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分
黄河从青藏高原北麓的巴颜喀拉山脉发源向西南流向青海,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处掉头转了一个大弯向西北再次回到了青海。在西宁西南方的龙羊峡,黄河又转了一个大湾,朝西径直向甘肃流去。
黄河从西向东流经兰州后,又拐弯调转方向,朝东北方向的宁夏流去。从兰州到银川的这一段,黄河呈南北流向。因此黄河以西,从甘肃到达新疆的这一片区域,古代称作“河西”。这一带区域南北都是山,东西长约1000公里,中间是一个狭长地带。在航海大发现以前,是中国通向中亚、南亚和欧洲世界的唯一通道,因此,被称作“河西走廊”。
河西这片地区,是从兰州开始的。
黄河穿城而过,是兰州的坐标。
兰州四周都是高山,黄河从西向东将城市一分为二,是一个典型的狭长河谷盆地。盆地的面积大概只有346平方公里(深圳宝安区的面积有397平方公里)。城市的东西长度有35公里,最宽处不过8公里,最窄处只有两公里。由于地形特殊,在古代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塞。

青藏高原和祁连山挡住了来自南方印度洋的水汽,兰州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30毫米左右,低于农耕社会所需要的400毫米降雨量
兰州深受黄河的偏爱。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是黄河创造了兰州。黄河流到兰州已经走完上游的三分之二,不再那么湍急;但又有足够的流速不至于淤积河道,酿成下游那样频繁改道的大祸。黄河冲击形成的兰州河谷两岸经灌溉后可以种植农作物,而甘肃其他大部分地区仅适合放牧。
钟情于兰州,始于《读者》。在上世纪90年代,能像《读者》那样深入心灵并兼有广袤视野的杂志并不多见。《读者》摘选的文章可读性与思想性兼具,知识趣味及社会热点并呈。名家名篇犹如繁星点点,散落在天幕触碰心灵。栏目设计有文苑、人物、人生、生活、悦读、话题、文明、杂谈、意林、点滴等,每个栏目配有意趣盎然的标识图画。从微观的修心修身,到中观的集体、组织、单位,再到家国情怀,以及环顾全球、放眼世界。在没有电脑和手机的时代,《读者》曾经创造了近千万册的月度发行量。

很难想象,地处西北荒漠的兰州居然有这么一个文化源泉,令我们这些高中时代文青向往不已。每一期《读者》新出版,总是争相购买传阅。
后来,在兰州大学度过了大学四年时光。
记得第一次去学校小南门的巷子里去吃牛肉面,站在窗口递小票时,窗口内的小哥问“吃什么?”当时一头雾水,不知所以。小票上打印得清清楚楚,就是一碗牛肉面嘛。紧接着,小哥继续追问“吃什么?”原来,兰州牛肉面的面条分为毛细、细、三细、二细、二柱子、荞麦棱、韭叶、薄宽、大宽……食客需要明确告知,这样,现场拉面条的小哥才能准确满足你需求的面型。
一清(牛肉清汤)、二白(白萝卜)、三红(辣椒油)、四绿(蒜苗)、五黄(黄牛肉),兰州牛肉面的标配是切碎的青蒜苗、白萝卜片、量足足的红色辣椒粉油、香菜叶等。兰州人将辣椒粉油称为“辣子”,用于牛肉面的辣椒粉是过了油的,称为油泼辣子。兰州牛肉面看起来很辣,实际是微辣,主要是提香。当你享用完这碗牛肉面,低头再看一下碗中的余汤,只见汤表层是悠悠转动的青红两色,许多食客会忍不住“呼噜”、“呼噜”喝上几口牛肉面汤,许多兰州人还要把汤喝完。传统的牛肉面汤很有营养,据说是牛骨头长达四五个小时熬制而成,并且按比例配有草果、花椒、干姜、桂皮、茴香等香料,据说讲究的老店对于熬汤的牛肉品质有特殊要求,还会加入牛脊髓,香料能有十几种。除了点上几碟自己喜欢的小菜,一碟切片牛肉和煮鸡蛋,也是牛肉面馆备有的标配品,兰州人称之为“肉蛋双飞”。

