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宗贤教授写生作品集萃




宗贤先生笔下的“自然”

                           

吴永强

 

        ( 著名艺术批评家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

     

看宗贤先生的作品,我们首先会被一种“写生”的活性所感染。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写生为基础的,或者干脆就是写生的直接成果。对他来说,写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其化解繁冗、明心见性的重要途径。作为人文学者,宗贤先生深知人类异化的处境是因为离开自然太久,所以一旦回到艺术家的位置上,他宁愿选择写生这种朴素的方式来开掘重返自然之路。不过对他而言,自然,并不只意味着原始的自然,也包括人文的自然。他的画既描绘乡村、原野和深山,又描绘车辆、街道和城市中的建筑;既描绘水边的芳草,又描绘室内的瓶花;既描绘高山上的森林,又描绘池塘中的莲藕;既描绘远处的天空和云岭,又描绘近处的村舍和院落。在这些作品前,我们见到了蜀中的山水、江南的烟云、北国的霜冻,也见到了边关的残照、域外的城堡和异国的教堂;我们见到了古镇、村寨和被遗弃在露天的拖拉机,见到了昔日的厂房和在半空中架起的城市隧道;我们见到无声的阳光、斑驳的门墙、密集的车辆和影影绰绰的人群。我们在此穿过季节,感受到春天的萌动、夏日的晴朗、秋天的回光和冬日的抑郁;我们在此邂逅晨昏,沐浴丽日、和风、雨雪,见证了天地间的阴晴晦明。当风过树梢,我们听到自然的音响;当光照花木,我们觉察到大地的生机;当日光穿过空旷的厂房,或为桥梁下的车流编织起玄幻的背景,当明月映照着荒凉的山头,当昨日的机器现出锈蚀的痕迹,我们目击到时间的废墟,不由得深感天地悠悠,逝者如斯……一边是自然风光,一边是人工造物,依靠写生,在宗贤先生的画中,两者被统一为同一个“自然”。这样我们便理解到,对他而言,自然,并不只有题材的属性,并非一个外在于人的被动的、物质的存在,而是主客体交融的人性化的结局。到这个层面上,写生,便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写生,自然也超越了名词的性能。在两者的撞击中,一个新的意义状态诞生了,它为艺术家开掘出灵感源泉,将生命的活力贯注给了他的作品。所以我们可以猜想,对写生的酷爱,实际上也包含了宗贤先生身为学者却痴迷于艺术创作的理由所在,因为他不肯听任人类有限的学问来遮蔽大自然的无限,不愿用艺术史上的程式来抑制感性世界的生气。(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觅大自然永恒的灵魂《八十回眸——卢象太油画作品展》上
作为画家,师造化不应停留在口头上
张冬峰 | 水墨写生作品
李志向的花鸟,朵朵娇艳,枝枝销魂,太养眼了!
画家袁学君先生作品赏析
山水画写生中的若即若离 | 1009何加林讲座回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