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请你好好说话

今天要聊的,是沟通这件事。这几天犇犇爸爸在读《沟通的艺术》这本书,想到我将来要从事的行业,就和他说看完给我也读读,犇犇爸爸说,其实这书没说什么,要想有效沟通,就是简单四个字——好好说话。



莫名我就讨厌你

前几天我们在姥姥姥爷家吃饭,犇犇用筷子夹起菜后甩来甩去,洒了很多汤汁在饭桌上,我立刻警觉起来,仿佛已经用余光瞟到了凡事都要控制且强行要求他人服从自己的姥爷,正在燃烧自己的小宇宙......我感到事情不妙,正在快速思考该如何应对,才能在不令儿子反感的前提下制止犇的行为。但是,该出手时没出手,就在我犹豫思考的这几秒中当口,姥爷爆发了,严肃批评犇犇这样做不对,说了诸如“不许......'、”懂不懂......'、“听见没有......',这些极带命令口吻的字眼。

犇犇平常基本都是我和爸爸在陪伴,所以自尊意识极强,由于我们和他说话时常用的都是”请“、”可以不可以......'、“对不起......'这些非常尊重他的方式,所以姥爷这么说一下子就激怒了犇犇,他非常愤怒地说”你没权力!“,然后又夹杂了一些“屎尿屁”这种他们这个年龄惯用的认为是很解气的词语。姥爷当然是无法忍受一个孩子这样挑衅他的权威,怒不可遏,声色俱厉地对犇犇说”我有没有权力管你?!“

见势不妙,我们草草结束了这顿饭回到自己家。我问儿子:”是不是姥爷说话的态度让你感觉很生气,觉得他没有尊重你,如果换个方式说,你会不会觉得他说的也挺有道理的?“儿子没说什么,就是”嗯“了一声。

有效沟通

孩子发怒,原因其一是因为自尊受到了伤害,其二是自己已经知道了错误在哪里,面对成人的指责,他们用吼叫、武力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因为他们担心会由此受到惩罚。父母需要分辨孩子的攻击性情绪来自哪里,进而探究背后是哪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自尊?安全感?还是被认可?


对于犇犇来说,他听到姥爷的话时,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哪里是没有遵守饭桌规则的,但是他很敏锐地觉察出姥爷的控制式语气,并且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攻击,所以他本能地反抗。对于姥爷讲的道理,他可以接纳,但方式,他不能接纳。

犇犇姥爷的这种沟通方式,就是正面管教中提到的传统专制式养育惯用的命令式语言,目的在于迫使孩子服从,但这一般会引起权力之争。有效沟通的常用句式,则是不带评判的陈述句式。


陈述句式

陈述句式的常用形式为”我对......感到......,因为......“。首先在沟通中阐明自己的感受,一是帮助父母的心理从忧虑转向平衡,有助于在沟通中保持自我的心理稳定,二是传递信息给孩子,我的感受是自己带来的,与你无关,但我需要与你共同承担责任,一起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影响,而非控制或强迫,结果是更多的合作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和谐的关系。

家庭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点击左下”阅读原文“,看看良耳怎么说作者:良耳   山东妹子在北京,北师大教育学硕士毕业,一直走在儿童早期教育和心灵成长的路上,现在是双向养育践行导师、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咨询师、禅绕画分享者,愿意和你分享养育、成长和禅绕的点滴,微信公众号:“良耳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
母亲写儿子——看哭了!
那些总是哭得很伤心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这个原因
不优秀,不配活?
如何降低孩子的心理压力
家长课堂:孩子需要四种心灵关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