兰州大学成立于1909年,已经有113年的历史。和其他985211高校相比起来,兰州大学可能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所大学。地域偏远,环境艰苦,信息不畅,地方财政投入和师资力量投入比东部发达地区同类高校少一半甚至更多。很多人提起兰州大学,甚至不知道是一所985院校。
的确,因为地理位置偏远,上大学时发现,绝大部分同学来自甘肃、四川、内蒙古、陕西、湖南等地的农村。很多同学聊天时说报考兰州大学很重要的原因是学费低、生活成本便宜。很多成绩优秀但又不敢填写名牌大学的同学感觉容易被录取。读大学时的上世纪90年代末,校园中看不到太多吃穿讲究的富家子弟和官二代。或许因为“穷”和兰州的落后,同学们看起来“很低调”,没有能力去攀比消费,不会受外界的太多干扰,大部分同学在安心平静的读书学习。即使在周末,自习教室都是满满的。这种低调朴实勤奋的风格,形成了兰州大学的校风。

兰州和兰州大学的兴起,得益于新中国建设初期苏联援建、核工业和“苏联交恶”历史背景下的“三线建设”。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我国多达156个项目,其中有8个就设在兰州。兰州石油化工厂、兰州炼油厂这两个后来被称为共和国石化长子的大项目上马,一下子挖掘了兰州的经济潜力。此时兰州最缺的就是石化领域的人才,兰州大学的化学系因此得以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学科。
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1955年,党中央作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河西走廊的西部因为戈壁荒滩成为了核工业生产以及核武器研制的重要基地。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两所学校筹建物理研究所,设立核专业(原子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由当时的“中国科技众帅之帅”的朱光亚教授负责筹建。兰州大学物理研究所归二机部主管,代号为“505”。二机部是当时的比较秘密的一个部委,主要负责兵器、坦克、航空工业生产。1956年,为了增强核物理和核工业国家层面的战略定位,将南开大学的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两个专业整体并入到兰州大学,学科实力快速加强,迅速地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核工业人才培养基地。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兰州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而兰州大学就是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逐渐走向巅峰。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计划经济时代一去不复返,市场经济加快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兰州放慢了发展的脚步,兰州大学也放缓了前进的步伐大学的命运,始终和它所在城市的命运密切相关。
由于地缘的关系,兰州大学的化学、核物理、敦煌学、冰川学、沙漠地质、干旱植物等专业,目前依然是国内最好的专业之一。

我上大学的时候,读的就是原子核物理这个专业。对于略有些文青的我来说,这个专业设置的课程诸如《理论物理》、《量子力学》、《热力学》等课程多少有些枯燥。经常去校园以外的第二分部(物理研究所)做核物理实验时又时常有些新奇和紧张,因为那里有全国当时为数不多的加速器和大量的用来做实验研究的放射性同位素。
真正令读书时期感兴趣的事,是敦煌研究所的老师们经常举办的公开课。听老师们讲河西走廊的历史变迁、敦煌的飞天壁画、藏经洞的宝藏,痛恨道士王元禄的无知导致敦煌文物的流失,钦佩敦煌研究院的首任院长常书鸿......
回想大学在兰州的四年,除了在逻辑性较强的专业知识外,那个年代正是西北作家大火的年代。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浓厚回族宗教气息的《穆斯林的葬礼》.......,伴我渡过了一个个周末长夜。周末,也时常和室友们一起到黄河边的雁滩散步;徒步过黄河铁桥登白塔山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远行到刘家峡看炳灵寺石窟;在天水行走于麦积山;在河西走廊脚踩千年的风沙;在渭源饮渭河之水.......
黄河裹挟兰州的泥沙一路奔流,最终沉淀为下游的平原和沿海的土地。
兰州古称“金城”。从中原的视角来看,兰州位于西方,在五行中属金,对应秋天。和春天的繁荣相比,秋天似乎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树叶落尽,树木显现出清晰的枝干,像肌肉被剥离显现出骨骼,也是我们看到事物本象之时。
和东方的满目绿色相比,兰州是荒凉的。但是恰恰是西方的荒凉孕育了东方的繁荣。中国的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西北的高原,经过无数山川溪流的不断汇集,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概从西到东,从荒芜走向繁荣.......
金之情为悲,其色白,有一股悲哀的英雄气质
这正是兰州的气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罗斯专家奥莉娅:嫁甘肃小伙,生两个混血儿子,如今怎么样了?
大西北之行——首站兰州,解锁一碗面,一条河,一座桥。
甘肃之行(1)——兰州,张掖,酒泉
牛肉面城的黄河
甘肃,别藏了!
【图】一碗情深牛肉面 兰州(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