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不是药神》刷屏背后,98家中国药企研发费用不及销售费用

这几天被疯狂刷屏的《我不是药神》

深深地击中大多数观影者的内心

研发新药的意义在于“活着”

“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这是《我不是药神》里,一位身患慢粒白血病的婆婆流露出的无助。

在这部讨论生命价值的电影里,售价高昂的“格列宁”是无数白血病患者们的救命神药。

现实世界里,的确有着一款与“格列宁”极为相似的药物,它的名字叫格列卫。这是一款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又称“慢粒”)的靶向药,中国售价23500元/盒,一盒只够一个月使用。

慢粒一度被学界视为一种毁灭性疾病。在这款药上市之前,除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外,临床上对于慢粒几乎没有其他有效治疗手段。如果没能及时移植,它甚至会转成急性白血病并导致患者死亡。

2001年,格列卫获批上市。此后,全世界80%以上的慢粒患者都可以实现带药治愈。不少人都把格列卫视为史上最成功的靶向药物之一。可以说,它开辟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

然而这款“神药”的研发之路走得异常艰辛。从发现靶点到最终问世,格列卫整整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而制药企业诺华公司在它身上的投入超过50亿美元。

事实上,对于整个生物制药行业来说,绝大多数药品的新药研发都极为漫长、艰难。

这是一条非常冒险的道路,通常在成百上千个药品研发项目中,最终只能有一个产品可以成功上市。有资料显示,随着新药研发成本不断升高,虽然不同药品在研发上投入的费用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现在企业成功推出一款新药,至少要花上10年的时间,斥资超过10亿美元。

但,这却又是制药企业不得不做的事。

如今,研发创新实力已经越来越成为一家制药企业竞争力的标尺和市值变化的风向标。

中国药企的研发潮

事实上,中国的抗癌等原研药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一般高于周边国家。为了解决用药贵用药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多个政策均指向降药价。

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受到多地监管部门“优待”等,将大大刺激企业研发创新。

山东财经报道记者通过wind数据看到,行业多家大型药企加大了对研发费用的投入。

2017年年报显示,A股生物医药行业总计有171家中,54家企业研发费用超亿元,其中恒瑞医药、复星医药2家企业2017年一年的研发费用就超过了十亿元,分别为17.59亿元、15.29亿元。山东的步长制药、东阿阿胶、金城医药、辰欣药业、鲁抗医药等企业研发费用均超过亿元。

此外,10家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10%。

表1:2017年上市医药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前十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恒瑞医药投入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均名列前茅,堪称是中国上市药企中最热衷研发的企业。

2017年,恒瑞医药投入研发费用17.59亿元,同比增长48.53%。恒瑞医药介绍,围绕公司药物开发“创新+仿制药+国际注册”功能板块建设,加强研发队伍建设,提升公司药物开发实力。此外,还积极推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等。2017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较多的品种分别是马来酸吡咯替尼及片、PD-1、脯氨酸恒格列净及片等。

57%医药企业更重视广告宣传推广

业内人士告诉山东财经报道记者,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包括市场开发与学术推广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等,不同的上市公司统计口径不同。那我们就以wind统计数据为准,来看一下大众比较关注的广告宣传推广费(销售费用)(一下简称“广告宣传推广费”)情况。

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171家公布2017年年报的医药企业中,有98家企业广告宣传推广费超过了研发支出费用,也就是说57%的中国上市药企似乎更侧重于广告宣传推广。

表2:部分上市医药企业2017年数据一览表

华润三九、云南白药、太极集团、吉林敖东、同仁堂、辰欣药业、葵花药业、江中药业、莎普爱思、马应龙、仁和药业、哈药股份等被人熟知的制药企业都属于广告宣传推广费高于研发支出费用的企业。

2017年,华润三九的营业收入达111.12亿元,比上年增长23.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8.67%。

而在净利润上涨的前提下,华润三九广告宣传推广费为33.45亿元,仍比其净利润还要高。

山东财经报道记者了解到,华润三九的核心业务定位于自我诊疗和中药处方药领域,中药配方颗粒是华润三九处方药的重要业务之一。其中,自我诊疗业务主要包括OTC、OTX及大健康业务;中药处方药产品覆盖心脑血管、肿瘤、消化系统等领域,拥有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多个中药处方药品种。

再看云南白药,分业务来看,药品、健康产品和医药商业三大块业务合占了云南白药95.22%的营业收入,是云南白药收入的主要支撑。在2017年中,药品板块的营业收入为50.4亿元,同比增长2.56%,是所有业务中增速最慢的一块。药品板块包含了云南白药的中央型产品(如云南包药气雾剂、云南白药膏等云南白药系列)和普药类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云南白药的研发投入约为0.84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0.35%,研发投入金额同比2016年下降6.55%,绝对算的上是同行业中低水平。作为一个营收过百亿的上市企业,云南白药在研发投入上,相对较少,有后继乏力的趋势。

同时,公司利润总额36.22亿元,而广告宣传推广费就为21.79 亿元。这已经是云南白药收紧广告宣传费用后的结果了。2016年,云南白药7.07亿元广告费,是当年所有医药类上市公司中数额最大的;其次才是白云山5.11亿元、葵花药业3.41亿元、吉林敖东3.38亿元。此前引发市场关注的莎普爱思,2016年广告费为2.63亿元,排在第10位。

复星医药广告宣传费用比净利润还高

一位行业内人士向山东财经报道记者表示,根据规定,处方药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因此非处方药的广告费用投入要大于研发投入;一般情况下,中药非处方药企业研发投入较少。

不过,在这些企业中,复星医药还是可以站出来“刷数据”的。

表3::2017年上市药企广告宣传费用最高前十名

首先,不得不说,复星医药是上市医药企业中研发投入较多的企业。2017年年报显示,其营收达185.34亿元,净利润31.24亿元,研发投入达15.29亿元,同比增长38.26%,占营收比例达8.30。其中,制药业务的研发投入12.75亿元,同比增长32.39%。

复星医药方面也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强抗肿瘤药物的产品布局。截至2017年,有6个单抗品种(包括一个创新单抗)、11个适应症已于中国大陆获临床试验批准。除新并购的GlandPharma外,复星医药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一致性评价等项目171项,9个项目正在申报进入临床试验、29个项目正在进行临床试验、27个项目等待审批上市。

值得欣喜的是,2018年初,复星医药成员企业万邦医药旗下品牌施力达顺利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苯磺酸氨氯地平。氨氯地平是中国销量最大的抗高血压药物,在中国患者使用最为广泛,它能减少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风险。

尽管,复星医药在研发投入上已经做得全国领先,但其广告宣传费用还是高达43.48亿元,比净利润还要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国际制药行业来看,销售费用普遍高于研发费用投入。此外,从国内制药企业来说,随着改革的推进,高开高返越来越多,未来企业的销售费用会更高。(记者 戴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研发投入远超云南白药、白云山,ROE却跌破10%,天士力将如何翻盘 转:研发投入远超云南白药、白...
云南白药的核心护城河,靠的是卖药还是卖牙膏?
白药巨亏: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是科学概念,中医西医是政治概念?
研发投入远超云南白药、白云山,ROE却跌破10%,天士力如何翻盘
医药最强龙头企业有哪些?医药界排名告诉你这些企业的发展潜力
医药的龙头企业除了恒瑞医药还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