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事||1993年秋《食指 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研讨会后合影

左起丨食指、鄂复明、黑大春、林莽、芒克


地点丨北京文采阁


摄影丨刘福春


撰文丨林  莽

1993年初秋,在北京后海边的文采阁,举办了《食指 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研讨会。这是一张会后由刘福春拍摄的几位诗人的合影。会前,朋友们将食指接出了第三福利院,那时的他面容消瘦,而内心的诗情正在“跨越精神死亡的峡谷”。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诗歌的低潮期,诗集出版很不容易。诗人黑大春通过朋友想办法,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同意给他和食指合出一本诗集。大春找到我,希望给这本诗集写一个序言。我以《生存与绝唱》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前一部分写食指,后一部分写大春。出版时,大春觉得写他那部分不够充分,删掉了后面文字,又找诗人海雷以后记方式,写了《重归家园—黑大春诗歌浅谈》。于1993年5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印刷厂印制成书。
同年初秋,我找到北京作协秘书长萧云(作家箫军的女儿),想以北京作协的名义,为这本书开一个研讨会。征得萧云同意后,我们开始着手准备这次会议。当时我在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工作,办公在文采阁,那几年文采阁开了许多文学的会议。有了正规的主办单位,借用场地就没有问题了。
为了让会议顺利举办,我和会议筹备者们约定,所有参会者,都以人传人方式当面通知,不要用电话,以免节外生枝(那些年一些诗歌的会,经常会被限制举办)。会议通知了60多人,开会时来了近200人,会场拥挤得水泄不通。
那次会议,用刘福春的话说是:“开成了一个向大师致敬的会”。会上许多食指的同代人回忆当年阅读食指作品的体验和感受,许多人泪流满面,满怀深情。有的人泣不成声,不得不中断发言,而后又再次登台补充。
那次会前,我筹款买了200册书,后来又补买了150册。书发完了想再买,但出版社出于某种考虑,叫停了书的销售。三年后的1996年,我遇到北京师范大学印刷厂的一位领导,打听这本书的情况,他说好像还在库房里放着。便想托他将这些库存的书都买下来,后来他告诉我:很不幸,那近三千本书已经卖给造纸厂化为纸浆了。一本很有价值的书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就这样消失了。这也是后来促成我决心编辑出版《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的动因之一吧。

2019年4月9日

《食指 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封面

诗人食指在第三福利院时摄于沙河岸边










生存与绝唱

《食指 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序

林莽/文

这是京郊的黄昏,夕阳照在弯曲的柏油路上,远处,陈旧的铁桥发出锈红色的光芒,草木凋零,秋已经很深了。

一个季节已经逝去。一个人,不,应该说一个时代已经结束。在北京第三福利院的病房里,我们的朋友,那个已逝去时代的天才诗人——食指(郭路生),正以坚忍的毅力生存着、写作着。

由于创作生命的短促

诗人的命运凶吉难卜

为迎接灵感危机的挑战

我不怕有更高的代价付出

优雅的举止和贫寒的窘迫

曾给了我们不少难言的痛楚

但终于我诗行方阵的大军

跨越了精神死亡的峡谷

……

——摘自诗人1991新作《归宿》

这是1991年11月21日,我就坐在他的对面,倾听着诗人缓慢的朗读。今天是他43岁的生日。没有往日的生日聚会,只有二三老友从城里匆匆赶来,在这座空空落落的京郊饭店里,为久居病院的朋友带来生日的祝福。倾听他字斟句酌的朗读,有如秋风的低诉,这绝不是宿命的悲伤,而是草木知秋的轻叹,平静的悲凉砭人肌肤。

转眼已是廿多年了。那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岁月中,在我插队落户的小屋里,第一次为他的诗作所震动。我依旧清晰地记得那粒昏黄闪动的灯火。“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在那个理想与憧憬骤然破灭了的年代;在无望与忧伤的上山下乡生活中;在数以万计的走向边陲与乡村的青年学生的心灵中,食指的诗歌曾唤起了我们无限的回忆与渴望,在那个没有文学的时代,在我们空旷的精神世界中,是他的诗歌为我们洒下了一线温暖的阳光。就在华北水乡白洋淀那个小小的村子里,我曾含着热泪背诵他的《海洋三部曲》《烟》《酒》《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等等诗篇。他曾是我们一代人的歌手与象征。

在1967-1970年之间,食指已写出了他早期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在那个一切文学艺术均沦为政治御用工具的时期,这些发自诗人灵魂与生命的作品指出一种方向,它们向人们表明:诗首先应是人的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的体现。在那个最荒唐的年代,食指的诗再次实现了艺术的尊严与光荣。他说:“诗人的桂冠与我毫无缘分/我是为记下欢乐和痛苦的一瞬”(摘自《诗人的桂冠》)。就是这样一位真挚而质朴的诗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终于无法承受精神的重压,为保持人格与自尊,被无情地击倒在社会生活的尘埃中,而诗人的灵魂依旧是高贵的,尽管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但对这颗高傲的心却毫无损伤”。

对于更新一代的诗人而言,食指的创作无疑已经是一种历史。然而,我想着重指出的是,从现当代新诗发展的角度看,食指的诗歌所具有的历史成就与永恒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诗人多多讲:“要说传统,郭路生是我们一个小小的传统。”是的,我们这一代诗人,都曾受到过他的影响。“朦胧诗”的先驱者们大多被他的作品激励过。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兴起的新诗潮运动,掀开了中国诗歌史的新篇章,那些发自诗人灵魂与生命体验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它们恢复了失去了多年的艺术的尊严与光荣,诗歌不再仅仅是政治所御用的工具。从这种角度看,食指无疑是拓荒者的第一人。

