是不符合常规。

所以,伤寒理论只能嘴上说说,无法运用。讲伤寒论的专家让他讲课,万语千言,但只要一问,就目瞪口呆了。

就像庄子到朋友家,朋友吩咐仆人宰鹅,仆人问:宰哪一只?主人说:宰不会叫的?

庄子很好奇,为什么宰不会叫的?主人说:会叫的能看家护院,不会叫的没用。

大家都明白了吧,伤寒论就是那只不会叫的无用的鹅。

哪有什么对错,只不过学习得过程中出现了分歧而已,别管拿门哪派只要能治好病就行,刘渡舟属于循规蹈矩型的,比较稳,胡希恕胆大心细脾气犟,再牛逼的中医手上也得有好些失误的误诊,所以别管他们什么派,好好学就行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中医从未复兴过,在我认为,能完全吃透伤寒论,解释的让人没有疑问中医才全是复兴,能超越伤寒论领导着中医前进让老百姓花小钱治大病而且还治得好大病重病,才算是中医的崛起。

我更赞同刘渡舟对伤寒论的理解与应用。胡希恕和冯世纶对伤寒论的应用有点剑走偏锋了,有点费理存药的意味,只重视方证,有是证用是方,对于没有证的呢?无从治疗。我看过不少他们的治疗案例,可以说效果并不尽人意,来来回回就是那几个方子。我也亲自带三叉神经痛病人去找冯世纶教授看过病,效果也不好。当然,这一流派的优点就在于入门容易,从证入手就能用方,简单的病案可以立竿见影,但深入学习中医理论你会发现这一流派的缺点是致命的。他们这一流派只承认经方,否定了中医的发展,对后世的方子和理论发展视而不见,完全割裂了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这不是中医人的正确观点。我也希望中医初学者少走弯路,从理法方药入手,从四大经典入手,这样才能登堂入室,不致动手便错。

大疫面前故意挑拨中西医矛盾!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读书读书,别把书读死了。

一棵树立在那里,人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会有不同感误,向阳面枝繁叶茂,背阳面则不尽相同,但还是那棵树。多从几个角度去观察,才能看到全貌。同时,树在不同时间也会有明暗光影色彩的变化;在不同季节,会有繁荣枯衰;同树种在不同地段、地域,生长也会略有差别;在风雷雨电等外力作用下,也会有形态区别。。。

伤寒论是一部医学经典,需要的是反复看!实践的看!各位大师的讲解,只是打开一扇方便的门,领你进门。里面的知识与其实践性,需要个人修行。当你真正进了门,你会发现,很坑,里面知识点包含的奥秘,需要更多知识去理解,就需要再去学习其他中医经典。

当你书读得倒背如流了,又会发现,很坑,人是活的,不能单纯套用,典型的证候太少了。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的活动行为不同,又会呈现差别。

。。。学习路上会有很多坑。再说就烦了!

总之,几位大师的讲解,都应该逐一去细读。再反过来读原文,再去实践,再去读原文,再去拓展阅读,再去读原文。。。

走过路过,什么都不用说。不再做继续回避。解决《伤寒论》最基本问题。



胡希恕的更客观,更注重实际取证。

能从辩证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入手,只要八纲辩准了后面的六经,和方证对应的理解会随着时间而提高,不会误大事。

刘渡舟一派从内经脏腑经络理论入手,本身辩证方面就带有了太多的主观认定性。而且内经的脏腑经络理论对病症的认识太固化和机械了,失去了按实际的表里寒热等判定的基础推导逻辑。

当然是刘渡舟的方证对应是真正的古中医.最贴近还原张仲景的伤寒论!绝无仅有,正本清源.其余的都是打打闹闹,只会自吹自擂

汉朝的《伤寒论》经过(唐宋元明清)至今,早已被(诸家大德)通过(临床实践)简化补充。

若(固执)其原著(一尘不变)此人必是(学究),中医是讲究(辨证施治~灵活变通)的。

通过学习(前人经验)加上(个人心得)总结才能(促进发展),所以中医得不到发展就是死在(教条)上。

这两派都是当今《伤寒论》的高手,是当今经典派的代表。首先对伤寒论进行学习,领悟,凭悟性结合今病,去治疗现在的疑难病,多发病。伤寒论是基础。然后借鉴后世医家各代的悟性,智慧。把中医各派辩证体系融为一炉,应用临床,提高治愈率,救死扶伤,把中医智慧发扬光大。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病也是活的。不管《伤寒论》《瘟病论》,都是古人真实经历思考的总结。

有些书发挥较多,适合脑子好,手脚勤快,善于观察分析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医生。

有些书类似实录,有一说一,少发挥推测,适合秉赋中等的人年老守成的大夫。

如论如何,不能把经典抱死了,孩子就长不大窒息了。经典只是引路的叫魂幡,让你知道一些一辈从没见过,你也一辈子不经历,不可去思考的问题。

因为人生苦短,一辈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都亲自经历,好在人类有文字,大量经典帮你忙,些许补充你的认识盲区,一旦书上说的病症出来,不至于手忙脚乱,收幌子溜脚拔腿逃命。

好在原始著作说理粗浅,认识真实,对问题和思考是以年,几十年为计量单位的,绝不是心血来潮,顺嘴发挥。

所以,我不懂中医西医,但我建议但凡是中国的医生,都应当多读《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这样的原始经典,补充自己的认识盲区,不要以我亲眼未见,就当成不存在。

当然不能一味疑古泥古,一边实践一边体会,老祖宗说的是不是你想的。你认为的是不是老祖宗也那样认为了。

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代表中华民族繁衍强胜之一。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生成了草木本纲,本纲草木精湛又生成了万物生灵,生灵万物生成了最高端人类,因此人类的生生息息与万事万物的联系,与草木本纲的联系,这是感应,人与自然的感应。多灾多难中华民族的古代繁衍发展到如今,离不开中医中药的救治与贡献。本民间美术雕塑画家创作的雕塑画《好药藏深山,国医甚精彩》自去年即己亥年十月开始,到如今,己完成大半,估计再化半个月完成了,希望各位多多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渡舟和胡希恕的伤寒辨证
现代解释《伤寒论》方面的流派
当代名中医刘渡舟---中医e百
刘渡舟
刘渡舟一一中医学家
六经的概念(刘渡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