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教常识】分离焦虑的有效应对



幼儿入园适应的几个阶段及支持策略

(一)“分离焦虑”阶段:

1、宝宝“焦虑”的具体行为表现:

●行为表现之一

——持续哭闹;

备注:详细解读“宝宝的哭闹”,并向家长推荐:参阅家长园地中《哭过之后,宝宝学会了什么?》等相关文章(详见“家长反馈”)

1)哭闹类型:

①开始不哭,过几天哭。

②本身情绪良好,但受环境影响,别人哭跟着也哭。

③自理能力差,性格内向,不能独立完成幼儿园里的自我服务。

2)哭闹时间:

①晨间入园环节:不愿意和家人分离,害怕被抛弃;

②吃饭环节:能力所限不能独立进餐或遇到自己不喜欢的食物;

③午睡环节:午睡习惯的差异以及不能独立午睡。

④晚间离园环节:个别宝宝在见到家人一刹那骤然大哭,这是对家人一天的思念、埋怨、委屈、惊喜都在一瞬间爆发而成的“喜极而泣”。

3)哭闹后果:

宝宝的持续哭闹,久而久之会导致宝宝反复生病,其原因在于:

①情绪不稳定导致免疫力下降。

②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松散自由的家庭生活到每日起早贪黑的忙于路途奔波,疲劳不堪。

③家长因担心宝宝在幼儿园吃不饱,而产生“补偿心理”,回家后让宝宝过渡进食,导致肠胃功能紊乱,食积、发烧、肺热咳嗽。

●行为表现之二:

——拒绝吃喝、睡觉,半夜梦呓;

       ●行为表现之三:

——不和老师交流或个别依恋某位教师,拒绝其他教师;

      2、家长的正确配合

孩子的哭闹会令全家人寝食难安,家长们的牵挂、 心疼、不放心我们都能理解,每年的新生入班时,家长们的反应我们都历历在目:

1)孩子在屋里哭,家长在外面哭;

2)家长一步三回头,一遍一遍的趴在门缝里偷偷的瞧,偷偷的看;

3)孩子紧紧地抓着妈妈的头发、背包不松手,妈妈亲了又亲、抱了又抱,舍不得送到老师的怀里。

4)更有甚者,拿着高倍望远镜站在附近的高层上向幼儿园眺望。

但是,在家访时,也有家长这样说:“老师,我们保证放下就走,要哭,我们回家关起门自己难过”

当我们大班即将毕业的时候,回想起新生入班时的这段时光,老师和家长们都会把这段经历当作笑话来谈。

因此,为了不给宝宝造成负面的影响,使宝宝尽快渡过焦虑期,作为家长您应该怎么办?四个字:放下就走!

等到阶梯入园结束之后,当宝宝第一天独立入园的时候,我们会把“放下就走”这四个字贴在教室门上,给您提示,更给您加油,要相信我们的宝宝能够勇敢的迈出这重要的第一步!

(二)“交往冲突”阶段:

关于“交往冲突”产生的原因、冲突的类型及正确的解决方式,老师会以书面文章的形式呈现在家长园地当中,以方便您和其他家庭成员更详细的了解。今天,我们主要引导大家进行下列几个重点的了解:

1、“交往冲突”产生的原因:

1两岁左右的宝宝,对“自我行为”与“产生后果”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不知道自己不恰当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伤害;

2)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动作快于语言”的特点,使推、抓、咬、打成为宝宝宣泄心中不满情绪、引起他人关注、渴望获得成人关爱的一种突出的行为表现;

3)“自我中心”的强烈意识,使宝宝认为身边所有的一切均属自己所有,以致宝宝因为“共享意识”的缺乏,而产生矛盾冲突;

2、“交往冲突”的正确面对:

身处“交往冲突”阶段的托班宝宝,矛盾冲突是宝宝们社会性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普遍存在的正常的现象。但是,作为成人,面对宝宝之间的矛盾冲突,应该怎么办?

首先,大家要在一个重要的原则上达成共识:不允许直接找家长质问责难,更不允许恐吓宝宝! 

其次,在老师知道的前提下,由老师来处理,并请各位家长自觉遵守下列要求:

1)攻击他人的宝宝:

作为宝宝的第一监护人,家长不仅要引导宝宝勇敢地道歉,更重要的是要让宝宝意识到伤害他人是错误的行为,伤害了他人自己也会受到惩罚。但是,这种惩罚不是简单粗暴的打骂,而是要让宝宝日常生活中喜爱的行为受到限制,让宝宝将自身的行为与行为的后果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例如:停止喜欢的游戏,并请家长及时向我们反馈孩子当时当下的行为反应。

2)对于受到伤害的宝宝:

老师和您一样感到心痛。在事情发生之后,老师见到您的第一句话,会是真诚的“致歉”。但是,每个宝宝都是活泼可爱、机灵好动又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独立个体,我们不可能把宝宝一直握在手里不放,不能因为担心宝宝在与小伙伴的磨合中受到伤害或伤害到他人,而限制宝宝之间的交往,如果这样,宝宝将失去“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发展社会性”的宝贵机会,也就失去了参加集体生活的意义。孩子正是在与小伙伴的吵吵闹闹,抓抓咬咬中才能更好的锻炼自我保护的能力。毕竟,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再多的牵挂,也不能跟随和保护宝宝们的一生。

第三,在老师不知道的前提下:

