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种高品质思维模型:1

● 思维模型是蓝图,我们可以在不同背景下加以运用,以便理解这个世界,正确诠释信息,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思维模型给予我们可预测的结果。食谱是最基本形式的思维模型,每一种食材都有其作用、时间和位置。然而,食谱并不适用于食品以外的领域。因此,我们想要学习广泛的思维模型(查理·芒格称之为思维模型框架),为各种情况做好准备。我们无法为每一种情况都学习一个思维模型,但可以找到广泛适用的思维模型。在本章中,我们先来介绍帮助我们更快做出更明智决策的思维模型。

● 思维模型1:关注“重要”任务,忽略“紧急”任务。这两类任务是截然不同的,但我们经常会混为一谈。重要任务是即使不会马上取得成果或者期限没有那么紧迫,但真正至关重要的事情。紧急任务只是指理想的回应速度。运用艾森豪威尔矩阵,就可以轻松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忽略紧急任务(除非正好也是重要任务)。

● 思维模型2:设想出所有多米诺骨牌。我们是短视的物种,只会去想最直接的影响,通常也只会去想对自己产生的影响。我们需要调动二阶思维,设想出所有可能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不然,我们就不可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 思维模型3:做出可逆的决策。大多数决策都是可逆的,但有些决策是不可逆的。但我们若是假设所有决策都是不可逆的,就会犹豫不决,这对我们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为可逆决策形成行动偏向,因为你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只会获取更多信息,加快速度。

● 思维模型4:寻求“满意度”(Satisfiction)。“满意度”是满意(satisfy)和足够(suffice)两个词的合成,旨在做出足够好、充分、能实现目的的决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了“以防万一”或“那就太好了”下额外的工夫,把决策最大化。最大化者追求做出完美的选择,而完美的选择是不存在的,所以他们通常只会苦苦等待。

● 思维模型5:停留在40%~70%的区间,这是科林·鲍威尔提出的法则。你在掌握不少于所需信息的40%也不多于所需信息的70%时,就应该做出决策。如果信息量少于40%,你只是猜测;如果等到信息量多于70%后再做出决策,你只是在浪费时间。你可以用任何东西来取代信息,就会意识到这个思维模型可以鼓励你快速做出明智的决策。

● 思维模型6:遗憾最小化框架。杰夫·贝索斯提出了“遗憾最小化框架”。在这个框架里,决策者要想象自己80岁了,问自己×年后,我会为采取(或不采取)这一行动感到遗憾。这会简化决策,集中考虑一个指标: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299《思维模型:建立高品质思维的30种模型》彼得·霍林斯(1)
6个实用思维模型,让你快速而全面地做出正确决策
30种有用的思维模型
搭建自己的思维框架重要性?每天都要和自己,和别人,和事情打交道,
GPT-4推理提升1750%!普林斯顿清华姚班校友提出全新「思维树ToT」框架,让LLM反复思考
透明流程组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