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高中阅读】古诗比较阅读:我太难了?

什么?

古诗已经很难学了,还要比较阅读?我太难了!

别怕!六一节不都是要喊自己宝宝的吗?告诉你,从来没有能难倒宝宝的。

方法!方法!方法!

只要有了正确方法,比较阅读也不在话下。

古诗词的比较阅读,就跟咱在手机上买衣服一样,知道货比三家,也知道怎么比就行了。

别眨眼!重点来喽。古诗词的比较阅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诗歌情感。

关于古诗抒发情感,我们首先要了解:

1.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是对某种事物的喜爱?还是离开家乡后的思念之情?

再或者,遇到不顺心的事,内心烦忧?

我们可以这么想,喜、怒、忧、思、悲、恐、惊,我们有的情感,古人也一样,所以古诗所抒发的情感,我们能理解。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给古诗情歌分成积极向上、平和中正和消极低沉这三大类别,这样就比较容易掌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了。

有些相对比较复杂的诗歌,情感也可能发生变化。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情感就跌宕起伏,时而激情四射、豪迈洒脱;时而发泄不满,不吐不快;时而放空一切、及时行乐......

2.诗人用什么方式抒发情感

是借景抒情,还是直抒胸臆?是对比强调,还是含而不露、娓娓道来?

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人生境遇或者生活情景中,会采用不同的抒情方式。

杜甫得知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是一种近乎癫狂的直接抒情。

李清照在早期,生活安逸,会含蓄委婉地盘(戏弄)丫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诗人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情感

这一步比较深入了。

通常来说,我们会结合诗人的写诗(创作)背景,比如经历了什么、受了什么挫折(刺激)、当时社会有什么重大事件等等,推测和揣摩诗人情感产生的原因。

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以抒发对家人的思念以及豁达开朗的人生情志,就是因为当时恰逢中秋佳节,而自己却远离家人,仕途坎坷,望见天上一轮明月,自然情动于中。

回到题目上来,比较一下这首诗和《登幽州台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

梳理一下思路:

1.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2.《登幽州台歌》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

3.比较两者的不同

OK,思路确定好,接着就可以把两首诗亮出来,PK一下!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晚次乐乡县

唐·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先赏析《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句一出来,我们眼前仿佛就站立着一个孤独的陈子昂。而且,这种孤独可以说绝无仅有。

陈子昂往前看,看不到同伴;往后看,看不到挚友。

真是彻骨的孤独!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直截了当把内在的伤心欲绝喷吐而出。

至于原因是什么,古代文人的孤愤缘由,大同小异,要不是报国无门,要不是怀才不遇。陈子昂也不例外,他的建议没得到当朝者的肯定。

这首《登幽州台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情感基调是低沉哀怨的。

再看《晚次乐乡县》。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首联(律诗的开头两句)就点出这是出征,远离故乡了。

要不然怎么说“故乡杳无际”呢?时间到了傍晚,漂泊在外的人更容易起思乡之情。

而且,“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进一步写出了眼前所见大漠平原茫茫无边,道路也伸向边地城镇。有一种“何处是故乡”的感慨。

颈联“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用了两个非常狠的字,一个是“断”,荒烟断,说明本来就没人烟。

你想,要是周围是人家,那应该炊烟袅袅,此起彼伏才对。还有一个字“平”,苍天古木还像是与天齐平,这得是多么深邃的老山呀!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尾联两句指出,深更半夜还能听到猿猴的叫声,妈呀,真的让人不寒而栗。

诗人说,你要问我此时的愤懑像什么,就像这深夜的猿猴啼叫声。

所以,你应该已经发现。这首诗抒发感情,就不再是直截了当,而是通过景物,含蓄委婉地吐露,让读者从作者眼中的景物去琢磨,去推测。

综上所述,《晚次乐乡县》抒发了思乡与惆怅之情。

抒情的方式是含而不露,寓情于景。

和《登幽州台歌》相比,后者是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两者抒情方式截然不同。


推荐:

01 【高考作文】学会说“但是”,写出有深度的高考作文

02 【高考作文】善用排比巧议论

03 【给力】2021暑期作文训练营来了!余老诗全程执教

学好语文,

受益终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登幽州台歌
每日一诗|《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不讲究平仄规律的中国古诗
古诗诵读超强记忆第2首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的十首古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唐诗三百首》中最独特的一首诗,被称为“七言古诗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