家长们要保持冷静,不要使矛盾趋于激化。应向老师及时反映,待老师了解情况后,由老师出面进行协商与解决。虽然宝宝尚幼年龄小,对于事情的经过描述不完整,但老师会向若干名宝宝了解情况,妥善处理。对于老师来讲,班级内的每个宝宝都是老师心中的挚爱。正如俗话所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请家长们放心:老师会会站在一个公平的角度,来平衡班级中的伙伴关系,不会让强的更强、弱的更弱。

在家访中,我们曾针对《家长守则》中第67条,进行重点提示。当时,二十个家庭都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因此,请大家按照《家长守则》中的相关条例,冷静、客观的面对类似问题的发生。其实,对于宝宝之间的吵吵闹闹、抓抓咬咬,家长们大可不必过分的在意,因为,这正是我们的宝宝在独立面对成长的烦恼——努力尝试习得正确的交往方式,我想,身为高素质的家长们,更不会因为宝宝之间的交往冲突,影响到家长之间的友谊,毕竟我们要大家庭中共同相处整整四年的时光,也许当家长们还在生气的时候,我们的宝宝却早已高高兴兴的抱在了一起。

备注:在家长园地中,并向家长推荐:参阅家长园地中《详解宝宝的“交往冲突”》等相关文章(详见“家长反馈”)

(三)“生活适应阶段”:

备注:因该阶段内容过于琐碎,故不在家长会中重点讲解,以免造成家长们的听觉疲劳而忽略了本次家长会的重点内容,可向家长推荐:参阅家长园地中的推荐文章;(详见“家长反馈”)


三、关于“焦虑”:

除了宝宝,还有那类人群在新生宝宝的入园阶段也存在着焦虑的心情呢?

(一)  家长们的“分离焦虑”

1、坚信选择,自我疏导;

老师们能深深地体会和理解到,家长们把自己精心呵护的宝贝送到幼儿园之后,那种“担心、揪心、不放心”的强烈感觉。但是,如此的焦虑却仍然难以阻挡大家义无反顾地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加入集体生活。为什么?

如同宝宝婴儿阶段的“离乳期”所蕴含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母乳喂养益处多多,为什么还要恨心断掉呢?因为我们知道,宝宝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单纯的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样,当宝宝孩子成长到2岁之后,单纯的家庭生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们社会性发展的需,进入幼儿园加入集体生活,其实就是宝宝们的第二个“离乳期”。

所以,家长们要坚信自己的选择,先缓解自身的焦虑,才能和宝宝互相勉励,不要让自己的焦虑给宝宝造成更大的焦虑。

2、理智对待,达成共识;

共识之一:

有的家长望希望老师们能够无微不至,一再叮咛:“老师,我的宝宝需要喂饭、不会提裤子。”“我的宝宝需要特殊照顾。”

请大家一同来算一笔经济账:每月~元的托费,可以在家中雇佣1-2名保姆,可以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想怎样就怎样。可大家为什么还会选择让宝宝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呢?让我们以进餐环节的举例切入重点:

喂宝宝吃饭,对于老师来说不是件难事,既快捷又方便,可以直接达到目的,但这是偷懒的方法。为什么?理智上我们都认可:要让宝宝成为一个健康、快乐、自食其力的社会人。可行动起来却往往容易缺乏理智!古人云:“受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宝宝自己吃饭,速度很慢、而且会洒得到处都是,过后还需要老师费时费力的为宝宝清洗、更换衣物。因此,大家要明确:教会宝宝自我服务的过程更加艰难而复杂,但是我们不怕麻烦,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宝宝在自立之前先学会自理!

共识之二:

有的家长认为:“只关照我家宝宝的老师就是好老师!”那我们就来谈谈衡量一位“好老师”的标准:一位好老

师,会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宝宝,会把自己的爱平等的分享给集体中的每一个宝贝。换个角度来讲,不论各位家长身居高官还是名列富豪,只要迈入幼儿园的大门,在老师的眼中,您的身份只有两个字——“家长”;不论你的宝宝是来自名门世族,还是来自普通家庭,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大家庭中中都是共同分享老师关爱的宝贝。

(二)“教师们的焦虑”

     在新生宝宝的入园阶段,还有一类焦虑的人群,那就是老师。

老师们的焦虑并非来自于宝宝的哭闹与暂时的生疏。因为,每年大班的毕业典礼上,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眼泪投射出:“孩子们深深地爱着他们的老师”。老师们焦虑来自于“家长的不信任和不理解”。老师们对宝宝的进步进行鼓励,对家长的焦虑进行安慰,相对而言,家长也应该鼓励、支持老师的工作,调动老师的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您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是老师们快乐工作的源泉。我们相信,每位家长都希望老师把工作精力100%放在孩子的身上,而非用来揣摸各位家长的心思。

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家明确:老师也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不要用完美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在老师的工作中一定会存在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为了宝宝的健康发展,欢迎大家本着“平等与尊重”的原则,真诚的与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如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则由班主任负责向主管领导进行汇报、协商与解决。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入园小情绪多多 怎么办好
孩子上幼儿园,真正焦虑的是妈妈,了解这五点,缓解入园焦虑
初上幼儿园注意事项[1]
宝宝入园分离焦虑要“对症下药”
育儿经||搞定孩子初上幼儿园的“进门哭”
巧治宝宝入园后“情绪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