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汤”十八变临床举隅(二)


本次说桂枝汤的一个变化方:桂枝加附子汤。


该方条文在《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本条文论述的是过汗,阳气不能固摄津液,致使恶风而漏汗不止,汗多则小便少而难,津液失于濡润,故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所以仍然使用桂枝汤和之,加附子一枚以温故阳气。


在这里需要指出,一般多言,过度发汗,耗伤津液,伤阴。但此条却以回阳为主。此为阴阳之两面。由于病人平素体质不同,过汗可能出现诸多不同的表现,比如:有发汗后头眩,身瞤动的;有发汗后,腹胀满的;有发汗后烦躁不得眠,渴欲饮水的;有发汗后,不恶寒但热者……


所以才说《伤寒杂病论》将中医的辨证论治发挥的淋漓尽致:邪之伤人,千变万化;病人体质,千人千面。在阴阳六经的指导下,方能有的放矢,而不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胶柱鼓瑟,按图索骥。比如,同样是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偏于阳热兼表微不解的,仲景用的是葛根黄芩黄连汤;而偏于虚寒兼表不解的,仲景用的是桂枝人参汤。同样的症状,因病人阴阳状态的不同,而使用截然相反的治法。


所以,我认为,确实有“一味单方,气死名医”的说法,但偏方治病,验方治病,腹内虽有千方,胸中实无一策,只能偶然取效,而没有稳定的有效率。不能成为中医的主流,中医的主流还应该回归经典,回归伤寒杂病论,回归辨证论治。


病案举隅:

赵某,女,37岁,本村人,2017年1月21日初诊:眩晕数周,头晕,血压偏低,稍活动就出汗,从腰以下发凉,贫血,头不清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测血压:100∕60mmHg。

处方:桂枝加附子汤原方: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10克 制附子10克 生姜六片 大枣四个切开为引 六付。

2017年2月1日下午复诊:现头已不晕,今测血压:110∕75mmHg。从腰以下发凉明显好转,汗出减轻。因病人需外出打工,故又取六付巩固,同时抄方一份病人保留,去打工城市时取药再吃一段时间。


此案思路为:病人动则汗出,脉象沉缓且下肢腰以下怕冷,为阳气虚弱,兼营卫不和,故选用桂枝加附子汤原方。未加补气养血之当归、鸡血藤、熟地、黄芪之类,仍然效果很好。


下面为舌脉图片及处方原单:


下次,讲桂枝汤的另一个变化处方:小建中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博士讲伤寒六经辨证,金匮要略5
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七)
辨证论治 止痒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三一——三五
杨大夫《金匮要略》1
论“麻黄汤九禁”——里虚、中寒、津亏、血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