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35年,蒙古国总理当众扇了斯大林一耳光,他结局如何?
userphoto

2023.03.14 山东

关注

蒙古国,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

然而,一个地域称得上庞大的国家,在世界上,却始终没有什么存在感。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那尴尬的地理位置,作为一个弱小的国家,蒙古国偏偏处于两个大国的夹缝之中。

蒙古国和自己的两个邻国之间,有着复杂的历史连接。

混战不止

1935年,蒙古国总理博勒吉德·根登,当众扇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一耳光,成为了当时国际上的大新闻。

斯大林是著名的铁腕政治家,根登这个举动,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是自寻死路。

而且,蒙古国当时极度依赖苏联的援助,根登这样做,似乎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他究竟为何如此冲动呢?

在历史上,根登是一个相当神秘的人物。因为,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蒙古国的各类记载资料中被除名了,堂堂一国总理,就这样被刻意的遗忘。

直到1993年,外蒙古修建了政治迫害受害者纪念博物馆,根登的名字也出现在了纪念名单里。从那时起,关于根登的故事才渐渐被放到台面上。

因为关于他的很多资料都模糊不清,所以,人们已经无法确定根登具体的出生年月,只能确认,他出生在外蒙古独立之前。

根登的青年时代,正赶上蒙古沸沸扬扬闹独立的时候。当时,整个世界的政治环境都是十分复杂的,在外蒙古独立事件之中,充当了最大推手的是沙俄。

很显然,将这样大的一块领土从中国割让出去,对沙俄来说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1911年,清朝覆灭,中国对于外蒙古的控制力更弱了。虽然北洋军阀也曾经与沙俄之间撕扯过几回,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外蒙古的独立。

苏联时期,依旧没有放松对于外蒙古的控制,他们给予了外蒙古大量的辅助。可以说,如果没有苏联的话,外蒙古的独立之路绝不会如此顺利。

那一时期,外蒙古急速的被苏联同化。1921年,苏俄红军以协助外蒙古人民独立的理由,进入了外蒙古境内,帮他们打下了大片领土,支援他们的生产建设。

而在外蒙古的内部矛盾被一一扫除之后,苏联红军也就顺理成章的留在了外蒙古境内。

这一时期,外蒙古人民对苏联红军的到来相当欢迎,因为,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能力自保。

1924年,同样是在苏联推波助澜之下,蒙古国正式成立。因为,此时的蒙古一心追随苏联,所以,这也是一个苏维埃政权。

但是,蒙古国出现就意味着外蒙古独立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苏联这个时候并不想因为一个外蒙古和中国彻底撕破脸。

因此,他们一边在外蒙古扶持傀儡政权,另一方面又和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签订了多项条约,表明苏联军队对于外蒙古的控制是暂时的,依旧承认外蒙古是中国的领土。

当然,苏联这样的妥协也只是暂时的。当时,中国政府已经焦头烂额,自顾不暇,所以几乎已经失去了对于外蒙古的政治权。

这一期间,外蒙古从宪法到军队,全面的效仿苏联,甚至学校里教授的也是俄语,外蒙古人民对于苏联的认同感,达到了最高点。

在这种情况下,后来苏联推动外蒙古独立,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在这一场混战之中,受损最大的自然是中国,而外蒙古得到了短暂的繁荣。苏联为了自己在亚洲的军事布局,依然不遗余力的给予外蒙古支持。

扶植傀儡

可是,外蒙古太过贫弱,这是一个让苏联始终头痛的问题,国内的政治动乱始终没有消停,哪怕有苏联的军队驻扎,也无济于事。

更让苏联感到不安的是,外蒙古其实一直想要取得彻底的独立。

哪怕他们对于苏联非常感激,但毕竟,蒙古和苏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苏联对于外蒙古的文化辐射是十分有限的。

外蒙古强大的宗教势力,更是成为了苏联控制外蒙古的最大阻碍。所以,外蒙古想取得自治权,而苏联却想进一步推动外蒙古成为自己的附庸。

这下,矛盾就来了,众所周知,苏联对于周边国家有着极强的控制欲,苏联本身也正是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组合而来。

当时就有人好奇,蒙古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已经如此紧密,为什么苏联没有直接吞并外蒙古?

