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沃森:我很冤
7月28日,国内某号称专注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自媒体平台发布《IBM沃森错开致命药!国内67家医院也在用,秘密文件曝光严重bug》一文,短短一天阅读量超过5万,目前还在不断扩散中,大量人士纷纷转载,行业内一片哗然。

文章一开篇就写到:IBM的AI系统Watson(沃森肿瘤)捅了一个天大的篓子:给患者开错了药。一句开场简明扼要,博了众多看客的眼球,后面罗列了大量貌似充分的证据,引得观众热血沸腾。

作为沃森肿瘤在中国的资深玩家,小编看了之后不禁要站出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关于文章中的错误表达


 01、 “给患者开错了药”


文章中所提及的贝伐珠单抗在国内为处方药,根据国家《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沃森肿瘤本身并无处方权,也不会直接给患者使用所以它并不存在“给患者开药”的说法。

 

沃森肿瘤的定位是临床医生的辅助工具是帮助医生对患者关键临床数据进行快速识别提取、拓展治疗选择、提供循证支持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系统,并不能替代医生,最终患者的临床诊疗方案是由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出。


X  02、 “Watson给有出血症状的癌症病人开了容易导致出血的药品,严重时可致患者死亡”


小编亲自用沃森肿瘤跑了一个咯血的虚拟肺癌病历,在选项录入时,明确要求选择是否咯血,如选择是,沃森肿瘤则明确不推荐使用贝伐单抗。



X  03、没有实际调查,没有发言权


一篇严谨客观的调研文章,应该基于充分完整的证据收集,并辅以真实用户的直接调查,反复斟酌内容的客观性。


文章作者在从未使用过沃森肿瘤,从未与医院的真实用户做过现场调研,从未向IBM或官方运营商调查清楚沃森肿瘤真实使用场景的情况下,仅仅只是搜罗了一些网络信息与言论,就以一副貌似专业的样子对它进行断章取义的曲解,并标题党的直指沃森肿瘤具有开处方药权限的错误概念,误导大众认知。







下面

由小编来为大家揭开沃森肿瘤真实的面纱:


什么是沃森肿瘤


01、Watson for Oncology(简称“沃森肿瘤”)介绍


沃森肿瘤是肿瘤 AI 辅助诊疗决策系统由美国顶级肿瘤治疗中心—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 (MSKCC),联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CCN) 通过海量专业数据训练而成。


它同步更新全球最新和最权威的诊疗信息,既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疗效率,减少误诊误治,又能够为患者提供精准和个性化的参考意见,从而全面提升医疗安全质量、增进诊治效果、改善就诊体验。


02、沃森肿瘤具体定位及应用场景


第一:提供有价值的「第二意见」,协助中国医生为患者制定最佳诊疗策略

 

第二意见(Second Opinion)是指在治疗开始前,患者可在初诊医生的协助下,寻求其他肿瘤专家的诊疗意见。在医疗水平全球领先的美国,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效率,「第二意见」备受推崇并广泛使用。

 

但是,我国的大型三甲医院,每天要面对成千上万的门诊患者,我们的医生真的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找同行详细讨论患者的病情,并获取有价值的「第二意见」。

 

而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自己直接去找其他医生寻求「第二意见」,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1.盲目性较大,不知道哪个医生最擅长自己疾病的诊治

2.太花时间,排队挂号,少则一天,如果遇到挂不上号,可能一周都不一定能见到专家

3.太花钱,来回交通,饮食住宿,都是不小的开支,如果出国求医,开销更是巨大

 

通过沃森肿瘤,中国的患者可以快速获取来自世界顶级肿瘤诊治中心 MSK 专家的「第二意见」,不需要出国,就可以接受世界最先进的诊疗经验。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医生还会充分考虑我国人群的疾病特征和药物审批情况(有些药物美国已经上市,我们还在审批之中),对沃森的建议进行审核、解读和调整,从中国临床实际情况出发,为广大患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最佳诊疗策略。

 

第二:沃森肿瘤通过提供详尽的病情说明,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高诊疗依从性

 

寻医就诊的过程中,信息在医生和患者之间是不对等的。由于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十分有限,北上广的大型三甲医院,几乎每天都要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患者。因此很多时候,中国专家只能挑重点简明扼要地向患者交代病情。然而,由于医疗知识的专业性非常强,有些时候我们的患者难以通过医生的描述,完全理解病情内容。这是医患沟通中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困难。

 

沃森肿瘤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沃森肿瘤可以为患者出具非常详尽的治疗方案说明,告诉患者为什么要用这种治疗,治疗前如何准备,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医生预期会如何处理,治疗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多久之后需要复查,复查哪些项目等等。并且沃森肿瘤还会通过图表等形式,将这些信息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我们的患者查阅和理解。

因此,沃森肿瘤可以为患者提供规范和权威的诊疗意见,帮助医生制定精准和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诊疗效率,保障医疗安全。


03、沃森肿瘤目前的局限性


自面世以来,沃森肿瘤已经赢得了全球医生的普遍认可,但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沃森肿瘤是基于循证医学原则训练而成的,因此对于临床上遇到的一些「无法循证」的病例,它目前并不支持,这反应了它的局限性,却也体现了它的严谨性 —— 无法循证的,我不支持,并且明确告诉大家「我不支持」。


不要害怕接受新事物

回顾人类发展史,我们经历了多少崭新时代的迭代?所有现今深刻影响我们衣食住行的新技术和新发明,无不经历了从探索到诞生、从发展到成熟的漫长过程。

 

互联网科技刚刚萌芽时,马云的淘宝刚如婴儿般诞生,很多人面对这一全新的、区别于面对面交易的商业业态新发展,同样是各种批判、鄙夷,觉得不靠谱、嗤之以鼻;快递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有些城市不允许快递存在,理由是影响市容整洁,快递员骑的摩的也不允许停放;滴滴的出行方式在初期也无法获得人们的信任,可如今几乎大家都在用,有80%的出租车司机每天会习惯从网上接单。


从宏观视角来看,现代医学也是「新生事物」——与人类漫长的历史相比,现代医学的诞生不过百年而已。目前的绝大多数疾病,依然是无法治愈的。从某种程度来讲,这意味着现代医学体系也是不完美的,也是在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的。

 

每一个新生行业的引入都会给许多人带来疑问和不理解,而不同的人面对新生事物的态度,决定了其人生命运的走向。对新生事物的产生,我们不应用既有的价值标准对其妄加武断,而是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它,保持包容的心态与深入的好奇,深度探究。  

 

正处于发展中阶段的事物共性都是缺乏探索经验,难免会有挫折、有质疑,人工智能技术不例外,沃森肿瘤也不例外,但这并不表示它们不成功、不优秀,事实上,它每天都在自主学习,不断进步,努力帮助、教授和启发我们,改变我们的生活。


目前的我还没那么完美,但是我每天都在不断地成长;

我接受基于事实的批评,但是不接受“不怀好意”的诋毁;

不要害怕我,我是你们的朋友。

——来自沃森肿瘤的独白


不要害怕接受新生事物,人工智能与人类在未来一定会有更美好的碰撞相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肿瘤治疗迈入人工智能时代
更权威更高效!齐鲁医院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肿瘤治疗
沃森肿瘤正式面向全国上市 将覆盖150家医院
“沃森”离医生有差距,是肿瘤医生好助手
医疗AI未来发展的四大趋势
申城现人工智能医生 10秒列出数个符合治疗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