诗人、诗评家一平先生在他的题为《中国当代新诗运动的兴起1967—1980》一文中讲:“中国新诗潮经历了1967年诗人食指(郭路生)的出现;1970—1974年北京‘地下诗群’诗人依群、马佳、根子、芒克、多多、北岛、江河、林莽、方含、严历……的相继出现及于1978年由北岛、芒克发起的文学刊物《今天》的诞生,到1980年《今天文学研究会》的自然解体等三个阶段,中国现当代新诗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已宣告完成。之后便出现了遍及全国的新诗潮运动。”正如一平所讲的,食指在红卫兵运动刚刚退潮后的日子里,已深刻地感知一代青年,满腔激情被利用与践踏后的失落与惆怅。他在《烟》中写道:“燃起的香烟中飘浮过未来的幻梦/浓厚的云层里挣扎过希望的黎明/而如今烟缕仿佛是心中的愁绪/汇成了低沉的含雨未落的云层。”在他的长诗《鱼儿三部曲》中更体现着一代人不甘沉沦的努力与追求:“现实中没有波浪/可怎么浴血搏击/前程呵,远不可测/又怎么把希望托寄。”一位好的诗人,一定能把握住他时代的情绪,一位伟大的歌者,一定是一代人的歌者与代言人。食指曾以哲人的睿智,看到了相信未来的人们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他也曾以基督受难的精神,向我们无限深情地唱道:“不,朋友,还是远远地离开/离开这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我噙着热泪劝你/去寻找灿烂的未来。……远远离开这沉默的海吧/但绝不要忘记/它也曾一度波涛澎湃/汹涌不息地奔向未来/如今它可怕地沉默了/多少感情在它胸中沉埋……远远地离开……只留下我自己/沿着这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蹒珊地踱步徘徊。”(摘自《海洋三部曲》第二章)

食指这些重要作品大多完成于1967与1968年之间。“文化大革命”的波澜,使诗人的灵魂受到极大的震动,一代青年情感的变迁,成为了诗人创作的主要源泉。他的作品写出了一代人的心声。

就诗歌的本体而言,食指的作品是传统的,无论是语言、音韵及形式都是严谨的。他的每一句、每一行都经历了反复的敲打。他的作品非常适于朗读,语言节拍有力,意味隽永,充满了激情。他曾说:“我的诗是一面窗子,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在每一节四行的行文中,我们所体会的绝不是空泛化的浪漫与抒情,而是一个当代人的发自内心的声音。他的作品中充满青春的力量,但绝没有虚拟的欢乐;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渴求,但绝不认为欲望是万能的;他的作品使读者沉醉,但他也告诉我们,生活充满了挑战,逃离是没有希望的。当然,如果说他的作品充满了失望与沉重的历史负罪感,这也绝不为过,因为我们所经历的历史正是如此。诗人毕竟是与他生存的世界融为一体的。

对这段历史了解甚少的读者,或许不会从历史的角度看重食指的创作。但他诗中的原始冲动,一定会使每一个具有艺术审美力的人为之所动。每一部真正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绝不会忽略他的永恒价值。

生活对于天才的要求或许更为苛刻,在经历了插队、参军等生活的转折之后,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诗人无法找到自身理想的出路,天才被抛弃在漫长的荆棘丛生的生活之路上。1973年食指因患精神分裂症而长期住院。在精神极度紧张与环境极端恶劣的生存中,诗人依然坚持写作。《在精神病院里》一诗中,他写道:

为写诗我情愿搜尽枯肠

可喧闹的病房怎苦思冥想

…………

当惊涛骇浪从心头退去

心底只留下空旷与凄凉……

怕别人看见噙泪的双眼

我低头踱步无事一样

他写得很慢,但每一行中都浸满了诗人真挚的心血。经历了近十年的沉默之后,1979年他的短诗《疯狗》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自此以后,他每年都有一两首成功之作问世,做为一个沉沦了多年的诗人,面对现实与以往,他那发自身心的回响再次震撼了我们。他的《人生舞台》《我的心》《诗人的桂冠》《向青春告别》《归宿》《落叶与大地的对话》等等篇章,再次让我们听到了历史沉郁的回声。

如何给食指以公正的历史性评价,如何给他应有的名誉与光荣,一直是我们许多朋友所关注的。今年十月初,诗人黑大春找到我,说要与食指合出一本诗集,希望我能为此说几句话。大部分朋友都在国外,作为同一代老友与诗人,这是义不容辞的分内事。于是匆忙间写下数语,仅做为一个简单的回顾。对于食指诗歌的研究,有待于更多人的参与与深入。一个时代已经过去,历史的尘埃也已在沉落,许多问题都将会清晰起来。


1991年11月










PART


好书推荐


林莽诗歌创作50年诗文精选

(两卷本)

包括《我登上的山顶已不是同一座山顶》和《他总想拂去花瓣上轻微的伤痕》两本。是诗人林莽50年诗歌生涯的一个结集,收入其诗作70首、散文随笔16篇、访谈8篇,可以视作诗人的一个全面总结。林莽说,诗歌给了他某种救赎,是诗歌让他内心的爱有了方向。自然风光、山川海洋、四季轮回、鸟雀植物,都经常出现在他的诗句中。他是一位诗歌创作生涯长达50年并为中国诗歌做过很多工作的老诗人,其诗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韵味。

签名本可微信红包购买,每套136元。

微信号:18561874818(微信红包后请及时留下自己的地址、姓名、电话。)

诗探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莽简介、诗歌写作和工作概况及创作年表
林莽:诗画林海 艺术莽原
汉语新诗鉴赏(81)?秀水?陈铭华?林莽?许世旭?蔡其矫
林莽诗歌
《草堂》八月头条诗人:林莽
《新诗》4卷?秋之静美?目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