其实,这正是因为双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文化政治隔阂。而且,外蒙古生产力太低下,只能通过敏感的地理位置来为苏联提供利益,其他的都必须要靠苏联为其输血。

所以,苏联认为,如果把外蒙古收编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双方之间的关系始终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

到了斯大林时期,这位以强硬著称的领导人对这种状况忍无可忍。于是,他决定在外蒙古培养自己的心腹,被斯大林选中的这个人,就是后来扇了他一耳光的根登。

根登的前半生可谓一帆风顺,1924年,因为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针,根登在蒙古政坛声名鹊起。

到了1928年,根登成为了中央委员会的三大委员之一,此时,斯大林注意到了这个年轻的政治家。

人们已经不清楚这一时期斯大林和根登之间的来往是否密切,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几年,根登所做的一系列政策是十分亲苏的。

例如,加强公有制集体化经济、关停私人企业、收缴僧人的财产,削弱宗教的影响力等等。

但是,因为这一系列做法太过激进,虽然苏联对此喜闻乐见,但外蒙古的人民可受不了,他们并不想彻彻底底的成为苏联的附庸。

所以,不久之后,乌兰巴托便爆发了上万人的大游行,要求根登下台,停止亲苏的政策。

而苏联的反应就耐人寻味了,虽然根登是为了让蒙古国进一步苏联化。可是,苏联首先要做的,是稳住蒙古国的情绪,同时,也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很快,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蒙古国进行了一次大清洗,许多和根登共同执行政策的官员都被处死了。而他们的死,让蒙古国的政局更加混乱,更便于苏联控制。

但是,根登却能够在这次政治风波中独善其身,毕竟他可是斯大林一手扶植起来的心腹。

1932年7月,残忍的大清洗之后,作为漩涡中心的根登,反而被斯大林扶上了蒙古国总理的位置。

这一次,根登的表现比先前更加聪明,他提出了经济复苏的计划,不再像之前那样激进。

他反其道而行之,对于宗教采取温和包容的态度,同时,不再打压私有制企业,反而提倡共同发展,恢复经济。在这一系列政策领导下,蒙古国的经济果然蒸蒸日上。

通过这样的政策,苏联和蒙古国双方都高兴了,蒙古国人民也不再反对根登的统治,反而对他十分拥护。毕竟,他的确让老百姓过上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

但是,根登此时却是如履薄冰。

不甘受控

因为,1933年,蒙古国又迎来了一次来自苏联的大清洗。

不断有政客被带走,虽然依旧没有波及到根登。可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只要蒙古国还在苏联的控制范围之内,这样的大清洗永远都不会停止。

所以,到了这一时期,根登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过去,他也希望和苏联互相利用,来达到自己的政治追求,但现在,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在苏联手里也不过是个棋子,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放弃。

而且,作为蒙古人的他,对自己的国家当然也是有感情的,不忍心让自己的国家反复被苏联强硬控制。

所以,根登这个曾经坚定的亲苏派,也渐渐有了想要让蒙古国彻底独立的想法。但一旦产生这样的想法,必然为苏联所不容。

1934年,斯大林和根登会面,他提出:“现在外蒙古的状态是国内有国,解决喇嘛问题必须先有蒙古国政府自身的强势,用周全又稳妥的方式来解决此问题。”

直白的讲,斯大林还是想要铲除宗教对于蒙古国的影响。毕竟,宗教和政权是冲突的,只要蒙古国还信仰宗教,那么苏联就无法彻底达成控制蒙古的目的。

斯大林的这个要求,引起了根登强烈的反对。

其实,在这一期间,斯大林已经察觉出根登生出了反抗意识,他多次在签订协议的时候,竭力为外蒙古争取利益,已经引起了斯大林强烈的不满。

而这一次,根登坚决反抗的态度,更是让斯大林怀疑,自己的心腹还是否忠诚?

根登反应之所以如此激烈,也是有原因的。外蒙古的宗教历史源远流长,僧侣在蒙古国拥有崇高的地位,是人民的精神支柱。

虽然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宗教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可是,一夜之间,以毫不留情的手段将宗教从蒙古国人民的生活中剥离,也是不现实的。

更不用说,宗教本身就是蒙古国和苏联之间最大的矛盾点。

自1924年之后,苏联一直在对蒙古国的宗教进行清洗,甚至直接取消了蒙古国延续多年的活佛转世制度。

客观上而言,这是历史的进步,可是这样的进步,是以一种近乎侵略的方式来完成的,自然引起了蒙古国强烈的不满。

所以,不管是根登,还是蒙古国的其他领导人,其实一直都在与苏联周旋,希望尽力的保留本国的宗教。

斯大林的这个要求,可以说,踩中了蒙古国最大的雷区,根登绝不可能点头同意。

而且,斯大林这话一出,蒙古国内反对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宗教信徒大规模的抗议。

而这时,斯大林依然没有转变态度。

他很直白的对根登说:“所有的喇嘛都是反革命,应该将他们通通处死。”

斯大林可不是把这当做一句气话,他是真的要求根登去执行这个命令。

可对根登来说,一旦他真的对国内的喇嘛亮起屠刀,那也意味着自绝于人民了。

矛盾爆发

这让根登也动了怒,多年来的压抑爆发了,日复一日,根登一直和斯大林虚与委蛇,苏联让根登签署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斯大林对于根登也并不尊重。

过去,根登一直采取忍耐的态度,可现在,他忍无可忍。

因此,根登不再克制自己。

从前与斯大林见面的时候,为了防止自己说错话,他从不饮酒,但这次他却放开了喝。而且,根登酒后表达了自己的诸多不满,惹得斯大林十分不快,谈话不欢而散。

而到了1935年,两人之间的矛盾更是升级。

又一次会面之中,斯大林责问根登:为何还没有执行自己的命令?

根登当时又喝多了,听了这话,怒从心头起,竟站起来,不顾在场宾客的眼光,走到斯大林的面前,然后重重的扇了斯大林一耳光。

这可把在场的人都吓坏了,斯大林都愣在了当场。但是,根登打完这一巴掌之后,仍觉得不解气,于是抢过斯大林手中视如珍宝的烟斗,赌气一样地摔在地上。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为了避免爆发更大的政治丑闻,他们纷纷跑过来劝架,将根登和斯大林隔开。

斯大林已经面色铁青,但是酒后失控的根登,已经停止了思考。

他冲着斯大林连声咒骂,说他是个可恶的格鲁吉亚人,甚至他还喊出,蒙古国要断绝和苏联的来往,他们要去和日本结盟。

这句话一出,事情就无可挽回了,谁不知道,苏联和日本在政治上是对立的,根登这样说,在斯大林看来,就是公开的反叛。

当然,作为大国领导人,斯大林不能当场和根登大吵大闹,于是,他只能阴沉着脸色,离开会场。

斯大林回去之后,就决定剥夺根登手中的权力,同时,又一次大清洗即将到来。

斯大林认为,蒙古国的政坛很不安分,连根登这样由苏联一手培植起来的人都会反叛,因此,必须要换一个对苏联更加忠诚的总理。

1936年3月,根登被免去了总理职务。

4月份,他立刻就被送到了苏联。名义是养病,但没过几天,他就遭到了审判。

苏联法庭对他提出了几项重罪指控,其中最严重的一条就是“充当日本间谍”。或许根登也没想到,自己酒后的一句话,苏联竟然真的可以大做文章,但此时,后悔也晚了。

一旦认罪,必死无疑,可是,苏联把根登押送到法庭审判,根本目的就是除掉他。所以,苏联有一万种方法让根登认罪。

1937年,根登承认了自己包括间谍在内的一系列罪名。

1937年11月,根登在苏联被处决了。

当然,在根登死后,他的诸多政治盟友也未能幸免,蒙古国政坛再次面临浩劫。

可对苏联来说,这只是小事,因为,一批傀儡被杀死,还有另一批傀儡继续为苏联冲锋陷阵。

蒙古国是一个小国、弱国,从建国之初,他们就无法摆脱苏联的阴影。独立这两个字,距离他们一直都很遥远。

直到现在,蒙古国依然处在深深的困境之中,苏联消失了,可蒙古国的贫弱并没有消失。

根登的故事,在浩如烟海的世界史上,成为了不起眼的一笔。

多年之后,蒙古国人民又想起他,愿意在博物馆里赞颂他反抗苏联的事迹。

或许,这对于死去的根登来说,也是一点难得的慰藉。

参考资料:

师博《外蒙古独立内幕》

彭传勇《俄(苏)与外蒙古关系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众扇了斯大林耳光的蒙古总理
1935年,蒙古总理当众扇斯大林耳光
蒙古之痛:一个外国领导人,连续处决另一个国家的三位领导人!
敢当众打史大林耳光的蒙古总理根登,结局如何?
1935年,斯大林被蒙古总理当众扇耳光砸碎烟斗,这位总理结局如何
外蒙古唯一被公开处决的领导人,年仅42岁,现在备受蒙古国人怀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